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p>那天和阿臻聊起城市发展和道路规划,</p><p>突然谈到“轮滑理想国”——即以非机动交通工具(比如轮滑、自行车、滑板)为主要交通工具而规划设计的城市,包括道路、建筑以及所有相关辅助设施。</p><p>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拿给大家共同讨论的话题。</p><p>现在很多城镇都在重新定位、设计和改造中,</p><p>轮民的意见如果足够精妙和强大,</p><p>极有可能影响关键人物们的决策。</p><p>肯望大家敞开想象,大胆设想,广泛搜集,贡献智慧。</p><p>文字、图片都行;</p><p>编的、摘的不拒;</p><p>写实、想象皆可;</p><p>专业、不专业无妨;</p><p>有意思、有意义就中!</p><p>期待ING,</p><p>至少大家的意见我可以提交给海口市,</p><p>至少可以启发或者感动一下那些关键人物、设计师、工程师。</p>[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3 10:43:11编辑过]
<div style="PADDING-RIGHT: 0px; MARGIN-TOP: 10px; FONT-SIZE: 9pt; OVERFLOW-X: hidden; WIDTH: 97%; WORD-BREAK: break-all; TEXT-INDENT: 24px; LINE-HEIGHT: normal; HEIGHT: 996px; WORD-WRAP: break-wor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8%" align="center" border="0" style="TABLE-LAYOUT: fixed;"><tbody><tr><td valign="bottom" align="center" colspan="2" style="WORD-WRAP: break-word;"><b><font class="ReadNewsTitle">海口:西海岸轮滑“高速路”9月开建 全长2.4公里</font><br/></b></td></tr><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hr align="center" width="100%" noshade="noshade" size="1"/></td></tr><tr><td class="NEWSREADME" align="center" colspan="2">时间:2006-8-21 16:34:33 来源:海口晚报 8月21日 作者:记者黎光 实习生蔡康 阅读69次</td></tr><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style="TABLE-LAYOUT: fixed;"><tbody><tr><td height="40"> </td></tr><tr><td class="news" style="WORD-WRAP: break-word;"><p><table cellspacing="5"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img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rollerfun.net/newsimg/1487-1.jpg" border="0" style="CURSOR: pointer;"/></td></tr></tbody></table> <br/> 海口的轮滑运动爱好者可能是全国最幸福的运动一族了,昨天从有关部门获悉,继7月份全省最大轮滑场地在海口会展中心免费开放后,在美丽的西海岸边,一条专用的轮滑高速公路将于9月开工。 </p><p> 海口旅游投资控股集团在了解以上这些情况之后,决定在其下属企业——海口会展中心划出一块场地,免费对广大市民开放。</p><p> 然而好消息还不止于此,仅隔一个多月时间,记者就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西海岸体育休闲长廊项目已完成立项报告及批复。该项目位于海口市西海岸,东起西秀海滩西至水世界跳水馆段,建设路段全长约2.4公里。</p><p> 据介绍,长廊的规划由自行车道、轮滑道等组成。轮滑道宽3至5米、长2.4公里,其西端设置一个大型的轮滑综合运动场、中段利用现有的观海台部分改造成一大型轮滑运动场,爱好者可在这两处场地进行观摩、竞技和作波浪滑行等特技。</p><p> 从有关方面获悉,在今年中国(海口)旅游商品交易会上,轮滑运动与各种商品采购、洽谈会等一起,成为交易会上的亮点之一。</p><p> <strong>链接</strong></p><p> 作为2010年亚运会比赛项目,轮滑以其健康时尚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在德国和法国,拥有轮滑鞋的人超过人口总数的10%。在许多西方国家,轮滑不仅是一项健身娱乐运动,而且是生活的一部分。在我国,每年参加轮滑运动的市民成几何数增长,这项运动不仅受到广大青少年朋友的喜爱,不同年龄段的人们也不断地加入到这项运动的行列中来。 <br/></p></td></tr></tbody></table>(那吒注:该文不够充实,但可以当砖抛。)</td></tr></tbody></table></div> <p>先顶一个。</p><p></p><p>再发泄一下!!!深圳是一个没有非机动车道的特区。当时的说法很多,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政府为了刺激消费,鼓励市民买车拉动经济增长,所以极力的改善交通催化私家车的拥有量。</p><p>---悲哀~~~</p> <p>海口在这方面很有潜力,政府的支持是玩家最好的动力,也规范了轮滑。但建轮滑城市,在海口还是有制约性的。人的意识和经济还跟不上。</p><p>对于玩家来说。力量是很小的,但只要我们做好每一件关于轮滑的事,就足够可以带动周围的人去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了。记得以前有学校常一句话:做什么都好,都不能丢66族的脸。虽然只是一句笑话但恰好说明了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p><p>目前,我们最重要是抛弃以前一些误会,团结起来,共同发展轮滑。对于商家来说,怎么样把蛋糕做大才是考虑的事情,而不是整天想着怎么把有限的蛋糕吃完就一拍屁股走人。</p><p>最后想说一句:轮滑是简单的,是快乐的!!</p> <p>如果建成轮滑理想国,我一定去那里定居!</p> <p>海南的66真是太幸福了.</p> <p>浅见:</p><p>作为主要交通工具,老人小孩会有问题(轮滑车也许会应运而生)<span lang="EN-US">,</span>突发事件处理也有困难,物流配送、卫生管理(垃圾处理)、运输更成问题、我觉得应该是成为合法的或者法定的主要代步交通工具更为妥当。</p><p>我看应该容许共存,但是轮滑作为合法的交通工具,或者提倡的交通工具,有自己的合法专用滑道、管理法规、交通指挥信号系统、路口减速缓冲装置,以及所有的配套设施,包括商店、饭店、医院、工作环境、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辅助设施(桥梁、通道、过街天桥等),紧急故障处理服务等。而汽车应该限时进入城市中心或规定区域。</p><p>另外,城市最好为平原地区城市,避免因为坡度造成高速,增加危险。</p><p>很多问题都要考虑,大型交通工具也要适应轮滑的特点,可以适应穿轮滑鞋坐车。并尽量方便其上下。</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span></p><p></p> <dd>类似下面的事件多了,一定会对市政建设产生影响。</dd><dd>这些多是政府参与组织的轮滑活动,虽然处处雕凿痕迹,但毕竟正面推动了轮滑运动。</dd><dd></dd><dd></dd><dd><a class="s2" href="http://www2.sdnews.com.cn/soc/2006-4/25_198559.html"><font color="#080cbd">滨州市首届幼儿轮滑健身表演赛在市政广场举行</font></a> (2006-4-25 8:56:00) </dd><dd><a class="s2" href="http://www2.sdnews.com.cn/soc/2006-4/24_197947.html"><font color="#080cbd">菏泽市首届轮滑运动锦标赛在中国林展馆广场举行</font></a> (2006-4-24 9:17:07) </dd><dd><a class="s2" href="http://www2.sdnews.com.cn/soc/2006-4/12_191483.html"><font color="#080cbd">滑水、全民健身、轮滑刷街 “五一”竞技水城</font></a> (2006-4-12 15:34:00) </dd><dd><a class="s2" href="http://www2.sdnews.com.cn/soc/2006-2/20_165593.html"><font color="#080cbd">轮滑运动风行济南(图)</font></a> (2006-2-20 15:41:19)</dd> <p>严重支持7楼高见。</p><p>哪位3D高手能将他的设计想法以图片方式实现?</p><p>然后放到网上供大家讨论完善。</p><p>希望在轮滑方面做出特色的城市都会感兴趣,</p><p>起码我会推荐给海口的一些能够决定公共投资方向的关键人物。</p><p>大家一起努力!</p><p>我的观点是:玩家是第一生产力!</p> <center><font class="p1" color="#004500" size="5"><strong>转贴台湾的新闻,以供参考。</strong></font></center><center><font class="p1" color="#004500" size="5"><strong></strong></font></center><center><font class="p1" color="#004500" size="5"><strong>骑脚车游台湾</strong></font>
</center><center><font class="p6">2002-01-30</font>
</center><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10" align="right" border="0"><tbody><tr><td><table><tbody><tr><td width="240"><img height="170" alt="脚踏车专用道" src="http://travel.zaobao.com/highlights/images/taiwan300102.jpg" width="240" vspace="5"/><br/><font class="p2" color="#004500" size="2">台湾各县市设了脚踏车专用道,让你在大街小巷间悠游。</font>
</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p><p> 到台湾旅行,现在可以骑脚踏车在大街小巷间悠游了。 </p><p> 受到环保运动的潮流影响,骑脚踏车近几年又在台湾风行起来。从总统到市长,从中央到乡镇,官员们大力推广骑踏车;环保署更是花了2亿台币(约1000万新元),在全台各地设置公共自行车道,使得脚踏车从传统的交通工具,遥身一变成了环保尖兵;骑脚踏车出游成了国民最佳的休闲运动。 </p><p> 目前在台湾各县市都有脚踏车专用道。以台北市为例,不仅在基隆河、淡水河畔的河滨公园广设自行车道、租借公共脚踏车给民众外,更在东区要道敦化南北路上,设置了林荫脚踏车道,提供上班族骑脚踏车上班,或是午间休闲用,推广脚踏车运动的美意由此可见。 </p><p align="right">《联合晚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