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轮滑中展踝和用后轮蹬(推)地是否矛盾?
在高速滑行中采用新的一推技术,要充分利用重心和后轮进行蹬推,用后轮和展踝是不是会有矛盾冲突?许多初学习这种一推技术的滑者经常用了后轮蹬(推)就完全不能展踝,或者不能动力展踝,如果展踝就回到以前的技术动作,这样就会严重降低新技术的维持高速和高速下再加速的能力。
其实当你完全掌握这种一推技术后,只要你速度力量足够,甚至在高速下也可以利用展踝,进行蹬推动作完成前的最后一搏,即展踝发力。研究成果表明,短跑运动员的瞬间展踝力量会大于腿部的组合蹬力,也就是说轮滑中的正确展踝可以获得更大的推及力量。
下面就简述一下这个技术动作的过程和要领。
这是非常典型新一推技术,首先请注意录像的慢镜头部分,故意的慢镜头,正是他们的用心良苦的展示。
在《双推技术中的一推技术分析》我只讲了动作衔接展踝,作为、放松、恢复、腿部正常后引的还原动作。现在着重描述高速一推时如何“动力展踝”,注意录像侧蹬,脚的位置在几乎完成蹬推时仍旧尽量保持在在身体侧面,脚尖的方向不断指向前进方向,一定不能有外八字的趋势,甚至感觉有一瞬间停顿然后迅速以爆发力展踝,才能达到动力展踝,否则会适得其反,产生空推或被拖拽的感觉。
这一技术动作的关键要领是,滑行轨迹必须是弧线(延长了蹬推的作用时间,充分利用重心的变换获得动力),脚尖方向追着弧线走,再展踝。才可以获得最后的加速动力。在场地高速滑行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这一技术的魅力在于你永远不会有空推(蹬空)的感觉,它可以让你获得更高的速度,它可以保证你的滑行效率提高。
必须在完全熟练掌握新一推技术,腿部力量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应用这项技术。注意要区分不同的情况,随机应变,适时采用适用的技术。此技术在起跑急加速过程和较低速度时是不适用的,主要应用于在途中高速滑行时再加速和维持高速。
STUDENT123 原创于2008年12月
北京
可以参考的文章:
双推技术中的一推技术分析
速度轮滑的4变刃和双推技术的联系
[ 本帖最后由 student123 于 2008-12-10 12:10 编辑 ] 太高深的理论了,有点不明白。 原帖由 B仔 于 2008-12-5 19:21 发表 http://bbs.rollerfun.net/images/common/back.gif
太高深的理论了,有点不明白。
如果你已经接触或已经学习了新的一推技术,也许就会明白了。
这是我在教学中的切身体会,我认为这一技术是高速下的再加速或维持高速的最有效的手段。
我会从多个方面对这一技术进行描述的。
希望对速滑者会有帮助。 从脚跟到脚尖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并不矛盾,1997年水冰的克莱普发明并普及后就已经足够证明踝关节的作用力了 佩服张老师,上回我随便发你的这个台湾选手若干年前比赛的小录像素材,被你如此反复的研究琢磨 楼主这个视频的确很难和他要讲的内容搭上边 后轮发力应该是省力吧? 原帖由 野猫 于 2008-12-6 12:05 发表 http://bbs.rollerfun.net/images/common/back.gif
佩服张老师,上回我随便发你的这个台湾选手若干年前比赛的小录像素材,被你如此反复的研究琢磨
还要感谢你啊?
这种滑行技术也是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后来看了bill begg的训练和你的录像,才证实了这一技术的重要性。
若干年前?那么说我们真的落后了若干年,或者说人家早就故意向我们展示,而我们竟没有看出来。 原帖由 玩玩而已 于 2008-12-5 23:37 发表 http://bbs.rollerfun.net/images/common/back.gif
从脚跟到脚尖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并不矛盾,1997年水冰的克莱普发明并普及后就已经足够证明踝关节的作用力了
大道速滑由于分离式冰刀的出现,使得“展踝”的作用可以更加突出,对于速度轮滑中的“展踝”则是由何大区别的。特别是采用了不同的一推技术以后。 Chad Hedrick在98年的northshore比赛中,用的就是这种动作,不是吗? 感觉是恢复期开始时的动作。即脚尖由指向前到指向下的过程中经历的一个动作。这个动作蹬是一方面,重要的是浮脚向后加速移动时,产生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身体进一步向前加速。按理说,过一段时间后,当浮脚减速时,身体也应该减速,但由于此时二推的外刃作用力已生效,因此身体的减速效应被抵消。
[ 本帖最后由 inlineroll 于 2008-12-8 11:5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