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xu 发表于 2015-5-26 10:27
这是北京广大轮滑爱好者坚持多年斗争的结果,绝不是上级领导开恩。各地要想有自己的“轮滑广场”也必须坚 ...
又把一项体育运动搞复杂了,请问:和谁斗争而得来的广场!"和谁“非暴力,不合作”?你把印度人对付英殖民政府的"糊弄鬼子"的方法运用到轮滑爱好者上?,我感觉你就像老百姓讲的"怎么什么事都不闲大呢?"中国轮滑广场是轮滑爱好者与各个相关部门配合;合作而共同努力建成的,怎么是斗争得来的,都像你说的--不合作---;你哪来的中国轮滑广场?为什么轮滑爱好者非得找个什么去"斗"?我想不用斗,各地轮滑爱好者都有适合自己的轮滑场地.不光是广场还有以轮滑为象征的城市,像北戴河;苏州;海宁等等很多.
有机会去鸟巢。。。。。。 wwfww发表于7小时前本帖最后由 wwfww 于 2015-5-26 14:03 奥,原来是日语!
来自:手机客户端 漳州酷炫轮滑 发表于 2015-5-26 18:53
有机会去鸟巢。。。。。。
鸟巢欢迎你! {:soso_e113:} {:soso_e113:}
sulinxue2013 发表于 2015-5-25 21:48
欢迎来北京鸟巢中国轮滑广场。
本帖最后由 johnxu 于 2015-6-2 15:19 编辑
wwfww 发表于 2015-5-26 14:50
又把一项体育运动搞复杂了,请问:和谁斗争而得来的广场!"和谁“非暴力,不合作”?你把印度人对付英殖民 ...
“中国轮滑广场”到底是怎么走过来的,怎么形成的,您不在北京,真的不了解这个过程。这确实是广大轮滑爱好者坚持斗争的结果,一点不带夸张地。{:soso_e113:}我们都是当年积极参加斗争的成员。如果翻翻“北京轮滑联盟”的网站,那里有很多反映当时斗争情况的帖子和斗争经验的分享以及斗争法律根据的说明(如何跟保安讲理的几个步骤)等。斗争的直接对象是这里的保安人员和反对在这里轮滑的管理人员。斗争的手段不是打架、骂人,而是经常来这里轮滑,你不让穿轮滑鞋进广场,那我们就偏进(也有的朋友是先穿便鞋走进广场,然后换轮滑鞋);你不让滑,我们偏要滑,这就是“不合作”,这就是斗争。同时也伴随着跟管理当局讲道理,阐述公民权利。也有过几次激烈的争论或保安的暴力阻拦。
最后的结果是领导比较开明,顺应了民意,采取了“疏”而不是”堵“的方法,实现了共赢。您说的“相关部门配合;合作而共同努力建成”,这是后来的事了,也是斗争的结果哦。
”中国轮滑广场“这个事件的意义非常重大,从某种意义上看,可以视为中国自下而上,草根阶层发起和推动的行政体制改革、创新的一个探索和成功案例。没有北京广大轮滑爱好者的斗争,就不会有”中国轮滑广场“。当局只是给了这个”广场“一个名份,就是当局不命名,”中国轮滑广场“也仍然存在于北京广大轮滑爱好者的心中,这里依然是我们活动的场地,宪法赋予了公民这个权力。
这事又不嫌大了,还是不说了。{:soso_e128:}您要是想了解当年群众斗争波澜壮阔的历史,可以去北京轮滑联盟网站找找过去的老贴,希望还能保存着。 本帖最后由 johnxu 于 2015-5-27 11:01 编辑
wwfww 发表于 2015-5-26 14:50
又把一项体育运动搞复杂了,请问:和谁斗争而得来的广场!"和谁“非暴力,不合作”?你把印度人对付英殖民 ...
就您引用的消息”中国轮滑协会将鸟巢体育场西侧一万平米空地命名为“中国轮滑广场”。
您考虑过没有,中国轮滑协会有权力把鸟巢体育场西侧一万平米空地命名为“中国轮滑广场”吗?
这块地的所有权属于中国轮滑协会吗?如果他们有这个权力,他们也可以把人民大会堂西侧的那大片空地命名为“中国轮滑广场”。这岂不是太可笑。
况且,被命名为“中国轮滑广场”的鸟巢体育场西侧一万平米空地常常被用作其它目的,而把轮滑者赶走。现在,“中国轮滑广场”也不在鸟巢体育场西侧一万平米空地,而是在更靠东边的“玲珑塔”南边。而原来放在鸟巢体育场西侧一万平米空地的“中国轮滑广场”那块石碑也被移出了广场,放在了一个厕所的北侧。
非常不正规,不认真,不严肃。当然您对楼主视频配乐的意见,我见到李老师后可以反映给他。是否还要请人创作一首《中国轮滑广场之歌》,因为李老师配音有时爱用《快乐轮滑队队歌》,认真的人也可能会有意见说,中国轮滑广场怎么老配一个俱乐部的队歌?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