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滑滚滚问题多多”系列报道之四
<p><br /> <br /> 2007年11月21日洛阳晚报<br /> </p><p> <br /> 近日,本报连续刊发稿件,就轮滑运动在我市引发的一些问题进行报道。连日来,不少市民给我们打电话,有人给喜爱轮滑的孩子推荐活动场地,有人则中肯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轮滑少年“扫街”的问题。</p><p> 轮滑爱好者可以去这些地方</p><p> 根据读者和轮滑高手的介绍,轮滑活动目前在我市有一些较为固定的活动场地。</p><p> 小太阳轮滑俱乐部的柴先生说,目前,涧西区玩轮滑的人很多,这些爱好者通常每天18时到21时聚集在洛阳大酒店附近的广场上。这个广场有100多平方米,轮滑爱好者自由表演的空间较大。南昌路滨河广场也是个不错的去处,每个周六、周日上午也有很多人在这里练习。</p><p> 柴先生还说:“家住老城区的朋友可以到北大街丹尼斯量贩门前南广场,这里每周的二、四、六晚上都有很多爱好者玩轮滑。”</p><p> 米高俱乐部负责人郭光打来电话说,在西工区的邮政广场,每天19时到21时,他们都会组织轮滑爱好者在这里相互交流、学习。在洛浦公园洛阳桥段西门内广场,周末也有很多爱好者在那里练习。“有兴趣的话,大家不妨到这些地方交流经验,提高自己的轮滑水平”。</p><p> 社区应当有所作为</p><p> 针对关于轮滑活动场地的讨论,洛阳师范学院学工处处长安锋认为,社区应当在这场争论中有所作为。</p><p> 安锋认为,目前我市不少街道办事处、社区都在开展多种多样的群众文体活动,但不容忽视的是,这些文体活动的参与者大多为中老年人,有关孩子们的活动和项目相对较少。轮滑这项活动的参与者大多数为青少年,他们基于种种原因,只能在自己居住的地方以及附近的公共场所开展这项活动。在目前我市广场等公共场所还不是很多的情况下,社区无疑是轮滑活动开展的最佳场所。</p><p> 安锋建议,社区管理者可在有条件的地方划定一块合适的场地,并在场地附近设置提醒牌,标明场地范围及活动时间。“这块场地最好是在社区或小区的显眼地带:一方面方便家长照看孩子,另一方面也可满足孩子们表演、展示的要求,加深他们对于划定场地的认同感”。</p><p> 互相理解非常重要</p><p> 昨日,在景华实验小学、古香小学等学校,一些班级再次组织主题班会,就轮滑问题展开讨论。不过,这次讨论的主要议题大多与换位思考有关:孩子们站在市民的角度,设身处地考虑自己在街道上或人群中玩轮滑的行为是否妥当。</p><p> 安锋表示,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轮滑活动在我市引发一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问题产生后,无论成年人还是孩子,都应该转换看问题的角度,换位思考、互相理解,以利于问题的解决。</p><p> 安锋说,在这方面,成年人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积极为孩子们解决轮滑场地问题,让孩子们理解大人的苦衷。只有这样,感觉受到重视或尊重的孩子们才会远离马路或人群密集的地方,到那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去寻找快乐。</p><p> 《记者观察》致力于跟踪社会热点,透视社会难点,反映群众心声,通过独立的调查和新颖的视角,透过寻常社会现象,探讨深刻或有争议的社会问题。热忱欢迎广大读者提供新闻线索,电话:13403792237。</p><p>记者 赵玉杰 李喆 <br /></p> <p>晕倒,涧西区玩轮滑的人很多,这些爱好者通常每天18时到21时聚集在洛阳大酒店附近的广场上。/////////在暑假的时候,有五家俱乐部在那里招生,你可以想想有什么后果,一共就那一点地方!!</p> <p>楼上说的很对</p><p>确实一样问题~!!!!!!!!</p> <p>那个地方面积又小,估计就700平方左右</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