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首页
Portal
资讯
News
教程
Tutorial
帮助
Help
论坛
BBS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登录
每日签到
综合消息
轮滑马拉松
轮滑场地
花样轮滑
速度轮滑
自由式轮滑
轮滑冰球
原创文章
轮滑入门教程
花样轮滑教程
速度轮滑教程
自由式轮滑教程
陆地冰球教程
极限轮滑教程
轮滑装备
轮滑天地
›
门户
›
查看主题
冬奥|中国第一个轮转冰“两栖运动员”郭丹即将挑战“三栖”
发布者:
轮滑风
|
发布时间: 2022-2-24 10:59
|
查看数: 1435
|
评论数: 0
|
帖子模式
2月19日傍晚,半决赛在第二组靠21个冲刺积分以第3名身份晋级的郭丹,站在了速度滑冰女子集体出发决赛的起跑线上。
16圈、6400米,集体出发是滑冰项目最长距离比赛,在4年前的平昌才成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设项的目的,是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滑联希望“各行其道”的速度滑冰,也能出现像短道速滑比赛一样包含“同道超越”和“身体接触”的刺激场景——郭丹在平昌参加了自己的第一届冬奥会,位列女子集体出发第10名。
16圈很快过去,荷兰名将斯豪滕的冲刺太强劲了,一直身处“大部队”尾部的郭丹在最后一圈曾经表达出想要加速的态度,但身前密密麻麻全是人,没有空间让她完成超越,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她的体力也不允许她后来居上,最终排名第13,她确实有失落的理由。
女子集体出发第13名的成绩放在创下历史最佳战绩的中国冬奥代表团里似乎不值一提, 但郭丹的“特殊”在于,她是“跨界跨项选材”的真正实践者。
郭丹(中)在比赛中。
继2018年平昌冬奥会之后,这一次郭丹将在家门口第二次站上冬奥会的舞台,而 1990年出生的她还是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中年龄最大的女运动员之一。“平昌冬奥会的时候,对于我是有一些遗憾的,所以我留下了一个东西,自己感觉起码有一个物件一直激励着我,让我一直在准备这四年以后的比赛……”
郭丹在北京冬奥赛场。
郭丹接受采访时,拿出了一个一直陪伴着她的护目镜,在平昌冬奥会上,她获得速度滑冰女子集体出发项目的第十名,看似平常的成绩背后,又有谁能想象—— 郭丹参加冰上运动属于半路出家,在2015年之前她是一个轮滑运动员。19日,在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最后一项比赛中,郭丹拿下女子集体出发项目第14名,另一名中国选手李奇时排名第10。
郭丹(右二)在轮滑比赛中。
第一位“轮冰双栖运动员”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从3岁起郭丹就随父亲在天安门广场练起了轮滑,从此与轮滑运动结缘。2003年,郭丹入选江苏省速滑队,来到苏州参加轮滑训练,成为由苏州“省队市管”的江苏省轮滑队第一批队员,从此开启了自己绚烂无比的轮滑比赛生涯。
2005年亚洲锦标赛中,郭丹夺得了我国首枚亚洲锦标赛冠军,实现了中国速度轮滑历史上零的突破。
2008年,郭丹在世界锦标赛中获得了公路10000米的亚军,这是我国第一枚世界锦标赛的奖牌。2012年意大利世界锦标赛,郭丹获得成年女子组场地赛冠军,这是中国轮滑运动开展30年来第一个世锦赛场地赛冠军。
郭丹。
2013年世界运动会,郭丹又拿下两金一银。2014年欧洲系列赛, 郭丹在500米打破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500米场地赛中滑进42秒的女子运动员。实现轮滑界的世锦赛、世界杯、世界运动会三大满贯,各项比赛金牌累计200余枚,郭丹已经成为了中国轮滑第一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中,她还是唯一一个穿轮滑传递的火炬手。
站上巅峰的郭丹并不满足,她萌生了跨界挑战的想法,“ 记得那是2014年在家里收看索契冬奥会的开幕式,看到那些运动员觉得很帅很酷,我想能站上奥运赛场是每个运动员的梦想和最高荣耀吧……”
郭丹说到做到,当时已经25岁的她毅然从轮滑改练速度滑冰,成为中国第一位“轮冰双栖运动员”。
郭丹担任雅加达亚运会中国代表团闭幕式旗手。
雅加达亚运会旗手从轮滑到速度滑冰的难度有多大?
最近热播的冰雪运动连续剧《超越》中,主角陈冕从轮滑改练短道速滑的艰难被每一个观众看在眼里,现实中郭丹也面对着种种怀疑—— 然而仅仅经过不到2年的训练,2016年郭丹就拿到了速度滑冰的全国冠军,并入选速度滑冰国家队。
2017-2018赛季世界杯美国站比赛中她又摘得银牌,搭上了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直通车。
平昌冬奥会受困于体力等因素,郭丹没能实现冲击前三的目标,赛后郭丹在社交平台上写道:“参加冬奥会已是梦想成真,我拼到了最后。对我而言意义大过结果。”
“ 我尝试,冒险就是为了无悔。我非常享受这个舞台,站在冰面起跑线的那一刻,我的心是如此的坦然。在这里,我收获了更好的自己!”
无悔的郭丹并不准备就此停下脚步,她又做好了再战北京冬奥的准备。 其间,郭丹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上拿到轮滑银牌,并担任了闭幕式旗手。
郭丹(左)。
奥运积分位居世界第三旁人眼中,郭丹已经功成名就,为什么还要坚持?
她说:“我一直觉得自己身上有一种使命感。”为了在家门口的冬奥会上为国争光,郭丹义无反顾。
为了站上北京冬奥会的舞台,这四年里郭丹没有一天放松过训练。2019年底在德国转训时, 郭丹不慎受伤,左脚踝骨骨折、韧带断裂,两脚都植入了厚厚的钢板,主治医生告诉她,“你以后不要再想你的比赛了。”
但术后仅仅3个月, 郭丹就凭借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再次站上了训练场。在主治医生看来,这无异于一个奇迹,“我从来没有见过受了这么重的伤那么快回到训练中,并且还能达到那么高水平的运动员。”
“ 想重返赛场,证明你对赛场和这项运动是有强烈热爱的,有了这份热爱,在我看来,什么困难都不算困难。”怀揣这样的信念,郭丹再一次赢得了北京冬奥会的参赛资格。
郭丹(右二)。
根据国际滑联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资格体系,我国争取到了23个席位,6男8女共14人的参赛名额。中国速度滑冰国家集训队根据选拔办法,分别于1月13日至15日、18日至20日,在二七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进行了两轮选拔赛。郭丹参加女子500米、1000米、1500米三个项目,根据三项总积分两轮共选拔6人。最终郭丹在第二轮的1500米、1000米分别排名第二、第三,获得总积分120分,排名第二进入14人大名单。
冬奥前,在2021-2022赛季速度滑冰世界杯最后一站加拿大站,郭丹获得女子集体出发第四名,刷新了我国女子运动员在该项目上的世界杯最好成绩。
“我是国家速滑队年纪最大的运动员,我希望用自己的这种体育精神影响这些年轻人,让他们在特别累、特别苦的时候,看到大姐姐还在拼命。”郭丹说,“其实我很感动,我的队友总会跟我说这种话,‘丹姐你还在坚持,我们还有什么说苦说累的理由’。”
对于自己轮转冰的经历,郭丹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希望可以给更多喜欢轮滑的年轻人提供借鉴。
“ 我如果早一点跨项,可能这些年的成绩会更好,也能影响更多人。”郭丹说,她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力争成为轮冰“两栖运动员”的榜样,带领更多运动员走上跨界跨项道路,带动更多人、特别是南方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寻找更精彩的人生体验。
至于退役,郭丹说还没想过。
“ 我是一个‘两栖运动员’,其实我现在还有第三个训练项目——自行车,这是一个可以让自己职业生涯有更大化表现的选择,我想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普通工作的人都可以受到启发。”
“ 我很享受体育运动带给我的一切,所以年龄并不是问题。只要我喜欢的话,我觉得我可以滑到55岁,甚至滑到退休都没问题。”她说, 自己冬奥会后的下一个目标,是以轮滑运动员身份站在杭州亚运会赛场。(体育大杂谈)
最新评论
在线客服
轮滑爱好者群:
速度轮滑群:
工作时间:
8:00-20:00
欢迎微信登录:中国轮滑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