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开车经验(供参考)
本帖最后由 欧阳添堵 于 2013-2-1 22:22 编辑我有一个很糟糕的开车经历,比如雾霾天,看不清道,车走不起来,那个破路处处添堵,再赶上雨雪几个钟头也别想回去。后来总结一条经验,天气不好千万不要开车出门了。如果赶上大晴天了,风和日丽,心情也好,是开车的好日子,赶紧出门吧,一出来才发现,更添堵啊。敢情天气一好车全出来了,比赶集的人还多啊,钻胡同,抄小路,越挤越堵。后来总结一条经验,天气好和不好都千万不要开车出门了。后来学聪明了,就专挑不好不赖的天出来,你想啊,喜欢天好开车的一看不是很好就不出来了,喜欢坏天出来的,一看还不坏也不出来了,满大街就我一个人开车,多爽啊,这样的路况买个车真不冤枉,真的。可是没有不透风的墙,不知谁把我这好不容易想出的金点子泄露出去了,谁知道他们怎么都知道了,不好不赖的天也全出来添堵,超级添堵。后来总结一条经验,天气好和不好,还有即不好也不坏的天都千万不要开车出门了。让那些好天坏天和不好不坏的天见鬼去吧,我其他天才出门。 其他天,是哪一天呀?{:soso__8961432591078930798_3:} 月黑风高杀人夜 看来这就是大师法号的来源 :lol:lol:lol 对呀,月黑风高,半夜开车出门不会添堵;P。 很喜欢老师的段子,我要向老师学习{:soso_e185:} 本帖最后由 何晕尾 于 2013-2-2 13:38 编辑
支持欧老,一定要限制那些不会轮滑的车主的车辆,你说这么多车开出来又不去轮滑,除了给首都添堵还能干什么?这不瞎耽误工夫嘛。 本帖最后由 johnxu 于 2013-2-4 16:33 编辑
其实,添堵是治堵的最好方法。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政府的思路绝对是缺乏想象力的。多修路,加宽路,永远治理不了拥堵。车多了修路,路宽了车多,恶性循环。
看看欧洲城市是怎样治理汽车拥堵的:拆除所有立交桥,改成十字路口;道路上每100-200米就设置一个红绿灯;大型商场、娱乐场所等全部取消停车场......。添堵,添堵,给私家车制造麻烦,这才是治堵的有效方法。当然,配合这些添堵措施,一定要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人力动力交通系统(也就是自行车、轮滑等交通工具),欧洲的社会精英们已经掀起了自行车出行热潮,示范社会,教育民众,引导潮流。而我们这里还傻呵呵的,把那个小铁盒子看作社会地位的象征,年轻人没那小铁盒子连婚都结不了呢。笑死人了!{:soso_e113:}
还有一种治理拥堵的模式是印度模式,看看我写的印度游记,我说到了斋浦尔的交通。那里城市交通一个突出特点是“乱”,彻底不管,一片混乱,但“乱”而不堵。谁爱上路谁上路,别管汽车、驴车、马车、骆驼车、人力车;谁能开多快就开多快;爱怎么钻就怎么钻。印度汽车都没后视镜,便于钻缝,会车。手潮的不敢上路,技术好的有缝就钻,大车钻大缝,小车钻小缝,所有交通参与者见缝插针,都在路上乱七八糟地流动着,每一寸道路都被大家默契地充分利用着,您说那城市能堵吗?那里街上没有警察,没有事故,别看乱七八糟不好看,但是,各种交通工具可以准时把你送到要去的地方。
北京如果想治理交通拥堵,可以学习欧洲,学习印度。或者来个试验:交通警察全部放假,所有交通信号灯全部停用,一切交通规则(事故赔偿责任除外)全部作废。开始几天,北京交通 可能一片混乱,三天以后,最多五天,您再看看,保证不堵了。人们在对路上拥堵状况的心理预期方面进行着博弈,这种博弈就像一个蓄水池,自发有效调节着路上私家车的数量,就像商品供求 关系调节商品价格,并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路上堵,开车的必然少,车一少,路就不堵了;路一不堵,开车的人又多了,车一多,路又堵;路一堵,车又少......,从长期看,取平均值,车和道路正好匹配,实现均衡。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具体到每个人,就看你对路况的心理预期了,博弈的结果是撑死胆大的、技术好的,饿死胆小的饿、手潮的。{:soso_e128:}
添堵老师太有才了!以后我也等到那个其他天才出来。{:soso_e113:}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