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回复: 4

2025 Northshore轮滑马拉松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0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inlineroll一休 于 2025-9-20 09:32 编辑


2025 Northshore轮滑马拉松笔记(1)

2025年9月13号,周六早上约9点,Two Harbor, Minnesota, Scenic Dr. 上千人聚集在铁路线以北,整装待发,随着一次次的号声响起,每隔几分钟,就有一波轮滑参赛人员,冲离起点,向着26.2mile之外的城市Duluth快速滑去,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希望,要在今天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当天,天时地利人和,应有俱全,等了27年的顺风,今年终于来了...
这是第29届Nortshore Inline Marathon,北美最大的也是最精彩的轮马,没有之一,享有极高的盛誉。民间比赛,权威性不输给官方。很多冠军级高手,纷纷从世界各地赶来参加这个比赛。
这个比赛拥有世界上少有的点到点全程封路的赛道,是这个比赛的亮点之一,起点略高于终点,很容易一路保持高速,充满乐趣,而沿路几处上坡,特别是接近终点的两个较大的上坡,有一定的挑战性,是高手对决必选之处。
参赛的人员,从休闲到专业,应有尽有,关门时间4个多小时,初学轮滑的人有足够的时间一试身手,信心满满的完成人生第1个轮滑马拉松。如果你滑不了一个马拉松,怎么办呢?比赛有半马和10k。对于专业级的运动员,1998年的57:18记录,26年了没人打破,让很多大神级的人物很不服气。今年从法国来的两位选手,赛前宣称一定要打破这个纪录,就在今天。

1 起点准备
早上4:30,9岁的二女儿Julia 起床,要赶通勤车到13Mile之外的French river,半马的起点,半马6:30开始。我和大女儿安吉,是参加全马的,班车是7:00出发,只要我们6:45能走出去就行。送走二女儿,睡到6点,起来吃早饭。
通勤车7:40把我们送到了全马的起点,再次看到了往年的场景。背着包往起点走,两侧放满了凳子,两大排的厕所,接近铁路前后有几辆大的卡车停在那里,这是运行李到终点的行李车。选了一个合适的位置,算是我们临时的大本营,到我们的出发时间9点还有大约一个小时,我们需要在这里热身。
今年的天气和去年类似,63度F,单层衣服不冷,不同的是东北风15mph,这是自从1998年以来,第1次出现这么强的顺风。1998年,12mph的顺风, Chad Hedrick创造了57分18秒的记录,26年来,很多人都想破这个记录,都没能成功,他们缺的是风力相当的顺风,这种顺风26年来没有出现过,今年巧了,不但出现了,而且风力更大,这是破记录的最佳时机,也是每个人创造自己最好成绩的最佳时机。
8:00原地热身,穿上轮滑鞋,把所有比赛用的东西都准备好,8:20去赛道上滑4mile,去的时候明显感快,因为顺风,但往回滑顶风,非常吃力。8:40,轮滑包放进黑色的塑料袋,送到行李卡车上,去起点排队。

2 出发
安吉这次报了女子elite组,我和Erica Lai仍然在A1组,业余组最快的组。安吉所在的组有很多名人,国家队的,或者从外国来的知名选手,出发前,一一在广播里向大家介绍。8:50安吉她们出发了。
A1组要等到9:00才能出发,我大概看了一下这个组,估计至少有120人,按往年的经验,超过100人就会危险,前面的人摔倒,绊到后面的人会经常发生。我站在最前面右侧车道,想第一时间冲出去,远离是非之地。这里有一个轮滑队,规模很大,穿着绿色的衣服,非常挤。我估计出发的时候可能会很乱,但是我又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只能那样跟他们挤着。还差大约一分钟的时候,确认我的gps没有因为不用而超时,号声吹起时,按下了gps冲出去,刚起步,右脚被前面的人挡了一下,迟疑间,两侧的人已经向前冲出了10多米,每个人的速度短时间冲到了28mph,40多公里每小时。
不久在车道左侧的形成了第1队,右侧车道的人不停的插队到了左侧,天下大乱,没人摔倒是奇迹,我不想冒险,自己一个人在右车道滑随时准备有人摔,同时想加速到前面找机会再插队,Erica Lai已经在第1队当中,如果我能追到她所在的位置,就能进到第1队。结果他们的速度越来越快,很难追上,大约1mile之后,我感觉有点累了,还是没能插进到第1队,只好去队尾,这里的人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很不稳定,接下来就是几个小上坡,感到了疲劳,于是慢下来等第2队。
跟第2队我感觉有点慢,基本上就是我平时训练的速度,但没有别的选择,我不可能一个人再去追第一队,离我们有200米,想一个人追上可能性不大。既来之则安之,就跟他们一块滑了,肯定比自己一个人要容易,另外今天是顺风,安全隐患比较大,保证不被别人绊倒,是首要任务,成绩好坏不重要。

3 安全
第2队人数刚开始不少,在换领滑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一个人在我前面,无论从技术还是经验上看,都很悬,于是我跳到另外一个车道,准备滑到前面插队,以防这个人摔倒,把我拉倒。因为刚才跟着第1队滑累了,迟迟追不到前面,于是我只好往后移动,然后插队,刚插进队伍,就听到队伍前面有人摔倒,于是赶紧向旁边躲,发现正那个人摔了,仰坐在地上向前滑动,还好没有其他人被绊倒。
(下接2)

Kids Inline Skating部分队员

Kids Inline Skating部分队员
 楼主| 发表于 2025-9-20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nlineroll一休 于 2025-9-20 09:30 编辑

2025 Northshore轮滑马拉松笔记(2)

仔细观察第2队前面领滑的几个人,基本问题都不大,只有一个人,左脚用了一点内刃,这是我非常警惕的。这个人在我前面滑的时候,我都会超过去,他也很配合。这个比赛因为速度快,经常出问题,防不胜防。
按中国人迷信的说法,“本命年不吉利”,要扎红腰带辟邪。今年60岁,正好是本命年,这个说法有道理吗?也许是吧,我已经十五六年没有在训练中受伤了,今年8月初在日常训练中,在最不应该摔的时候摔了,是在一个下坡的地方,速度比较快,前面的人在不应该倒的情况下突然倒了,把我绊倒,整个人是飞出去的,我能明显的感觉到在空中飞行的时间,结果全身上下15处大小擦伤,胸前的肋骨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两周不能咳嗽。赛前两周,第2次受伤,训练结束,都已经停下了,准备转身往回滑,开车回家,踩到了小树枝上,人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倒地,磕到了上嘴唇和下巴,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啊,还好比赛前恢复了。所有的这些不该发生的事,让我怀疑本命年人倒霉这个说法是真的存在,也对这次比赛充满了警惕,甚至考虑今年是否应该不上场,历史上我曾经三次在这个比赛中摔倒,最后一次是2013年,这么多年没摔了,今年会不会再摔?
滑到4.3mile处,队伍从右车道换到了左车道,看到了左车道前面一个熟悉的身影坐在地上,旁边有人在跟她讲话, 马上意识到安吉摔了。去年安吉在A1被人撞倒摔了,今年报了Elite组,人少,只有16人,就是为了防止再摔,结果又摔了。“安吉,没问题吧?”,“没事,你走吧!”,安吉回答道,于是我们这一队一闪而过。
后来回家我仔细看了安吉戴的手套,摔倒瞬间磨的相当厉害,有一个角融化了一小块,手没有受伤。摔倒的原因是前面的人自己把自己绊倒了,一个脚的前轮磕到了另一个角的后轮上,此人倒地把安吉绊倒,速度很快。那个人摔了头可能是脑震荡,当时晕过去了,安吉现场借了路旁的人电话打了911,911的人把她们两个人都拉到了医院,我经过的时候,911的人已在现场了,正跟安吉讲话。安吉只是皮外伤,两个胳膊肘破皮,右膝盖破皮,腹部有些擦伤,都不算严重,不耽误上学,四五天之后应该好转,我估计最坏情况两周能恢复。她自己计划一周之后恢复训练。
那个受伤的人水平很高,是美国国家队的,只是不小心,自己的两只鞋碰到一起,此人和安吉认识,摔倒后安吉把她叫醒了,能讲话,希望伤的不会很重,安吉离开医院的时候她还在等待进一步的检查,看脑震荡有多严重,估计身上有多处擦伤,具体情况不清楚。
摔倒的地方很不吉利,大约就是去年安吉摔倒的地方,去年安吉被撞到,绊倒别人,今年是别人摔倒,绊倒安吉。往年我曾经两次在这里摔倒,第1次是2008年,顺风8mph,绊倒了两个人,他们从我身上跳过去,落地时没站住。第2次2013年,顶风,当时A1只有50人,我自己没有受伤也没有绊倒别人。后来每次比赛,前6个mile我都特别的小心。前6mile出问题,有很多原因,例如热身不足,人多,刚开始大家卯足了劲都想往前冲,特别是顺风的时候,出事的概率就大。过了这个点之后,大家都分散开了,出问题的可能性就小了。

4 队伍后面响起摇铃声
轮流领滑,第2队保持着大约20mph(32公里每小时),我一直在前5个人,后面有多少人不太清楚,有多少人掉队了也不太清楚,根本不敢转头往后看,眼睛一刻都不能离开地面,要确认自己踩下去每一脚都不出问题。中间曾经听到后面有一个人摔了,是什么情况不太清楚,天大的事都不能回头看。正当我们一心一意向前滑时,队伍的后面突然响起了摇铃的声音,荒郊野岭,没有观众,怎么会有摇铃声呢?还是没敢回头看,绝对不能被任何的扰动分散注意力,一会儿Eddy一手拿着照相机,一手摇着铃从后面追了上来,给我们拍了照之后,一溜烟的往前滑去。从他拍的照片上看,我们这个队当时有11人。
美国轮滑圈里,不知道Eddy的人很少,当年他曾经是美国轮滑的一个符号和传说。在普及传播轮滑运动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20年前我就是从他的轮滑培训班中学到了有关速度轮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此人目前在泰国搞轮滑教学,应该有10年了,专门培训轮滑爱好者,他的教学生动,形象,有趣,有效。他本人是长途轮滑的大神级人物,曾经十几次拿到A2A 87mile的冠军。今年59岁的Eddy没有跟年轻人拼速度,转成先滑半马,再滑全马,最后赢了这个组合比赛。早上他拿了半马第1名,过了终点后上通勤车到全马的起点,再滑一个全马,Eddy在我们的后面开始的,追上了我们。(下接3)

Erica左, Eddy右

Erica左,  Eddy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0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nlineroll一休 于 2025-9-20 09:34 编辑

2025 Northshore轮滑马拉松笔记(3)

5. 在10mile处的上坡和半马时间
10mile处有一个大约1mile长的慢上坡,不算陡,但耗体力,到这里我已经注意到了,两年前在这里被第1队甩掉,那种力不从心的无奈,就别提了。去年做了专项训练解决了这个问题,今年加强了这个专项训练,上此坡小菜一碟,上完坡没感到累。
2014年,我和我的队友曾经在这里加速上坡,100人的队伍最后上完坡后只剩30人,那年正好是顶风,Youtube上应该还有相关的视频。
很快,我看到了12mile处的天桥,这里的路面不是很好,需要特别小心。之后是 French river的观景区,接下来就是13mile处的半马起点,这是我们头一天开车,事先看好的。半马处标志就是路边的侧所,即早上半马起点。滑到这里,大约39分钟,比去年的36分慢了大约三分钟。按理说这么大的顺风,应该比去年快才是,显然我们滑的比较谨慎。
19mile处转到了61号公路接London路,4mile的烂路,很颠簸,需要处处小心,自己不能摔,也不能被别人绊倒,这种烂路影响速度,去年在这里差点掉队,今年做了专项训练,感觉有所提高,没那么争扎了,也许是这一队速度不快吧,基本上没有影响到我。

6 最后的对决,两个大上坡
滑完这段烂路,就要转上35号公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上坡,称为Lemen Drop Hill,滑到这里一路上建立的友谊都会被扔到路边,转成对决,很多人都会在这个坡上被甩掉。去年和前年,我都是被大队在这个坡上甩掉的,最后只能自己一个人不停的追赶,滑剩下的3mile。这事都成了我的心病了,“是不是我的年龄大了,上不了这种坡了?”,今年我用心准备了上坡,每周2~3次的爬坡训练,从4月份一直坚持到9月份,将11mile 22次上大坡的时间从最早的55分钟,降到了45分钟,专门对付这个上坡和接下来在终点前的上天桥大坡。
烂路快滑完的时候,远远看到了 Lemon Drop Hill,“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尽量压住自己内心的激动,跟着队伍上坡,看他们会不会甩开我,一直没动静,滑到1/3处,我听到后面有人试图发起攻击,于是果断的跳到右车道,拿出几个月练就的功夫,只几下,就冲到最前面,在这个过程中竟然没有看到前面的人想跟我一拼。坡顶左转是上35号公路的一个下坡,我将速度一下提到了27mph以上,整个大队以极快的速度滑行,上坡没跟上的人,想加速追上来,基本没有可能。
半mile后,我转到队伍后面跟滑,一方面是为了省力,主要想在下一个大上坡,从后面突然发起攻击,让他们措手不及。
三个隧道之后,转向5th AVE,不久就看到了最后的大上坡,通向天桥的5th AVE。刚开始上坡,我便再次跳到了右侧的车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关键时候千万不能掉链子”,猛劲加速,上到天桥之前超过了大队,然后左转冲向终点。

7 终点
终点的路要特别小心。这是我们昨天看终点的时候得出的结论。终点是很多水泥板拼出来的路,板与板之间的缝填了软沥青,千万不能压到缝里。路面很硬,而且不平,有些地方小坑填了沥青以后有点高。终点有两次左转,每次大约90度。
从天桥冲下来是个下坡,速度高的惊人,前面的路比较复杂,只好自由滑行了一小会儿,以便看清路况,来到第1个左转,用了两次交叉步,效果不是很好,主要是路面太硬,不平,在不停的跳动中转弯,右脚推的时候用不上力,就这么一分神,后面的两个人超过了我,我估计他们是在下坡的时候紧跟在我的后面,计划好了利用转弯超越,这种人通常是专业队下来的,在那么小的空间里,能顺利的超人,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至少我不敢那么做,太危险,于是我紧跟着两个人来到第2个左转,情况更复杂,右侧是几个rollerski 的人在不停的用雪仗推地加速,“可不能跟他们撞了,这个雪仗在你身上捅一下,那可不得了”,慌乱中做了一次的交叉步,紧跟着前面的两个人过了第1个天线,根据往年的经验,还有第二或第三天线,要继续加速,冲过了最后的一个天线,1:18:50,平均约20mph。(下接4)

半马组整装待发

半马组整装待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0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nlineroll一休 于 2025-9-20 10:03 编辑

2025 Northshore轮滑马拉松笔记(4)

8 本命年
过了终点,如释负重,我没有摔!也没有被绊倒,可以自己开着车回家了,而不是躺在车里,让别人把车开回家。“本命年不吉利”,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需要辩证的理解,科学的利用,关键是要认真对待。至于红腰带辟邪,那就不知道了,如果科学是让你把事情搞清楚的话,迷信就是要把你搞糊涂,信不信由你。
今年比去年多用了4分钟,换来平安到终点。Erica Lai今年第1次一路跟着第1队冲过了终点,1:14:56,据事后描述,第1队有一批人摔了,她需要很多次的跳过倒地的人。起点我没能插进第1队,天意吧,上了岁数的人在高速滑行中跳起来,落地时不摔倒,没有那么容易了,这种风险还是别冒为好,特别是在本命年。
Erica 从4岁就一直积极地跟着了我们轮滑班训练,今年快17岁了,年龄和体力,各方面都成长起来了,正是迎接这种挑战的年龄,也是出成绩的时候。做为我们轮滑班的骨干力量,这次比赛,没有受伤,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值得骄傲。
并非每个报名比赛的人都要经历这些风险,只有想上领奖台的A1组,竞争激烈,实际上名次真的那么重要吗?事后想想真的没必要,但人一旦进入这种环境,自然就会竞争。如果你报名的其他比赛组,如A2,第1组,第2组和第3组,都会轻松愉快,一路欢歌笑语到终点,有的甚至穿着搞笑的服装,半马也应该是如此。这个比赛他们自己称为fest,而不是race,原因就在此。因此大家可以放心大胆的报名业余组的比赛,特别是那些不是本命年的人。

9 取行李和集体照
终点气温65度左右,过了终点。虽然我没感觉冷,但不能穿着轮滑服长时间逗留,需要尽快进大厅,吃一点东西,然后取到行李,穿上长袖衣服。在我排队取行李期间,一批人来问我关于安吉受伤的情况,有人说是进医院了,有人说是包扎好之后,又在路上滑了...。因为路上我见过安吉,我总体感觉应该就是皮外伤,不会有什么很大的问题。拿到行李给大家发了一个消息,让大家11:30在终点照集体照。去年因为安吉受伤在终点包扎,忘了照集体照,今年特意提醒大家,别忘了集体照。今年总共17个人报名参加这个比赛,照片上的人不全,现场很乱,很难让所有人都来,有多少算多少吧。

10 发奖会
发奖下午3:30。我们的旅馆到1:00,中间这段时间正好出去吃中午饭。因为发奖会比较晚,好多人是坐飞机来的,等不到这么晚,所以半马拿了第1名的几个小朋友,提前要了奖牌去赶飞机了。
比赛前就知道我进不了前三名,60-64岁组美国国内至少有三个人比我快1到3分钟,有的是当年的世界冠军。去年我在59岁组,组内54人排进前两名,今年本以为到了60岁组人会少点,结果比去年还多,竟争更激烈,65人,我排第8名。第一名是从意大利来的,64岁,比我快了5分多钟,即使我跟上了第一组,最好也不过是第四名。仔细比较发现,有三个60岁组的人,去年比我快1分钟,今年基本与我同时过终点,前后只差一到两秒,有的在我前面,有的在我后面。
下午的发奖与我们直接相关的两个人,一是Erica Lai,16到17岁组第1名。二是81岁的Bob Harwell,拿了80到85岁组的第2名。
我们的组织Kids Inline Skating,如果向前溯源的话,Bob是重要的一个人物,从2005年开始,我和Bob一起训练17年。Bob是一个非常令人尊敬的人,轮滑40多年,在美国速度轮滑人群中,大部分人都知道Bob。虽然他已经好几年不滑了,但是当听到我们有17个人要来参加比赛,他决定开车700mile来现场为我们呐喊助威。到了现场受到了鼓舞,他临时决定报名上场比赛。比赛当天早上,临阵磨枪,只在起点滑了一会儿就上场比赛并以两小时滑完全马。81岁,宝刀不老,仍然是我们的榜样。
Name        Age        Sex        Time        Race
Harry Tan        6        M        51:22.5        10K
Hanxiang Peng        62        M        51:22.5        10K
Chase Gao        7        M        1:18:01        Half
Chloe Gao        9        F        1:10:56        Half
Adam Abuhamdieh        12        M        1:07:28        Half
Gary Peng        9        M        1:05:59        Half
Julia Xiu        9        F        1:00:51        Half
Erica Zhao        16        F        0:54:30        Half
Brayden Liao        12        M        0:53:06        Half
Julie Feng        50        F        0:50:13        Half
Isabella Liao        15        F        0:49:14        Half
Kevin Huang        14        M        0:44:30        Half
Alexander Gao        15        M        1:34:13        Full
Lincheng Xiu        60        M        1:18:50        Full
Erica Lai        16        F        1:14:56        Full
2025年参赛人数:全马1074人,半马312人,10k 125人(下接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9-20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nlineroll一休 于 2025-9-20 09:26 编辑

2025 Northshore轮滑马拉松笔记(5)

11 新纪录
男子:Nolan BEDDIAF, 55:22.54;
女子:Laura Alejandra Perdomo Moreno,1:04:49.56
没有吹牛,两个从法国来的人的确是打破了1998年 Chad Hedrick创造的57分18秒的记录。Northshore再次成为了世界上最快的赛道,新记录是55:22.54。
两年前Gabriela Rueda的女子记录是1:04:54.79,这次也被打破,新的记录是1:04:49.56。

12 从本次比赛学到的
比赛是任何训练课所不能取代的,练到一定程度,要想再进步,必须实战,在实战中学习,在实战中进步。二十年前,Bob成绩最好的时候,就是他每年参加二十几个比赛的时候。
下面是从这次比赛中学到的:
1)起点形成第1队时,要快速判断,一旦认准,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要尽快插队,避免长时间在侧面追赶,一旦进队,前面的人给你挡风,后面的人会偶而推你一下,可以很容易地维持高速。
2)第1队形成在左侧还是右侧,要看排队的时候,哪一侧强人多。出发前站到你认为强人所在的一侧,大概率会直接进入第一队,而不是后来插队。
3)起点启动要快速精准。这一点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很难做到,需要做很多的训练。当天一般温度都不会很高,即使滑了4mile,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热身也不够,启动敏捷性差一些。前面提到的去年比我快的三个60岁组的人,今年也没有第一时间跟上第一队,可以证明这一点。
4)终点一旦占了优势,绝对不能放松,一直坚持到过终点之后,时刻要想到他们可能紧跟你后面,随时超越,或用弓箭步在终点取胜
5)要多练窄空间高速超越别人。这次比赛终点第一转弯时有人超越我,让我很佩服,没有任何接触,我能感觉到他放脚的位置正好就是我不用的地方,非常小,但很精准,快速干净利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好好学习。相信那个人落在我这一侧的脚,抬起时一定很小心,不能向后撩,并快速变成几个小碎步,否则就会碰到我。

13 旅行
今年改成两家合租一辆车,从印第安纳开到Duluth,以降低旅行成本。去和回都在中点城市威斯康星住一晚上。去的时候下午3:00出发,第2天早上,7:45上路,到Duluth大约下午1:30点,吃完午饭到了DECC已是2点多。有点儿赶,看完赛道想回到DECC看看展览,已是6点,都收摊了。明年需要早上7:00前出发。或将去时的住宿点订的离Duluth再近些,即去的第一天多开一个小时的路。
回程,发奖会议结束大约4:30我们开车离开了Duluth,6个小时后,中途住宿,第2天再开6个小时,大约下午4点到家。明年可参考上面的时间,避免再次踩坑。

14 致谢
这次比赛从赛前训练到当天的比赛,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在此向所有支持这个比赛的家长表示感谢。
同时也感谢所有积极参与这个活动的小朋友。有一项体育爱好是你们的光荣,应该感到自豪,但请记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不脱离群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断努力,你们的目标才会变成现实。不管这次比赛取得怎样的成绩,只代表过去,今天仍需努力,刻苦训练,以便有更好的未来。
最后,衷心的希望那些在本次比赛中受伤的人早日康复。
(全文完)

中间Bob Harwell

中间Bob Harwel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版权声明|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轮滑技术论坛 ( 粤ICP备11058637号 )

GMT+8, 2025-9-20 19:26 , Processed in 0.13672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