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00|回复: 6

拍砖的前生今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北京城乃是皇城重地,古代时候市民上街均不得携带武器,偶遇斗殴之类往往赤手空拳相对,因此战斗力大打折扣。一时间多少武林高手都折在皇城斗殴之中,民间无不怨声载道。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咱皇城除了官儿多之外,还有就是城墙多,城墙多自然板砖儿多。因此有志士能仁顺应时代潮流,改变以往的赤手空拳相搏,殴斗中顺手抄起一块儿板砖,瞄准敌人扔了过去,一时间颇有成效。

不过那时候应该还不是叫“拍板砖“,而是扔板砖儿。后来,随着练出这手工夫的武林高手越来越多,因此板砖儿越来越少,偶尔拾到一块,绝对不能轻易扔出,否则一旦发生不测,就难说了。于是各路英雄勇于革新,把扔板砖,改成了“拍”,拍者即为握在手中不出手,混战之中或趁敌不备找准儿后脑勺一贯而下。

这一项改革立刻改变了斗殴的性质,由过去的游击性质的扔完就跑,改成了现代化立体攻防的拍,拍了你也不跑。这项伟大的改革不仅造就和历练出一批惯于使用板砖儿的英雄豪杰,也创造了一种廉价实用得短兵器,同时把以相隔很远相互扔砖头的伤害性打击,变成了面对面更具威慑力的力量对比,结合北京土话丰富的语言使用创造性地诞生了一个崭新的行业,网络拍人写手。



brickbat 最早的意义记录在1563年首次出版的一部著作中,意为“一块砖。” 这样的砖块常用来投掷他人,意在将人打伤;因此,含比喻意义的brickbats (1929年第一次被记录下来)指批评家抨击他们厌恶的表演。 bat 一词作为这一复合词的第二部分出现可用下列事实来解释,即意为“警棍,短棒”的 bat 一词在中世纪英语中发展为“厚块、泥块、软团”的意思, 16世纪被用来特指一端没有破损的砖块

那拍砖儿是不是应该说:pitch a brickbat at...

发表于 2005-7-21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哦~~原来如此~~

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拍”他个干干净净~~~~~

[em43][em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1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懂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2 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拍砖都是网络枪手在用的专业名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3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现在算不算拍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3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疼,不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8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兔子~好久不见了啊~~看不出来你对这都有研究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版权声明|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轮滑技术论坛 ( 粤ICP备11058637号 )

GMT+8, 2025-4-21 01:51 , Processed in 0.16962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