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84|回复: 26

[原创] 初试全国比赛 —— 七哥参加第二届全国速度滑冰马拉松赛(延庆站)纪实(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1-22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14057 于 2016-1-23 21:30 编辑


照国际大赛的贯例,比赛前运动员都要适应一下场地,热热身。全国比赛也不例外,我们办完报道手续就来到比赛现场。朋友们都带着冰鞋,按去年的程序,下午是可以滑一会儿熟悉熟悉场地的。对于我这种冰上菜鸟,今天滑不滑无所谓,我还想留着劲儿明天完成我那从未完成过的五公里呢。我来场地只是想享受一下比赛的气氛,看一看传说中的标准的一圈儿四百米的跑道。在我的想象里,四百米跑道的冰场一定很大。当我站到比赛现场时,这冰场之大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这比将要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北京市里的最大的后海冰场还要大许多。还真挺正规的。这个场地地处市里,就在体育局的旁边,好像在一个新建的体育公园内。放眼赛场,银光闪闪,彩旗飘飘,冰面四周用高大的绿色铁网围绕,边缘用红色的地毯铺地(可能是防止尘土进入冰面),像给四百米的跑道戴了一个红项圈。靠近入口的边上,紧挨着冰面有几条长长的短腿木櫈,上面也包着红色的毯子,感觉坐在上面换鞋或休息能挺舒服。入口的外面还有一个区域用铁栏杆围着,这个区域只允许运动员和工作人员进出,设有检录处,领比赛服处,领记念品处。这里还有几顶临时搭起的帐篷,整齐地坐落在入口附近,有两顶供运动员休息,门口有‘男’‘女’标记,那几顶估计是组委会的办公处,,物资存放处和礼仪人员休息的地方。再往外是宽敞的停车场。在跑道的起点,那个巨大的浅蓝色的彩门很气派,很有国际范儿。我好像在不少国际国内的大型马拉松比赛的视频里都见过她。环形跑道的中心区域是颁奖区,在巨大的蓝色背景板的前面,有象征着名次的高低领奖台,背景板上醒目地写着通栏大字:2015-2016年度第二届全国速度滑冰马拉松赛。真是全国比赛,一招一式都是那么的正规、专业,让人一走近她,心跳就加快。

    可是这个场地有个很大的问题,也是本次比赛的一个很遗憾的缺陷,就是冰冻得不好,好像达不到国家级比赛的标准。跑道上能看出明显的大小不一的鼓包,还有几处冰棱,把冰面弄得跟梯田式的。仔细看,冰的颜色也深浅不一。北京市里的后海和西海的野冰,都要比这里的好。跑道上几个工作人员正用工具铲冰找平,还有几个人拉着水车在浇冰。我有了疑虑,照这样整,明天的比赛能按时举行吗?

    按理说,延庆区(延庆县于2015年11月由县改区)位于北京的最北端,温度能比市里低三到五度,冰应该冻得好才对,这么长时间怎么整成这样呢?去年的为什么那么好呢?听说情况是这样的。去年的冰场是一位东北的老先生主事儿,估计他也是一位滑冰爱好者,甚至可能以前是专业队的,弄冰场很有一套。今年却不用人家了,原因出在赛后冰场的经营权上。也就是说谁整冰场,赛后就由谁来经营挣钱。有利益,就会有不择手段,可能东北的老先生投标没中吧。现在这位,不知道是做什么买卖的,据说是以灌溉农田的办法来浇,那么一大块冰,能整均匀吗?水没等淌匀就冻上了。许多事情,本来是很好很正常的事,可是一涉及到钱就变味了。有钱掺和,冰场就冻不好。有钱掺和,比赛就让人恶心,就不愿意参加。没有钱掺和,野冰也能跟收费的冰场一样平整,比如后海、西海、金沟河。钱真不是个好东西,可是没这个东西还不行。呵呵。

    国家XX部和XX委的文件明确规定取消参赛运动队和运动员比赛报名费,我们参加的这次全国比赛,就没有一分钱的费用,还有像样的纪念品和完赛奖牌,有名次还发奖杯、奖金。可是据说在之后,一月三十日延庆的比赛,还是收取报名费。不知这种是哪办的比赛,也不知是我们看不懂文件呢,还是主办方拿人民能参加的这种比赛不当比赛呢?不是爱好者们计较这几十元钱,他们鄙视的是这种办赛的让人不解的行径。延庆这次比赛的冰,是不可能创造好成绩了,但创造世界最差比赛冰场还是很有希望的。有一位我在后海经常遇到的冰友,在第二天的比赛前试滑了一圈儿后,立马坐在场边的櫈子上换鞋,嘴里还念叨着:“这冰真不好,没法滑,赶紧开车回去,后海还能滑半天。”我的看法倒是跟孙博士差不多,“其实,这冰对我们菜鸟影响不大。”就我现在的技术,还真是没有资格挑冰的质量。明天只要能比赛,不管啥冰我都上!呵呵。今天是不能试滑了。

    徐老师在报名后就说过,‘我们这次出来,就是参加一次有比赛规则的玩,附带着朋友的聚会和游山玩水。’延庆真是个旅游的好地方,我坐车来时不时地就能看到远近不同,风姿各异的古长城。永宁古城名气也很大,属于来延庆玩必去的地方。我到这的第一感觉是清静,人少车少,哪都清静。多年来,这里是朋友们经常组织轮滑活动的地方。那色彩斑斓的百里画廊,那风景如画的妫河畔四十二公里循环道,至今仍是北京地区最好的轮滑马拉松训练路线。每当有尊贵的外地朋友来,朋友们组织活动总是想到延庆。那年一休教授回国,风姐就组织了延庆刷。有一年,东北的朋友来,几个轮滑俱乐部还雇大巴专门来延庆轮滑。有重要的活动或比赛前,朋友们也是先到这里训练。这里的‘延庆轮马’活动,首开民间‘不封路轮滑马拉松比赛’的先河。说这里是轮滑马拉松的圣地,一点也不过份。我是第一次来延庆,当我决定参加这次比赛时,自然而然就想起了一位大家都很熟悉的,隐名埋名在延庆,独往独来的女侠———风的方向(网名),妮称风姐。

    风姐是一个有激情,有爱心,有毅力,有生活情趣的人。记得她开始学习轮滑时,还在我们通州住。大约在冬季吧,她娇小的身体,每天上午在上班高峰余波未尽时,冻手冻脚地拎着轮滑鞋挤公交,到远在东四环的郡王府广场,跟当时在那的交林夹道等大侠学习轮滑。风姐是不同凡响的,侠女也总是要露出锋芒的。他学轮滑不久,就不甘于那小小的场地了,她穿着轮滑鞋上公交,下地铁,进商场。这些举动让那些广场上的大侠望而生畏,这些举动所蕴藏的时尚的轮滑理念,更是让那些只在广场上转圈儿的望尘莫及。

    从2010年跟风姐在论坛上有了交往到今天,算这次我们只见过两次面,上一次是在2012年的刷天津活动(B2T),虽然那是第一次,但我觉得我们已经是非常熟悉的朋友了。记得在天津,我到达鼓楼后一头躺在石台阶上,风姐过来问:“七哥,想喝什么?”“脉动。”我接过风姐递过来的脉动,一饮而尽,就好像拿家里人东西似的,连价钱都没问,想起来真是挺那啥的。风姐曾邀请我来延庆轮滑,可我因各种原因没能成行。这次总算有机会了,怎么也得好好聚聚吧。报名后我就在延马微信群里问,朋友们有无聚餐的计划,‘如果没人感兴趣,我就单约风姐了!’
其实,作为东道主,古道热肠的风姐早就计划好了。在我们看完场地后,风姐就提出,直接去二十公里外的永宁古城聚餐。有朋友问:“为什么吃个晚饭要跑那么远?”“因为七哥是第一次来。”风姐的话真让我感动,这份热情让我真不知如何感谢!风姐的车,制导雷达的车,pipi的车,载着我们十几个参加全国比赛的选手,沐浴着晚霞,伴着夏都的青山,傍着妫河的绿水,驶向古城永宁,驶向团聚的欢乐。在这十几个朋友中,真的只有我没来过延庆,这第一次将是十分难忘的。。。。。。

    参加今天聚餐的朋友:徐老师,红枫,黄栌,制导雷达,孙博士,高原草,pipi,老丁,老韩,郝师傅,还有川影的朋友,当然,还有风姐和我。聚餐也是趣事连连,高潮此起彼伏。为了使没来延庆的朋友少一点遗憾,就此省略两千字。这次来的朋友也有一点小遗憾,由于时间紧,第二天的比赛一直持续到下午,风姐原计划的游原汁原味古长城的计划改在了下次。

    滑冰比赛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恐怕要数磨冰刀了。今天,我一进酒店房间,就从背包里掏出拆散的磨刀架开始组装。一是我的冰刀的确应该磨了,二是我这次来延庆的另一个重要目地,就是跟pipi学磨冰刀。我觉得磨冰刀是滑冰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这项运动是由滑冰和磨冰刀两部分组成。不会磨冰刀的滑冰是不完美的。我是初学者,两样全不会。以前我滑冰的次数少,每年也就一两次,冰刀都是由我们通州的王志刚教练帮我磨。去年我滑冰的次数多了,就不太好意思了。尽管人家王教练没有二话。当我装备了百凝盾大道脱位冰鞋后,我就下决心学习磨冰刀了。我在网上找比较贵的磨刀架买了,这个事儿盲目性挺大。还买了两块磨石,东北话讲也是冒朦。在网上搜出中外磨冰刀的视频反复琢磨,照猫画虎地比划着磨,磨出的刀也能对付滑,但不得要领,心里没底。好在去年我穿的是那双廉价的仿海盗鞋,磨刀也全当练手了。去年我还听说在什刹海冰场附近,有一个全北京磨冰刀最好的老人,号称‘冰刀王’。我专程找到他偷艺,花二十元钱让他给我磨了一次冰刀。冰刀磨得还算可以,可是他的磨法实在让我不敢恭维。他的磨刀工艺太粗糙,磨一次就掉下来那么多的铁屑,看得我心直疼,这个磨法太费刀,绝对不可取。所以,去年我的新冰鞋一次也没滑。

    今年比赛,当我知道我跟pipi住一个房间时,我十分高兴。以前我只知道他轮滑滑得好,真不知道pipi会滑冰,更不知他会磨刀。元旦时pipi和徐老师来延庆训练,回来后徐老师在论坛上特别地介绍了跟他学习磨冰刀的一些细节。这让我喜出望外,我告诉pipi,我带磨刀架去,让他带上他的磨石。因为我的油石的确不好使,我带上架子也是让他帮助签定一下,如果不能用,我就再换一个。磨冰刀,首先这两样东西一定要过关,按徐老师的意思是要‘够好’,这样磨起来才能踏实。作为初学者,最纠结的是,你凭自己的见识,很难识别和确定哪些是适合你的,使你的滑冰和磨刀走入正轨,实现常态化,买什么样的可以不花冤枉钱。

    经签定,我的磨刀架还是不错的,磨石不太想。就这个机会,我照pipi的磨石,一模一样地定购了一套,真像现场办公似的,一下子把这两样磨刀的工具就搞定了,纠结一扫而光。磨刀,引得不少朋友到我们的房间来观看,有几个朋友还拿来自己的让pipi帮着磨,我这个室友,牛一样的任劳,那战果都堆在了我的床上,我真担心把宾馆的床压坏了,有徐老师的照片为证。

    Pipi的磨刀技术真没让我失望,看上去磨石在冰刀上运行的是一条直线,可在油石上留下的痕迹却是‘V’字形,听着油石跟冰刀磨擦发出的即温柔又悦耳的‘唰唰’声,感觉油石的粗细和用力的轻重都恰到好处。磨的时间也不长,十分钟左右我的就磨好了。徐老师用手摸着我的刃说:“我今天才算知道什么是磨好的冰刀了!”听说pipi也是跟专业的运动员学的磨冰刀,这几年我也见过几个人磨刀,包括什刹海那个冰刀王,相比之下,我觉得pipi的磨刀技术很能让我这样的初学者信服和接受,也很容易学会。在延庆的日子里,他还手把手地,在宾馆的櫈子上,教我磨石行走的路线、角度和力度。磨冰刀入了门儿,这是我参加本次全国比赛最大的收获之一,谢谢pipi!

    现在,我磨冰刀的效率,比原来提高了一倍还多,质量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准。还真的觉得磨冰刀是一件很爽、很享受的事儿。有时,我的两双冰鞋都磨得好好的了,(其中那双旧鞋我根本不穿)但我觉得还没磨够。通过磨冰刀对自己滑冰存在的毛病,我有了手能摸得到的认识,对克服这些毛病也有了特别紧迫的感觉。在管理学上有个‘木桶理论’,提倡的是补最短的板,意谕抓薄弱环节。磨冰刀跟它有相通的地方,不同的是,磨冰刀必须磨长板,使长板们适应短板。这就跟滑冰技术有联系,对技术有要求了。你如果想让你的冰刀用的更长久,让你的磨石也用的长久,让你每次磨刀的时间更短,你就必须提高技术,让冰刀的四个刃磨损的均匀,不能有‘短板’。我现在滑冰全是内刃,特别是左脚。可以想象,每次滑冰十到十五公里(我有运动表计程),而且主要用的是这一个刃,那就很快会把这个刃磨没了。而在磨刀时,还要把那三个刃都磨成跟这个刃一样的水平,其中有两个外刃根本没用,这是多么不合理的损耗啊。像我这样的家境的人,更是那啥了。为了省钱,我必须尽快地提高我的滑冰技术,这对练技术是多大的动力呀!

    那天,当我们房间的磨刀偃旗息鼓后,还能听到隔壁孙博士的房间里没完没了的、非常凶狠地霍霍磨刀声。过去一看,我的天哪!孙博士那鞋,那刀,那刀架,那磨刀石,那磨法,真够粗犷豪迈的了。人家那鞋,就是啥野冰都敢上去滑呀!难怪孙博士说这次的冰对他影响不大。我看到,他是跟韩师傅换着班儿的磨,具说是有一只脚的刀弧度有问题,按照我的‘木桶原理’,真是够他俩磨一阵子的了。开始我还现学现卖地想指导一下,可一听韩师傅的磨刀历史,我还是闭嘴吧。毫不夸张地说,韩师傅磨冰刀历史之长,功底之深,出江湖之早,在全北京目前这些玩滑冰的和玩磨冰刀的大侠堆儿里,也能排上前六名,我这还是保守地说呢。他从小就滑冰,穿的啥鞋,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磨冰刀,在哪整的磨刀架,我没好意思认真的考证。但是,韩师傅初出茅庐在什刹海、后海一带收费磨刀,是在1982年,没错,就是一九八二年。那时候韩师傅还在上班,每月的工资是三十二元,他出山闯江湖的第一天,就挣了四元钱(那时磨一付冰刀只收费几角),按照现在我们的工资比例,那也相当于一天磨出一千多元人民币呀!后来熟练了,他一天一般都能整个十块八块的,最多的一天居然磨出了十四元,把韩师傅乐坏了,用他的话说,‘高兴的就跟娶了新媳妇似的。’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的思想,放到现在,就是企业家,就是精英呀!那时冰刀,磨刀架,磨石都受到年代的限制,跟现在的根本没法比,所以在现今的条件下,随着工具和磨冰刀的技术的发展,新的精英也就出现了。

    短短的两天,韩师傅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他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而且能把生活安排得有条有序有滋有味的人。在延庆我们一起吃自点餐,他是一个盖饭,一盘小菜,一碗热汤,点睛之笔是一小瓶自带的老酒,简单的饭菜也吃得情趣十足。他带得这个酒,是在家烫好了的瓶装高浓度白酒,即使是在第二天风姐组织的聚餐上,他也是喝的这个。他告诉我,酒一定要温过再喝,因为酿成的酒里,有两种东西对人的健康很有害,一是霉菌,二是甲醇,茅台酒也不例外。这两种东西在六十度的温度下会自然挥发掉,所以要温一下,不然时间久了会影响健康。郝师傅也说,古代时就有‘不喝凉酒,不使官钱’的说法。韩师傅真是太有故事太会生活了,他身上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学习。像他这样热爱轮滑(滑冰),喜欢参加比赛(活动),阳光、积极、健康、科学地生活态度,不正是我身边,乃至全中国、全世界轮滑一族的缩影吗?!韩师傅这是参加全国比赛,这要是冬奥会,他一定会成为世界各大媒体的焦点。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喝水的人,一天两千毫升水必不可少,因为我知道,人体的百分之七十五是水份,人体缺了水,不是这疼就那疼。美国有个医学博士有句很精典的话:“你没病,只是渴了。”今天,活动安排得很紧凑,我随身带的五百毫升水早已喝完,晚上回到房间我边跟pipi聊天边补水。烧了两壶都喝没了。半夜起来撒尿,看了下表两点二十,再躺下后,我一下子想起来,下午组委会那位先生提到的,写一个中国老兵队简介的事儿。这个一定要有!我下床穿上大衣,从包里拿出笔和纸(这是我出门必带的),怕影响pipi,我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门,在走廊里踱了几圈,打好腹稿,在我的房门旁,以墙为桌把内容落在纸上。我还是第一次以这样的姿势写东西呢。第二天早上七点,我敲响了徐老师的房门,说是一起去吃早饭,实际上我是想在早饭时让他帮助充实一下稿子的内容,我还是第一次在别人没起床时敲人家的门呢,对不起呀徐老师。最后,《中国老兵队简介》在我们自点餐的小饭店诞生了。我绘声绘色地念了一遍,朋友们一致叫好。这时我的第七感告诉我,此次全国比赛,中国老兵队不仅仅是我们几个老兵的队伍,这个集体属于北京来的所有朋友,这就是游戏,这就是玩!只要朋友们能高兴,能尽兴,只要能玩出高、大、上,玩出真、善、美,叫什么队,谁参加这个队,都是无足轻重、无所谓的。


点评

风姐真是很细心,我都没意识到七哥这次是第一次来延庆,咱们的妫河上游轮滑马拉松训练路线、永宁城值得让七哥看看。哈哈  发表于 2016-1-23 12:09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6-1-27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hnxu 于 2016-1-28 10:55 编辑
老丁 发表于 2016-1-26 20:16
我比徐老师差一大节。徐老师耐力比我强多了。姿势差不多都太高。咱们都有很大提高空间。

我是一流的热情、二流的耐力、三流的技术。

其实耐力跟自己的目标有关,“取乎其上,只得其中;取乎其中,只得其下”。如果想滑20公里,那目标必须定在30公里,要想滑下40公里马拉松,目标必须定在滑下50公里。我的目标是2017年1月参加奥地利魏森湖的比赛,3小时内滑下50公里,那比赛最短是50公里,所以,现在训练每组至少连续10公里,逐渐加到20公里,到冰季结束时争取一口气滑下42公里,去年我2小时10分钟滑完42195米,看看今年能不能再快一点。
我觉得冰马比轮马难滑,主要是气温低,身体的一部分能量用来御寒了。再有北京冰马只能滑200-300米的小圈,没有魏森湖那种几公里的长道。

所以,我觉得大多数人的耐力都比我好,只是目标还不够“远大”,有目标才有耐力。哈哈!

说道“目标”,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人的寿命都与目标有关,尤其退休以后,如果没有明确、具体的生活目标,那无形中就只有一个“等死”的目标了,而且这个目标一般还来得挺快。因此,我们必须给自己订立具体、明确的目标。每年有具体、明确的年度目标,三年有具体、明确的中期目标,还要有个5-30年的长期目标。“每天锻炼,每天轮滑、每天滑冰”这不是具体、明确的目标,其实跟没有目标基本没什么区别。

我的2016年度的具体目标是这样的,其中80%的活动是一定要参加的:
日期
星期
活动
2016年1月9日
周六
中国大众速度滑冰马拉松延庆站比赛




2016-3-11到25日
泰国帕岸岛满月狂欢(FMP)之行
2016-4月
周末
风雨东山环太湖300公里轮滑
2016-5月
周末
第一届中国北岸轮滑马拉松赛
2016-6-16到7月6

第4届欧洲轮滑旅游(EuroRoll 2016)
2016年6月17日
周五
阿姆斯特丹周五刷街
2016年6月24日
周五
丹麦哥本哈根周五刷街
2016年6月26日
周日
德国杯轮滑马拉松赛汉堡站比赛
2016年6月28日
周二
德国法兰克福周二刷街
2016年6月30日
周四
德国莱茵河谷42公里轮滑马拉松
2016年7月2日
周六
法国勒芒24小时轮滑接力赛(24H  Rollers)
2016年7月3日
周日
法国勒芒24小时轮滑接力赛(24H  Rollers)
2016-6月
周末
全球24小时接力活动(24Skate)
2016-8月初

青海湖365公里环湖长距离轮滑
2016年8月27日
周六
第一届北京24小时轮滑接力赛活动
2016年9月10日
周六
第10届B2T(北京到天津城际超级轮马)
2016年9月日期未定
周末
南京国际大师杯轮滑马拉松赛
2016年10月15日
周六
第2届天安门轮滑马拉松赛
2016-10-30到11月12日
泰国Pattaya赛前训练(备战武夷山轮马)+休闲
2016-11月-底
周末
武夷山国际轮滑马拉松赛
日期未定
周末
环千岛湖200公里轮滑
日期未定
周末
山西大同白强轮滑马拉松
日期未定
周末
北京百里画廊60公里轮滑穿越

2017年的具体目标是:1月奥地利魏森湖冰马,7月巴塞罗那第一届轮滑运动会的轮滑马拉松
2018年的具体目标是:7月芬兰500公里南北刷+俄罗斯的一个轮滑活动(彼得堡或远东地区)
2019年8月伦敦轮滑马拉松+德国莱茵河谷135公里长刷
这期间,如果七哥拿到护照,就陪七哥去柏林轮马+WIC捷克站比赛(一般这两个比赛隔一个星期)

此外,五年内,每年我准备组织一次法国勒芒的24小时轮滑接力赛和奥地利的魏森湖冰马,待今年我实地参加这两个活动后总结经验,形成相对固定的行程,让更多的朋友享受这两个世界最大规模的轮滑和滑冰大众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6-1-23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nlineroll一休 于 2016-1-23 03:09 编辑

冰场一圈放了红地毯,进门还能坐红凳子,我的感觉7哥已将那个冰场锚写成洞房了。对几个人物的描写太深刻了,去年10月份回国时,遇到的几个新朋友真有故事啊,老韩一九八二年就磨刀了。那时的钱好用啊,上大学一个月吃饭大约30块钱就够了,磨一天刀,挣14块,大买卖啊。去年回去时,只知道Pipi轮滑动作规范,到位,还真不知道原来是冰上的大侠级人物。风姐2011年3月19号组织的那些刷延庆,难忘的一次经历,记忆深刻,快5年了。延庆真是轮滑的好地方。7哥总能归纳平时的小事儿,上升到理论高度,例如文章中提到的磨刀,想想真的很有道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器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项目,准备工具会花去大部分时间,一旦工具做成了,项目也就结束了,可见“磨刀”的重要性,这可能是老韩,在1982年,一天就能挣那么多钱的原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6-1-23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hnxu 于 2016-1-23 13:06 编辑

纠正七哥关于北京“冰刀王”的一个说法。冰刀王是北京祖传三代磨冰刀的,不是磨剪刀菜刀出身。冰刀王也是北京滑冰文化的组成部分。原来刷盟组织滑冰活动,租鞋还给半价优惠呢。冰刀王第一代是前两年去世的,北京很多报纸都有报道,很有影响,北京经常滑冰的老外都知道冰刀王王。                                                               。                     

点评

谢谢徐老师纠正,我尽快改正。我有时写着写着就信口开河了,掌嘴!  发表于 2016-1-23 12: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1-22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枫 于 2016-1-22 23:26 编辑

坐板凳也行啊~~先跟几张赛前合影,再接着看文章。

摄影:黄栌
P1240215.jpg

P1240224.jpg

P1240221.jpg
红枫  七哥  风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84 天

[LV.9]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6-1-22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坐个板凳观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1-23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七哥的美文,就像又回延庆重游了一番。那份美好,回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6-1-23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栌 发表于 2016-1-23 10:36
看七哥的美文,就像又回延庆重游了一番。那份美好,回味无穷……

我说过,看七哥的美文,能让一场15分钟的比赛回味一生。
七哥写得太好了,现实主义风格对细节的描写与浪漫主义对细节的想像结合的如此完美。
这文章怎么能发到中国滑冰协会呢?我相信如果提供给本次活动的组委会,这对于推动北京,以至全国的民间滑冰热情一定有不可限量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6-1-23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inlineroll一休 发表于 2016-1-23 00:09
冰场一圈放了红地毯,进门还能坐红凳子,我的感觉7哥已将那个冰场锚写成洞房了。对几个人物的描写太深刻了 ...

比赛场地原来是一块玉米地,为了防止刮风带来的尘土影响冰面,组委会在冰场四周铺上了红地毯,挺细心的。赛场周围的帐篷不是组委会工作用的,是运动员休息室(写着男、女),如果有大风可以避避风,也可以在里面换衣服。

点评

谢谢徐老师,改正了。  发表于 2016-1-23 14: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6-1-23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nlineroll一休 于 2016-1-23 12:36 编辑
johnxu 发表于 2016-1-23 12:03
比赛场地原来是一块玉米地,为了防止刮风带来的尘土影响冰面,组委会在冰场四周铺上了红地毯,挺细心的。 ...

这种在平地上造出来的冰场,我在东北见过,通常是在400米跑道的内部造冰,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前期是在天还不是特别冷时直接放水,后期浇冰,就不是放水浇冰了,而是推着一个大冰车,车上有一个大水桶,下面有一排象拖布一样的东西,将水均匀地引到冰面上。这样就不会出现7哥所说的“梯田”了。那些水是否加加热过,我就不清楚了,浇冰时,能看到象蒸气一样的东西。

点评

直接浇水的话,可能冻上后和原来的冰分层。我们在附近水坑理滑,打理冰场的老师就是水泵抽水后浇到冰面上,第二天,有大人滑破的地方就明显是上面有薄薄一层,没和原来的冰融合。  发表于 2016-1-24 14: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版权声明|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中国轮滑网 ( 粤ICP备11058637号 )

GMT+8, 2024-3-29 20:40 , Processed in 0.19811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