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ny 发表于 2005-7-21 08:00

拍砖的前生今世

这北京城乃是皇城重地,古代时候市民上街均不得携带武器,偶遇斗殴之类往往赤手空拳相对,因此战斗力大打折扣。一时间多少武林高手都折在皇城斗殴之中,民间无不怨声载道。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咱皇城除了官儿多之外,还有就是城墙多,城墙多自然板砖儿多。因此有志士能仁顺应时代潮流,改变以往的赤手空拳相搏,殴斗中顺手抄起一块儿板砖,瞄准敌人扔了过去,一时间颇有成效。<BR>    <BR>    不过那时候应该还不是叫“拍板砖“,而是扔板砖儿。后来,随着练出这手工夫的武林高手越来越多,因此板砖儿越来越少,偶尔拾到一块,绝对不能轻易扔出,否则一旦发生不测,就难说了。于是各路英雄勇于革新,把扔板砖,改成了“拍”,拍者即为握在手中不出手,混战之中或趁敌不备找准儿后脑勺一贯而下。<BR>    <BR>    这一项改革立刻改变了斗殴的性质,由过去的游击性质的扔完就跑,改成了现代化立体攻防的拍,拍了你也不跑。这项伟大的改革不仅造就和历练出一批惯于使用板砖儿的英雄豪杰,也创造了一种廉价实用得短兵器,同时把以相隔很远相互扔砖头的伤害性打击,变成了面对面更具威慑力的力量对比,结合北京土话丰富的语言使用创造性地诞生了一个崭新的行业,网络拍人写手。<BR>    <BR><BR>    <BR>    brickbat 最早的意义记录在1563年首次出版的一部著作中,意为“一块砖。” 这样的砖块常用来投掷他人,意在将人打伤;因此,含比喻意义的brickbats (1929年第一次被记录下来)指批评家抨击他们厌恶的表演。 bat 一词作为这一复合词的第二部分出现可用下列事实来解释,即意为“警棍,短棒”的 bat 一词在中世纪英语中发展为“厚块、泥块、软团”的意思, 16世纪被用来特指一端没有破损的砖块<BR>    <BR>    那拍砖儿是不是应该说:pitch a brickbat at...<BR>    <BR>   

羽麒 发表于 2005-7-21 18:41

<P>啊~哦~~原来如此~~</P>
<P>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拍”他个干干净净~~~~~</P>

叮当 发表于 2005-7-21 18:54

<FONT color=#9709f7>我也懂了,呵呵!</FONT>

站不稳 发表于 2005-7-22 01:16

<STRONG>现在的拍砖都是网络枪手在用的专业名词了。</STRONG>

宇宙第一帅 发表于 2005-7-23 18:16

<P>````那我现在算不算拍砖?</P>

bonny 发表于 2005-7-23 20:01

<P>不疼,不算</P>

小肥羊 发表于 2005-7-28 07:32

兔子~好久不见了啊~~看不出来你对这都有研究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拍砖的前生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