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常常讲的“顶胯”的误区
我经常听到有人说“顶胯”,特别是一些教练在教学生时,不论学习的对象、还是对象的轮滑水平,都喋喋不休地在讲顶胯,还经常不穿轮滑鞋做示范动作。每每听到后我总是在琢磨、甚至产生疑问?我在教学中很少提到这个问题,为什么呢?我认为,“顶胯”无非是为了保持重心和前进趋势,获得重心超前更好的效果,充分利用体重发力。对于那些基本滑行技术动作、基础都没有的学员,根本无从谈起“顶胯”。例如单脚支撑滑行都很困难,传统滑法还夹膝盖;对于弯道交叉步,左脚还侧跨反支撑,使得左脚正刃甚至里刃落地,一概要求“顶胯”,是不可能的吗,有揠苗助长的倾向,作为一个教练,不能千篇一律,要对症下药,要科学掌握教学进度,要注意教学对象。
一个教练要严格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当学员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会自然的产生“顶胯”的趋势,刻意的“顶胯”,反而会影响学习进度,影响平衡、发力,甚至会导致扭动臀部,显得很不协调、美观,这就是单纯强调“顶胯”的误区。
无论是直还是弯道,如果滑行过程中,你的重心投影点还不能移至身体外侧,顶胯就无从谈起,或者成了为顶胯而顶胯,照样骑着重心滑行,或者造成动作生硬、身体扭曲,发不出力、作用适得其反
原创于2007年六月 好帖,頂了。讲的非常实际。 说的真好~!我现在练的就是重心的平移,不搞什么“跨顶出去”~ <p><strong><font color="#ff0000">student123老师,把您这些精妙的文字,有机会都整理一下吧。</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ff0000">以便让大家可以系统的学习一下。</font></strong></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妖月</i>在2007-6-27 0:45:00的发言:</b><br/><p><strong><font color="#ff0000">student123老师,把您这些精妙的文字,有机会都整理一下吧。</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ff0000">以便让大家可以系统的学习一下。</font></strong></p></div><p></p><p>虚心接受意见,不过需要时间啊。</p><p>其实几乎所有的文章都在自己编排的几个目录中。</p><p>只是可惜早期的有几篇文章没有了。</p> <p>的确很精妙,有时候看得都晕乎晕乎的</p><p>看来还得从基础开始一点一点积累</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uperdk</i>在2007-6-27 12:03:00的发言:</b><br/><p>的确很精妙,有时候看得都晕乎晕乎的</p><p>看来还得从基础开始一点一点积累</p></div><p></p><p>我的文章基本都是实践的心得体会,再加入一些显浅的理论成分,有时也会参考一些国内外的录像和文章。</p><p>我认为,理论联系实际,对技术精益求精才能更好的掌握速度轮滑技术。</p><p>另外,有些具体的动作和内在东西,描述起来有一定难度,今后一定要努力。</p><p></p> 可以出书了。 就是说,顶胯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对不同阶段的学员应该区分对待,不要一味强调这个动作,是这样吧?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暴饮暴食</i>在2007-6-29 1:50:00的发言:</b><br/>就是说,顶胯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对不同阶段的学员应该区分对待,不要一味强调这个动作,是这样吧?</div><p>同意你的观点,轮滑也要遵循自然的规律,一味的强调就会出问题了。你往往会看到作示范的陆地动作过分夸张,而在实际滑行中大相径庭。</p><p>有一回我看到一些 X 国的留学生,基本处于不会滑的阶段,却在该国一个弯道都不太会滑的小教练的带领下,无论是陆地还是穿鞋都在为了“顶胯”而扭来扭去,显得十分不协调,颇有些滑稽可笑。</p><p><img title="em01" src="http://bbs.rollerfun.net/Skins/Default/emot/em01.gif" style="CURSOR: pointer;" al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