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天气越来越冷,可是今年夏天席卷我市的轮滑“风暴”却依然是风风火火,热度不减。但目前洛阳轮滑的现状是:场地严重不足,轮滑者常在小区内、广场上尤其是马路边出现,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难以保证。 轮滑风靡洛城 有近300年历史的轮滑起源于西方,泛指使用单排轮滑鞋、双排轮滑鞋(旱冰鞋)、滑板、滑板车等工具的运动,19世纪末传入中国。 现在大家所说的轮滑,通常指使用单排轮滑鞋的运动。因滑鞋下的轮子像数字“6”,所以轮滑爱好者也被叫做“66族”。单排轮滑鞋运动于2000年后开始在北京及沿海大城市兴盛,去年到今年才在内陆城市普遍兴起。 洛阳的单排轮滑鞋运动是在今年夏天迅速火暴起来的。马路边、广场上、社区内、校园里……“66族”的身影出现在城市的角角落落,如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迅速席卷洛城。 与此同时,洛阳的轮滑鞋专营店、摊点也雨后春笋般多起来,据估计已有100多家。如今,我市的轮滑爱好者年龄多集中在4岁~20岁左右,极富娱乐性、休闲性、健身性的轮滑正吸引着更多青少年的参与。 “马刷”要不得 滑鞋的轮子与地面摩擦能发出有节奏的“刷刷”声,因而在马路上滑行被称之为“马刷”或“刷街”。然而,被“66族”引以自豪的“马刷”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上周的一个中午,记者在唐宫路看到一名中学生模样的男孩穿着轮滑鞋“潇洒”地在慢车道上滑行,速度不亚于自行车。在通过玻璃厂路口时,该男孩不但不减速,反而争抢着横穿路口,结果一不留神摔倒在地,自玻璃厂路开过来的一辆面包车不得不紧急刹车,才避免了严重后果的发生。受到惊吓的司机破口大骂几句后开车离去,而该男孩爬起来后若无其事地继续滑行。 另一次傍晚,记者在西苑路上海市场步行街站欲乘坐8路公交车,一个20岁左右的轮滑青年“风驰电掣”地溜了过来,正要上车的一群乘客见状纷纷闪开车门避让,该青年先行上了车,并且在短短的车厢内滑行寻找座位,车上的乘客也吃惊地瞪大眼睛,立即趔开身子,生怕被他撞到。 据媒体报道:10月21日凌晨,北京市一群大学生轮滑爱好者在海淀区莲石东路滑行时遇上交通事故,其中,一名北京大学大二男生被货车撞倒,经抢救无效身亡。 洛阳师院历史文化学院杨会宾老师说,学校有一大批爱好轮滑的学生,他们几个月前就提出了成立轮滑社团的申请,但校团委出于交通安全的考虑,至今未批准学生的申请。 据悉,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洛阳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已经将轮滑列入危险性大、技术和保障条件要求高的体育经营活动项目。 教练资格必须认证 “轮滑教练还要资格证?!”记者采访时,许多市民这样回答。 一张姓家长说,此前他并不知道轮滑教练还需要资格证,他以为让女儿学轮滑就是游戏,会玩就行了。 某轮滑俱乐部的刘教练说,来学习轮滑的青少年及其家长很少有人提出要看他的资格证的。 据了解,经我市体育部门核发的轮滑教练资格证仅有几个,但出现在我市的轮滑培训机构却不下10家。许多家长仅凭肉眼判断教练的水平,而实际上由于“黑教练”的技术原因,很有可能给学习者带来意外伤害。 多方说轮滑 场馆严重不足,马路滑行隐患,教练资格认证等诸多问题也在困扰着洛阳轮滑,如何解决问题,有关人员及广大市民也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学轮滑没有不摔跤的!”一轮滑教练说,目前我市轮滑爱好者用的轮滑鞋价格多在百元左右,属低档产品,功能和稳定性相对不够好。建议尽可能地购买质量好的,初学者还一定要配用护膝、护腕和头盔。 市交警支队法制警务科一同志说,交通法规中还没有涉及到轮滑的具体内容,但把轮滑当作交通工具在马路上滑行显然不合适。我市轮滑者多数是未成年人,值勤交警发现这样的事,并不太可能做出处罚,但应该劝说、教育他们不要在马路上滑。 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种新兴的群众运动,洛阳轮滑目前仍处于自由发展状态,管理有待加强和规范。体育部门近期要对轮滑业进行一次清查,查处非法的培训机构和没有教练资格的培训人员。 市民建议:可将我市原有一些废弃厂房和仓库改造成轮滑场地,以缓解场地不足的局面;教练和家长要做好监督,轮滑爱好者要加强自律,不可“马刷”。 市体育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胡玉华说,马路轮滑是不允许的,只能在专门的场地运动。 据了解,目前我市经过批准的轮滑场馆仅有4处,这与不断增多的轮滑爱好者的需要构成突出的矛盾。胡玉华鼓励并呼吁社会力量参与轮滑场馆的建设。 …… 作为一种新兴事物,轮滑应该给予鼓励发展。但洛阳轮滑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更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轮滑技术论坛
( 粤ICP备11058637号 )
GMT+8, 2025-4-20 13:10 , Processed in 0.0621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