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轮滑天地 首页 资讯 综合消息 查看内容

2006轮滑西藏行的精彩对话

2006-9-12 00:00| 发布者: 轮滑风| 查看: 1908| 评论: 0|原作者: 直线 哪吒 弃甲蜗牛|来自: 轮滑技术论坛

摘要: 国内第一次轮滑西藏行的精彩对话

   原文:2006年轮滑西藏行

    哪吒:

    这帖子是我第一个顶的,相信不会是最后一个顶的。

    多少天了,始终关注了它。
    英雄们已经凯旋,鲜花和掌声是一定要奉上的。
    如果英雄们一路诚实,我将表示景仰。
    只是心里始终有几个问题萦绕,问了吧怕被群殴,不问吧实在憋不住。
    还是弱弱地问了吧。
    因为我相信,真英雄不怕揭短,纯偶像也不怕亵渎。

    1、我注意到,弃甲蜗牛先生是本帖的直播者,他曾在05年讨论过长距离大下坡的刹车问题,网上还有他当时棍刹的照片,但是后来没有了下文。此次壮举,不知道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是在体能、技术还是装备上?特想获得指教。我有过海拔4000多米自行车速降的经历,感激老天爷为我扎了车胎,否则不是摔死就是冻死在天山胜利大坂。有着40年滑龄的老周,去年为了“唐古-拉萨”轮滑之行,曾试过长距离速降,结果断臂八达岭。我没有走过青藏路线,但想象中10公里连续大下坡加硬回头转弯一定比较常见。有过一点物理常识的人都可以计算出,任何一种刹车方式,都将不仅磨掉轮子,还将磨掉架子甚至鞋壳子。

    2、玩过高山野外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一山分四季,五里不同天。那么复杂的天候和路况,你们是如何克服的?

    3、没有人烟的区域,都是自背“衣食住”装备的么?总负重多少公斤?

    4、既然破了世界最难轮滑路段的纪录,这个成绩也就是世界级的。如果属实,那将是人类的骄傲。但要禁得起各方面的质询和国际玩家的单挑,我个人看法是,这是一个态度问题,不是谁跟谁较劲。你们准备好了么?

     最后,再一次向英雄们致敬,只要是真的。

--------------------------------------------------------------------------------------------

     弃甲蜗牛:

     MM你理解错啦,涨潮之前赶快收回 HOO...

    不过,招至小MM如此回应,哪吒你是不是该负“误导”之责?

      哈哈打完了,言归正传。王磊杨明还需8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回到兰州,近日怕是难得偷闲泡网。就哪吒同时也是很多朋友广泛关心的一些问题,暂据我所知代王磊杨明回答如下:

    1.当初DIY刹车棒的初衷,确只是为了应对长下坡复杂路况下轮滑旅行的需要。此间无经验可借鉴对轮滑也少有了解。前后共做过二根,一根合金空心管,一根拖把棍子,二端都是橡皮。多次试用的效果说不上有多满意,比没有却也强上好多。这种刹车的好处是材料易于得到(木棍+橡皮)、刹车有一定稳定性且成本低廉。缺点是需要用手掌控且有一定重量体积。总体对它的看法是不太方便不太实用,所以后来才“不了了之”,但偶尔遇上十公里类的陡下坡,拿这个代用一下是完全没问题的。杨明有次训练时从兰州某较大坡度的山上下来,刚开始就坏了刹车块,随手拿根树树后面还带了一个MM就能一路刹刷下来就是明证了。

    杨明是一直坚持用刹车块的,包括他平时的训练和去年的环青海湖以及今天的轮滑西藏。之前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也曾困惑过,想过其它一些DIY方案。但最终因时间较为紧迫而选择了自己很习惯也比较了解的刹车块,这也是他选择用K2那款4*100训练鞋的重要原因之一,上面能象很多休闲鞋那样直接安装刹车块。

    环青海湖他和BB的刹车块大概都是磨损过半吧,还要经常帮助那二位不会刹车的MM,刹车块这样的表现已经不错了。

    另外,此前也和他商量过,若有同行自行车的话,大下坡时可借助自行车来刹车的,近拉萨的后几天他俩和途中遇到的自行车队一直同行,不知这个方法他用了没有?

    还有,青线全程的坡度似乎没有很多人想像的那样长那样陡,加上S减速等技术类刹车,多费点轮子磨点刹皮,我想对他们来说都不是太大问题了。

    关于青线刹车,个人的看法是:技术+经验+装备

    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青线多变的天气确实会让人难堪,但它的变化也不是那么的频繁极端和难以应对。雪雹类一路下来也就碰那么几次(比如过号称冰雪仓库的唐古拉),好象没听说谁有那么好运气特经常的碰到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这个季节本该是雨多一些,但行中遇雨肯定穿防水外套的,遇降温肯定是得加保暖服的,天气实在不行肯定是要赶到某补给点休息等待的...总之,对于一个稍熟户外的朋友来说,青线的天气变化是个问题但绝不是大问题。

    青线的路况是否复杂,要看拿什么尺度衡量,对自行车来说算高速公路吧,对轮滑算得上一般国道吧?摩托车..记得有位骑大排跑青线的朋友回来写游记时说“青线,太没劲...”

    青线于轮滑,气候并不算恶劣路况也绝不太差。最现实的问题是高反及体能。

    3.客观点说,整条青线只在典型的几个段点间(一般相距百十公里)少有人烟,一般的情况下都是少些人烟,不少的地方还有“难以想象的小繁华”...呵,这样说不太明朗,不妨拿数据简单说一下:去年走青线,平均每小时碰到十辆八辆汽车好象没什么问题,平均每天碰一拔自驾车或自行车的游者好象也没问题。最重要的是:青藏铁路的建设对青线公路的“繁荣化”推助很大!若有兴趣对照几年前和今年的自行车游记(容易找到),肯定能发现明显区别的。

    既然不存在“没有人烟的地区”,至少有了N多穿行在青线上天性乐于助人的司机(比内地强过百倍),有了不少相距不太远的村镇、牧账、养护站、保护站、兵站(撤了一些),有了较远的行动距离的保证(基本能保证一般情况下从A补给点刷到B补给点)...后勤也不用太多担心。晚上在补给点睡好吃好,准备些次日的“补品”,比如糌粑、奶茶白开、大饼...加上包底的几块压缩饼干巧克力类,足够让你在青线上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了”...另外,行前就和他开过玩笑:见人就讨...情况特殊,些许小方便,青线上碰到的人大致是不会拒绝你的。

    关于是否露营的问题行前也讨论过,他当初比较矛盾(毕竟没走过青线了解到的一些东东难免片面偏颇),也不知道俩人真正上青线后表现会怎么样,带点“悲壮”味的也曾想过带上露营装备。但我坚决反对了,因为若带这些东东的话,负重强度、体能消耗、体积将会增加很多,安全方面更难保障。其实当初这样劝他,其中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并不认为他俩能经常顺利的赶到下一住宿点,那么在情况稍有变化时就必需拦车趁天黑前落脚。实际远超我想象,也就是他俩全程都没有什么高原反应(近拉萨前电话问过),体能状态等一直都还不错,佩服!

    所携物件大概斤两我只能瞎猜乱蒙了,15KG左右?

    4.十天半月后游记应能出来,相信(这词比较别扭的说)的话请看,谁看过不相信的话完全用不着质疑,没那个必要嘛...

    相关技术细节等大家感兴趣的东东,相信他会在游记中尽可能详细的写出。

    另:

    有句话给杨明重复过N多次:莫为虚名所累...打字半天,加起来咋也不如看这句顺眼

     洗澡去了,有哪写错了请稍宽忍些。

--------------------------------------------------------------------------------------------

     直线:

     今天终于回家了。终于能够休息几天了。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一路照片较多。有10个G左右。整理需要时间。请大家耐心等待。呵呵。

       回复哪吒:
       其实你提出的这几个问题都是一直困扰着我的。在前半年时间一直就这些问题多方请教。蜗牛老哥的回复基本就是答案。我就路上的实际情况给大家参考一下。详细内容在游记里再讨论。

    1:关于大坡。

    一开始我对这个难题一直最头疼。我所在黄土高原。山区。坡度大。据我的经验,刹车块是最廉价和实用的。出发前我们试验过10公里连续下坡。因为我的刹车块损坏。用一截树杈解决了刹车问题。回来后我设计了根据棍刹原理的刹车装置。。(游记中再见详细方案)。但是没有来的急去实际运用他。只好弃之不用。依然选用了刹车片。这次计划每人备了3块。实际一块都没有用完。
从我这次的行程中发现,其实青藏线整个是比较平缓的。想象中的巨大陡坡很少。下面听我一一道来。

        日月山:这是翻过的第一道大山。也是路面状况最好的一座大山。可以媲美高速公路。坡度陡。长。弯道多。而且急转弯。从这个山上冲了下去。感觉非常爽。在这里。跟随在我后面的朋友:“飞轮子”看到了我带着刹车片在地面摩擦冒出的白烟。一路冲到了坡底。时速我估计在50-60以上。轮子轴承发出的声音和发动机一样。一路冲下了山。冲上了国道。冲到了倒淌河镇。

        橡皮山:上山非常辛苦。盘山道。路面差。下山前5公里坡度陡。但是弯道不多。视野好。能看到很远的道路。后面10多公里比较缓。整体不错。但是路面非常不平。差点失去平衡。下山速度也是较快。因为在山顶没有休息充分。所以下山脚腕剧疼。控制力量不够。遇到一个凸起的沥青包让我差点失去平衡。两腿剧烈打摆 。好容易才控制住。现在想想还是比较后怕。陡坡下完后我们休息了好久。脱鞋。脱袜。完全恢复了才继续上路。缓坡速度也较快。差点撞到过马路的绵羊。有惊无险。只是吓我出了一身冷汗。详细情况见游记。

     以后道路基本平坦。起伏路到格尔木。出格尔木后也遇到几个陡坡,但是。相比以前就相对小的多。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一直到达昆仑山:同样的,上山路有几个比较陡的坡。下山却是一路缓下。还有好几截起伏路来消减速度。没什么好说的。

    五道梁:这里只有巨大的起伏路。下坡的速度最多冲到上坡的一半。后一半上坡除了痛苦没有什么好说的。五道梁县城两边各有一段所谓的“土路养护路段”。就是翻浆的水泥路面。大裂缝。大坑。只能边跳边走。把裂缝都跨过去。比较难走。

    风火山:连绵的上坡路纯粹痛苦。下坡路较陡。但是弯道不急。视野好。有起伏路面用来减速。一路下坡到达二道沟。

    开心岭:名副其实的地方。翻过山口就是长缓下坡。还破例顺风。一路狂飚将早走好一会的自行车队全部追上。让他们大开眼界。刮目相看。

    大小唐古拉山:唐古拉山前的一段不到一公里的砂石路费了我一个多小时的功夫。基本是爬上去的。裤子也在这里摔破。下山的砂石路是走过去的。然后下坡一路冲到天下第一道班。沿山公路。上上下下非常舒服。可惜后来下中雨雪。轴承进水。在道班躲过了暴雨和大雪冰雹后。下午5点我们又上了路。路面都是水。但是因为路面粗糙。倒是不会打滑。轴承全部哗哗作响。走到小唐古拉山口时。天色渐晚。并又开始下雨。上到山顶时雨的程度还能让人忍受。拒绝了好心警车的帮助是到现在都非常后悔的事情。下山不到1公里。雨转为中雨。然后变暴雨加冰雹。下山坡度陡。能见度低。一边是山。一边是悬崖。耳朵里除了风声什么也听不见。眼睛里除了雨水什么也看不见。模模糊糊看到一条公路在前面。一直走就在马路中间。轮流用刹车片,左脚T刹,右脚T刹。控制速度冲下了陡坡。幸亏天色晚。那一段路只有一辆旅游的桑塔纳经过。我刹车溅起的水花看的车里的mm目瞪口呆。后面路面渐缓。但是大雨没有停的意思。天色也慢慢黑了下来。上身有防水羽绒服还好。下身完全湿透。鞋子里面都是一汪水。下山8公里左右到达一个道班。总算有了安顿的地方。最艰苦的一段路。鞋子两天才干。轴承全部完蛋。

    申格里贡山:同样上山较陡。下山缓。大逆风。下坡都要用力。一路被雨云追赶。刚清洗过的轴承又完蛋。

    念青唐古拉:这座山不用翻。小缓坡绕了过去。后半截小下坡。逆风。和上坡感觉一样。又遇雨。轴承再次被洗。

    后面的路都是小缓坡。但是每天都逆风。没有过一天舒坦日子。
以上就是过这些山口的情况。一般情况陡坡的下面都有一小截起伏路用来减速。而且只要视野好问题都不大。

    2:天气坏是最难受的。

     一路上只有两三天顺过风。其他就是逆风,大顶风,巨顶风。什么冰雹。大雨大雪,都经历过了。如果一早天气不好。我们就会选择多待一天。途中只有三次遇到雨雪。都是坚持刷行。暴晒的日子还相对好过一点。

    3:路上乡村,道班,兵站,保护站较多。每天都能到达一个住宿点。包里有一天的食物。包的重量大约13-15KG。


    4:经过了雪域的洗礼和蜗牛兄的熏陶。对于什么纪录我们已经不感冒了。这些问题。我们几乎天天都能被问到。

     例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天走多少”“时速多少”“上坡怎么走”“下坡危险不”“包包有多重”“苦不苦”“累不累”?

    我们的回答是:我们从兰州来。去拉萨看布达拉宫。一天走70-80公里。时速10公里左右。上坡照样刷,下坡挺危险。包包重30斤。不苦不累是假的。。

     刚回来,思维还有点混乱。大概意思如此。如有语言不通的地方请大家将就观看。谢谢大家。


鲜花

鸡蛋

酷毙

雷人

路过

最新评论

QQ|关于我们|版权声明|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轮滑技术论坛 ( 粤ICP备11058637号 )

GMT+8, 2024-12-24 10:04 , Processed in 0.08632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