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123 发表于 2008-5-30 11:32

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运动员选材问题。
一般都是通过间接的测量方法,计算出身体不同部位比例的高低,达到较精确的定量测试值。
对于运动员选材,你可以到什刹海体校咨询一下。:lol

student123 发表于 2008-5-30 15:55

直接测定肌纤维类型的方法虽然准确,但由于有损伤而不易大面积推广,现多用简易指标替代。
美国著名游泳教练员康西尔曼(Consilman)利用纵跳测定运动员的红、白肌纤维比例,我国学者高强等利用肌电图、肌力等指标可准确的推测肌纤维类型。

七喜 发表于 2008-6-6 23:06

回复 12# student123 的帖子

顶..好

high123 发表于 2009-6-13 19:50

听说,国外许多运动员不仅仅是分项,而且在一个国家代表队中,还有场地和公路两类运动员,专攻的项目也有不同。实际上,国外的这种分项理论,我国许多专业队教练也应该重视,而究其原因最终的根本就是,国外采用的训练理论,这是有着直接关系的。现在运动训练界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从一元~~~多元 哪个是更好的。国外的专业队员的训练就是以一元为主。那么分项就显得非常的有必要!

student123 发表于 2009-6-15 09:15

速度轮滑因为是使用器械的运动,可以相对弥补身体的缺陷,如果不分项,我想很难在哪个项目达到人家的水平。
以跑步项目为例,短跑、中长跑以至马拉松,把运动员换个位置(项目),恐怕只有拿到数名次的份了。
中国的速度轮滑有自己的难处,如果分项,是不是对于经费的需求就会增加呢?这是很大的问题。

high123 发表于 2009-6-24 11:20

不见得,实际上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还是那么多,只是参加比赛之前的训练有所不同而已.参加比赛么,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多参加这肯定是好事,但赛前训练的内容和专项是应该有所不同.比如说:有的运动员启动快,直线速度比弯道速度快.(相对)那如果在公路赛200米项目上有希望取得好成绩的话,赛前的专项训练是不是就可以侧重考虑一下呢?没有全能的运动员.

wwwhuang 发表于 2009-6-25 10:00

去医院..扫一下全身..肌肉..测测了

东方风 发表于 2009-7-17 02:35

中国轮滑发展本来就不好,如果把训练的方式再定为300米专项或者是1000米专项的话,估计没有几个运动员能坚持到自己拿成绩,多元训练即能整体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又能提高性趣,何乐而不为呢

东方风 发表于 2009-7-17 02:37

以上是我说的只是针对半业余的运动员,专业运动员如苏州队什么的,我感觉可以分项,他们的实力也是代表的中国轮滑专业队的实力。

student123 发表于 2009-7-22 16:50

我所说的分项,是指短距离、长距离的分项,因为是使用器材的项目,先做到偏重,有条件的再严格分项。
分项的理论依据是根据每个运动员的肌肉纤维类型比例。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速度轮滑的误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