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巩老人的故事 在杭州省人民大会堂门口,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踩着直排轮滑,手把手地教导着孩子们。这位最早在杭州发起旱冰轮滑运动的老人曾是长春空军二航校的飞行员,与战友一起在冰天雪地中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冰球队,是中国第一代冰球教练。他也是新中国第一批跳水运动员,他叫嵇巩。
从小是体育尖子 1928年在杭州出生的嵇巩,耳边听的是国家受人侵略,眼里看的,是日本法西斯屠杀国人,疾恶如仇的嵇巩从小就立志参军,“将坏人赶出去!”幼小的心灵曾烙下这样一句坚定的誓言。 父亲嵇沆是蕙兰小学(现杭州第二中学)的体育教师,耳濡目染下使嵇巩从小就特别喜欢体育。1932年,参加过第十届奥运会的中国教练宋君复从美国回到蕙兰小学,他推广体育教育,实行等级考核制度,并亲自制定了小学生体育水平标准。随着新制度的推进,嵇巩的体育天赋开始崭露头角,学校运动会,嵇巩每次60米比赛都得第一; 1948年浙江省中学生运动大会,嵇巩夺得撑杆跳和400米自由泳的冠军。 在德清读师范那会儿,他胆子特别大,只要到夏天,嵇巩就穿着裤衩跑到8米多高的东城门上,一头扎入护城河。记得有一次,他还去长桥边的茶楼上,站在栏杆上一个空翻便往水里跳,动作简单而优美,博得人们的阵阵喝彩。后来在长春,他首先尝试十米跳台跳水,在1957年北京举行的全国首届跳水比赛中获得了第八名。
冰刀划出冰球梦 1949年杭州解放后,嵇巩如愿以偿参加了革命。由于他的身体条件非常好,被分配到了东北的长春空军二航校。踏入东北肥沃的黑土地的刹那,开阔的平原和严寒的气候令他感受到与家乡迥然不同的环境。飞行训练非常艰辛。身体训练是每天必修的课程,其中一项是跳鞍马,那边的鞍马特别长,有1米6,用以考验战士们的速度、高度和胆量,嵇巩第一次跳就一纵而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给苏联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的日子里,嵇巩在部队运动会的体操、器械体操和游泳比赛中也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日本人战败时在东北留下了许多冰鞋和冰球杆,苏联专家们平时没事就拿这些东西玩冰球,见嵇巩身体好,他们就让嵇巩学习打冰球。寒冷的东北到了冬天就没地方跳水,于是打冰球成了嵇巩主要的体育活动。刚开始,嵇巩与所有初学者一样,滑一步摔一跤,加上他又特别喜欢练高难度动作,所以摔得更厉害,一段时间下来,身上不是青的就是肿的。战友们记得嵇巩总是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全身都塞满垫子,受伤最多的部位垫得最厚,别人都练完了,他还一个人在冰天雪地里滑行。
有一天早晨,早早来到河边的嵇巩突然看见一个黑点在冰面上快速移动,一个大转弯,冰刀划开冰面,溅起岸边的雪花,洒了他一脸,等他再睁开眼睛时,那个黑影早已远去。嵇巩看得痴了,原来这是部队里的翻译孙梦熊,优美的动作让嵇巩心驰神往,心想:如果能够组建这么一支队伍该有多好啊! 航校毕业后嵇巩被苏联专家留下指导体育工作,嵇巩马上着手准备组建长春空军第二航校冰球队。 零下40℃准备比赛 1953年冬天,嵇巩与战友们一起组建起来的冰球队准备代表解放军参加在哈尔滨举行的全国首届冰球比赛。他们特意从长春来到黑河的乌苏里江上进行训练,此时的乌苏里江白茫茫一片,气温在零下40℃左右,温度低得让这些在东北生活过几年、身体都非常棒的小伙子们都承受不住。可嵇巩每天早晨天蒙蒙亮就起床,即便双腿冻僵,下床都得用手掰,他依然坚持不懈。一次嵇巩冻得鼻子发白,再下去有呼吸困难的危险,他情急之下用冻得麻木的手去拧鼻子,战友们忙阻止他,帮他用雪在鼻子上搓,在手上搓,加快血液循环。 最终,嵇巩参与组建的冰球队在全国首届冰球比赛中获得第三名,后来他又参加了三届全国冰球锦标赛,11次参加了全国和世界冰球(c组)锦标赛。 1971年,嵇巩在沈阳组建了14支少年儿童冰球队,共有320名小队员。上山下乡,工作休息,嵇巩总是背着他心爱的冰刀鞋。 年逾古稀又收徒 离休后回到杭州,嵇巩无法适应整天呆在家里的生活。2002年的一天,嵇巩来到武林广场浙江展览馆门口,从包里掏出一双旱冰鞋,从容地套在脚上,头盔、护膝、护肘……嵇巩在广场上自由地滑行,忽而S形游走,忽而180度大转弯,飘逸潇洒至极,从背后看还以为是一个少年呢。
嵇巩的出色表演吸引了许多散步的人。 “想学吗?我教你!”嵇巩就这样成功地收了杭州的第一批“娃娃”学生。从此,轮滑运动似星火燎原般在浙江蔓延。四年过去了,今年78岁的嵇巩仍然不辞辛劳,每天外出教授孩子们学习轮滑,嵇巩估计浙江有40000人在玩“轮滑”。而他教授的学生也已经超过了1000人。最近,他还自己制作了新的直排滑冰鞋,设计更加合理科学,而且,分量还比市面上买的轻一斤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