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是最赚钱的行业?
宗教究竟是什么,很难有个准确的定义。但现代体育的宗教味道却越来越浓,君不见,10万人在一个场馆同声呐喊,10亿人围在电子媒体前齐流泪。这些都让体育越来越像宗教。宗教不但意味着万千信众、安定喜乐。如果宗教也是一种行业的话,在历史的每个时刻它都是当时最有实力的财主。十一税、赎罪券,百亩寺庙、万金大佛。即使在最没宗教氛围的中国,“群臣以钱一亿万奉赎皇帝菩萨”(南朝梁武帝萧衍)的例子也并不罕见。
所以体育也有资格成为现代社会最赚钱的行业,国内有识之士也看到了体育可以为国谋利。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体育产业的口号,但真正成功赚钱的案例还是直到21世纪才出现。2003年初在广州进行的中国男足对巴西队之战。这场比赛的运营成本高达1500万元,当时市体育局前期只投入150万元启动费。结果,全部主力出战的新科世界杯冠军巴西队的票房和广告的号召力好得出乎意料,仅购票入场的观众就达6.5万人。赛后一算账:剔除运营成本和税金,组委会还有近200万元的盈余!最让人惊喜的是,区区一场友谊赛,向国家缴纳的税金竟然超过530万元。
可惜,即使在今天,这样成功的案例亦不多见。就以年轻人最为热衷的篮球为例,开发了近十年,国内CBA联赛依然没达到盈亏平衡。但反观NBA,仅2006年它就在中国赚了5000万美元,成为联盟除了美国本土外最赚钱的市场。以至于NBA的税务总监亚当·席勒在谈及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时说:“我们相信这个人口是美国4倍的市场价值至少能够达到美国目前的市场价值。”
也许拿这两个联赛比较的确有失厚道,但如果希望体育产业开发成带有宗教产业式的巨大收入,NBA的确是一个最好的范例。当大卫·斯特恩在1984年成为NBA总裁的时候,整个NBA全年的收入只有1.9亿美元。靠着强大的全球电视推广模式,用了10年时间,把NBA年收入变成25亿美元,到了2006年年底,NBA的年收入达到40亿美元。这仅仅是指NBA联赛的纯收入,它上下游各项产业的影响力以及推广美国文化方面,更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力。
“国人耻言利”,并非中国人不爱钱,也并非国人没有赚钱的能力,而是“体育”二字在两国决策者眼中意义不同。美国人非常简单,这就是个赚钱的玩意儿。无论是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美国职业冰球联赛、美国职业橄榄球联赛,还是大大小小历届运动会。如何赚钱,如何获取更大的收入是他们的根本目标。目标明确,行动快捷。
而中国呢,广州亚组委副秘书长刘江南的话比较有“说服力”:“高水平的赛事是体育产业的核心部分,有较丰厚的利润空间。但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大体育赛事的价值,不仅限于一堆堆盈亏数字,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主办城市的国内国际形象、美誉度和文化品位。比如上海,目前他们所举办赛事的规模、规格、水平和数量明显在广州之上。尤其是主要靠政府力量支持主办的F1赛车和网球大师赛,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向全世界推销日新月异的上海!”
求仁得仁,尽管国家宣布在奥运举行前要把体育产业占GDP的比值提高到1.5%,但社会效益永远是第一需要。目标不同,结果自然不同,除非中国人比美国人多一个脑袋。 说白了政府支持~!
产业自然就有发展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谢了 不知该说些什么。。。。。。就是谢谢 有道理。。。 好好 学习了 确实不错 好好 学习了 确实不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