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PDF 才是工业标准
<p>就好像 Bill Begg 才是轮滑教练标准似的 :) </p><p>与 PDF 相比, Word 还不够业余的呢, 因为能够成为工业标准的都是开放格式的, 就好像专利一样可以查到全文, 所以 Micro$oft 正在不情愿地 follow Open Document 标准 ...</p><p>好学的人才能 6 好, 所以发现自己了解得少的时候请不要坚持无知, 谢谢!</p><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棱角</i>在2008-01-02 20:57:27的发言:</b><br /><p>楼主能不能好人做到底 </p><p>PDF格式 我们不方便看 楼主是否可以把那个附件转成WORD格式</p></div><p>BTW: PDF -> Doc 是小菜一碟儿 ...</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tudent123</i>在2007-12-26 14:30:57的发言:</b><br /><p><strong>场地弯道滑行的两种不同形式技术的分析:</strong></p><p></p><p>第二种滑行方式,要求臀部尽量不要起伏,重心较第一种方式后移,俗称“坐”,充分利用体重蹬冰(地),蹬地要求最后力量还集中在后轮,而不是过渡到前轮,这就要求蹬地腿严格得侧向蹬地,甚至有相对向前的趋势,但是一定要注意是单脚支撑的侧向蹬地,而不是浮腿(右)落地后,仍然用蹬地的那只脚刻意前剪。</p><p>原创于2007年12月<br /></p><p> </p></div><p>张老师,看了您的文章感到又有些启示。 </p><p>这段时间总感觉滑弯道时和原来不用Double Push的感觉不一样,似乎有些“别扭”,但是一直没想出什么道理。看了您的解释感觉应该加强专项训练了。</p> 其实这个训练主要是提高蹬地力量,改善后蹬的习惯,促进弯道侧蹬,在比赛中弯道加速还是要尽可能的高频率、尽可能的大步幅,不可能这样从容不迫。 第三种入弯道滑行方式,可以改善。如:运动员有了相对强的倾斜角度支撑能力时,可以尝试用,尽可能大的倾斜角度,尽可能低的身体姿势,尽可能的重心前移,保持已经产生的绝对速度,并且降低频率增加幅度,能在直、弯交界处到弯道弧顶前,这一段距离中,利用相对大的幅度做到加速,而能更加稳定的克服产生的离心力,实现加速。但要考虑到,入弯道时的路线,上体姿势,以及会运动员要会利用弧线滑行轨迹。以及轮子的抓地力等各个因素。请张老师指正! 第三种入弯道滑行方式,可以改善。如:运动员有了相对强的倾斜角度支撑能力时,可以尝试用,尽可能大的倾斜角度,尽可能低的身体姿势,尽可能的重心前移,保持已经产生的绝对速度,并且降低频率增加幅度,能在直、弯 ...high123 发表于 2009-5-22 23:12 http://bbs.rollerfun.net/images/common/back.gif
讲的非常好! 哦.....继续学习中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