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功=物质财富?中美标准大不同
本帖最后由 inlineroll一休 于 2015-11-13 22:33 编辑转自: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 ... .html#ixzz3rNYEfBdM
追求成功是当今中国人的主要目标,这无可厚非,反而值得鼓励,因为人生是需要有所追求的。但什么是成功呢?有71%的中国人表示,物质财富=个人成功。但在美国有近八成人反对将物质等同于成功,85%的美国人认为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婚姻和家庭,那就是有了成功的人生。那么这种差异是怎么形成的呢?
据腾讯文化徐娉婷介绍,从书店到地摊再到机场航站楼,摆在显眼位置的总是那些成功励志类或教人发财之道的书。这是中国大陆的特色,中国人的爱好。
看网上正热卖的励志书,见微知著:《TED演讲的秘密:18分钟改变世界》,推荐语:全面破解TED技巧,用演讲征服观众;《如果你想过1%的生活》推荐语:1%的生活不是奢华和虚弱的强大,而是敢于放弃 99%的平庸;《洗脑术: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推荐语:从此以后,TA就跟你走了……
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在追赶“成功”列车,唯恐落后一步。2015年中国应届毕业生选择创业比例达到6.3%,而去年同期仅为3.2%。这些人中仍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创业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追求‘自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谈起人们对成功学的热捧,许知远曾对媒体说:“这是我们整个社会愚蠢和扭曲的征兆。我每次去机场看到大屏幕宣传怎么样怎么样成功,学校里也是。我觉得整个中国人的精神空间基本上被房子、车子和股票塞满了,这是非常可悲的现状。”
追求成功有错吗?在小编看来,并没有。有目标总比无所事事好,有梦想总比浑浑噩噩好。然而,“追求成功”背后的观念难以认同。
物质财富=个人成功?成功的标准太单一
2013年底,法国市场调查公司益普索(Ipsos) 发布了一项调查,在20个受调查的国家中,中国人对于物质的热衷度远高于其他国家,位居榜首。有71%的中国人表示,物质财富=个人成功。从全球来看,仅 34%人同意这一观点。在美国和日本,近八成人反对将物质等同于成功。而在瑞典,高达93%的民众对这一看法嗤之以鼻。
此外,美国“Seeing red China”网站向许多“90后”提问,中国梦对他们意味着什么。答案不是“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是房子、车子或有魅力的另一半。
对多数中国人而言,财富成了成功的标志,有钱成了身份的象征。
从中国人在微信圈如何装*也能看出来,无非就是汽车方向盘、品牌的LOGO显露、别墅落地窗自拍等等,传递的信息自然是:我很有钱。
将财富视为人生目标也无可非议,但如果将其作为衡量他人是否成功的尺度,显然是狭隘的。有人喜欢知识,视金钱如敝屣;有人喜欢冒险,对名利毫无眷恋;有人喜欢安宁,偏居一隅而自得其乐;有人不以买房为目标,意在远方……而如果将后面这些人统统打上“loser”的标签,那么这个社会将变得多么单调乏味,而照此标准,成功人士永远是少数,多数人会活在挫败感中。
前文提到,美国大多数人反对将物质等同于成功。他们如何定义成功呢?
美国运通公司最新的一项民调显示,52%的美国人认为人一生成功的标志不是看是否拥有更多的财富。调查中22个成功人生的潜在组成因素中,“有很多钱”仅排名在第20位。对于美国人来说,财富不再是成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今日的美国人更看重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健康的人生。
在众多成功人生的潜在组成因素中,85%的美国人认为能有时间做一些重要的事才叫作成功。至于什么是重要的事呢?那就是因人而异了,有的人想当总统,希拉里最典型,现在也没放弃总统梦;有人想环游世界,美国有一个小伙Benedict每年只工作6个月,剩下的时间则骑着自行车周游世界。大多数美国人很看重家庭,85%的美国人认为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婚姻和家庭,那就是有了成功的人生。
正是因为丰富多元、因人而异的追求,成功不再是少数人独享的专利。60%参与调查的美国人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功人士,在余下的人群中有83%的人称自己正在走向成功之路。
如果按大多数中国人的标准,中国成功人士有多少?《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指出 2014年末,中国高净值人群(一般指资产净值在600万人民币即100万美元资产以上的个人)规模突破100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不到千分之一。按这一标准,绝大多数人都是不成功的。
为什么会如此狭隘
对物质的热衷也许是发展中国家的共性。前文提到的,将物质财富等同于成功,58%的印度人持同样态度,土耳其、巴西位列前4名。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物质主义倾向不明显。持同样观点者在法国占34%,在德国占27%,在英国,这一比例仅有16%。
缺什么就会在意什么。当贫困还在困扰着人们,物质还处于匮乏状态,大多数人刚刚够糊口,略有盈余,与人均财富远高于中国的发达国家相比,人们会显得更看重物质。因为对于那些国家的人,物质生活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人们不再用豪车、豪宅、奢侈品来炫富,这在他们看来是“挺low”的。
除了“发展中国家”这一理由,小编觉得中国人的从众心理也是造成价值观扁平化的原因。社会上以物质生活为中心,在从众心理的支配下,大多数人就会很在乎别人如何看自己。人们的人生追求就变得相对单一。
不仅仅是对成功的标准,对于人生的选择也趋向单一。在学校时,学习成绩是衡量的唯一标准;在社会上,财富成了多数人的标准。三十岁不结婚的女性被打上“剩女”标签,结了婚不生娃的被视为“另类”,同性恋群体更是只能地下活动,难见天日。
跟风从众,是一个民族缺乏理性思维能力的表现,不会独立思考,不会独立判断,不能够理性地分析问题,或者即便能够思考,也缺乏特立独行的勇气。
一个有着跟风传统、从众心理的民族,容易发生血腥暴力事件。从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到清末的义和团运动,再到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起支撑作用的,无不是这样的“缺乏独立思考、容易被煽动”的群体。
法国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说:“民主国家所努力的是提高人们的心智”,但是“专制国家的教育寻求的是降低人们的心智。”中国的教育从小鼓励服从权威,做一个“乖孩子”,不鼓励独立思考、提出质疑或者特立独行的人。
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人,习惯了“随大流”,也不会去思索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适合什么。当看到有的人发财致富了,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于是一窝蜂地去追求财富。
忽视自身条件,削足适履
笔者比较赞成的一种观点是,套用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的话:想做的事就去做,那件事往往是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盖洛普调查曾对三十年来各行各业的卓越人士进行系统化研究,结果发现他们的卓越表现,是源于能够在职场上发挥自身的天赋,而不是后天训练出来的专长。调查结果被写成一本书——《发现我的天赋》,阐述一个中心主题:每个人都有天赋,只是大部分的天赋不是被摆错了位置,就是没有努力或没有正确的方法发掘出来。
大多数的组织都建立在两项迷思上:一、每个人经过学习几乎都能胜任每件事。二、每个人最大的成长空间在于他最弱的领域。
因此,他们提出的建议是:一、每个人的天赋都是持久而独特的。二、每个人的最大成长空间在于他最擅长的领域。有的人反应不快,但很有耐心;有的人拙于言词,但长于策略性思考;有的人天生就有迷人的特质,这都是一种天赋。为了在工作领域表现优异,获得成就感,个人必须了解自己特有的模式。
如果说笔者在兜售成功学,其实不然,只是提供了一种思路,因为要发现自己的天赋与兴趣绝非易事。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有七句名言,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一句是:“人啊,认识你自己”。而认识自己通常需要持久的努力。
很多过来人都劝大学生花四年时间弄清楚自己的天赋与兴趣,因为这才是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和优势。然而,遗憾的是,大学生“学非所愿”现象近年来日益凸显。北大一项针对在京高校的调查显示,1/3以上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80%的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对所填专业不是很了解。很多人选专业因为“热门”、“名校”、“好就业”,而忽视了自己的兴趣与天赋。
试想一下,如果鲁迅当年没有弃医从文,可能医学界多了一个普通医生,文学界少了一位大师;如果鼓励钱钟书“刻苦学习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恐怕这方面没有天赋的他也只能庸度一生。
而当前人们对成功的痴迷往往是这种浮躁心态:什么赚钱我做什么,什么热门我学什么。忽视自身的天赋和兴趣,盲目从众,结果往往是迷失自我,适得其反。
借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话,“每个人都有他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如果把芸芸众生比作自然界的花,每一株有自己的花品、花期、花色,只有各自按自己的规律和节奏绽放时,才形成五彩缤纷的世界。
阅读详情: 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 ... .html#ixzz3rNYEfBdM
缺什么就会在意什么。
这句话说得挺有道理
以前穷,所以很在意物质,现在富了,自然就在意精神文明。相信再富一点,就会有更多人把成功定义为奉献。
本帖最后由 花岗岩 于 2015-11-14 06:43 编辑
“每个人都有他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如果把芸芸众生比作自然界的花,每一株有自己的花品、花期、花色,只有各自按自己的规律和节奏绽放时,才形成五彩缤纷的世界。写得好!!中国5000年封建专制,君主制,家长制,从众心里,大大的限制了人的个性及自由空间。目前的拜金潮流,利益自上必然贫富差距哎,这是中国必然要接受的历史阶段吗? 本帖最后由 口外人 于 2015-11-15 22:53 编辑
“民主国家所努力的是提高人们的心智”,但是“专制国家的教育寻求的是降低人们的心智。”中国现在的大中小学校基本在干降低人们心智这件事。这个情况很严重。我们单位为了完成任务指标基本使用威逼利诱的管理方法,没法没法的。这种管理办法十分普遍。 其实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不是也就不说了。还有就是在哪儿说哪儿可能比较贴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