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苏州轮滑世界杯环太湖马拉松赛作为国际轮联(FIRS-International Roller Sports Federation)的官方世界轮滑马拉松巡回赛,是世界最高水平的轮滑马拉松赛事,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由于去年苏州站比赛的成功举办,得到了轮滑世界杯官方组织的认可,他们非常重视亚洲特别是苏州站的比赛,承诺今年将组织最强大的国际选手前来参赛,苏州站的比赛积分也设为全球所有比赛中最高的。为整合赛事资源,向国内选手提供与世界高手同场竞技的机会,组委会将举办全国公路轮滑锦标赛(7月4-6日)和世界杯轮滑马拉松赛相衔接整合,进一步扩大赛事影响力。 作为苏州着力打造的体育品牌赛事,苏州轮滑世界杯环太湖马拉松赛暂定连续举办三年,比赛以“顶级赛事、大众运动、轮滑盛会”为宗旨。今年是第二年,赛事将在参赛规模、竞赛组织、活动策划等方面进行创新和突破。一是参赛规模方面。在去年1500人参赛规模的基础上,国际注册选手人数将有大幅度的增加,组委会还将邀请亚洲各国轮滑协会派队参加,预计今年参赛人数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到3000人,整体运动水平也会有很大的提高。二是竞赛组织方面。考虑到去年比赛起点可能无法满足比赛规模的要求,我们对起终点进行了调整,今年的起终点将安排在太湖新天地门口,这里场地更广阔,环境更优美,配套设施也更完善,能更好地为比赛服务。在组别设置上,今年的比赛将只设置42公里组和业余9公里组;为了方便选手报名参赛并及时和组委会取得沟通,赛事官方网站已于3月30日开通了网上报名系统和网上留言板。目前,各地报名参赛者十分踊跃,除了苏州本地的轮滑爱好者外,更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山东等全国各地的轮滑爱好者报名。在今年比赛奖金的设置方面,虽然奖金总额还是3万美金,但扩大了参与奖金争夺的范围。因为按照轮滑世界杯惯例,只有轮滑世界杯正式注册选手才有资格获得奖金,为了给国内外轮滑高手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经与轮滑世界杯组织协商同意其他国内外选手也有资格参与今年的奖金争夺,这将进一步激发国内外轮滑高手的参赛热情。三是活动策划方面。今年除了会在轮滑世界杯前夕举办全国速度轮滑锦标赛,还将围绕比赛举办多场形式各样、精彩丰富的主题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比赛内涵、扩大赛事影响力,其中包括:动感轮滑系列活动、开幕式、摄影大奖赛、吉祥物征集等。动感轮滑系列活动,计划于赛前的几个周末或“五一黄金周”在市区大型广场或公园景点举行,内容集极限表演、花式表演和游戏竞赛、家庭娱乐为一体。今年将举办“苏州乐园之夜”开幕式,活动将从室内场馆搬到了户外广场,形式和内容上有很大的创新,突出时尚性、娱乐性和互动性,努力办成轮滑的节日、轮滑的盛会。摄影大奖赛在去年成功举办的基础上,今年将延续下去。在2006年推出苏州轮滑世界杯环太湖马拉松赛会徽的基础上,今年组委会又举办了大赛吉祥物征集活动,在开展征集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共收到北京、广州、黑龙江、西安、大连等共10个省15个城市的43名作者的51件作品。这些作品紧扣比赛主题,既体现了轮滑运动的时尚动感特点,又反映了比赛举办地太湖的地域特征,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准。3月中旬通过专家评审,最后评出了中标作品。 一年一度的轮滑世界杯环太湖马拉松赛是苏州重点打造的体育品牌赛事,随着赛事的举办,其影响力将越来越大,将极大地推动轮滑全民健身和竞技水平的发展,在服务“环太湖体育圈”苏州基地建设和宣传苏州的同时,满足广大市民体育休闲需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附件:赛事背景 2002年,经赴国外考察后,苏州开始将轮滑定为重点运动项目来发展,并积极着手打造体育品牌赛事。2003年,苏州代表中国一鸣惊人成功申办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后因非典导致易地举行,因而承办了全国速度轮滑锦标赛和全国花样轮滑锦标赛;2004年,苏州再次承办了当年的全国速度轮滑锦标赛;2005年,时隔两年后苏州终于再次成功申办了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迄今为止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在苏州取得了巨大成功,有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420多人参赛。2004年,苏州组建了苏州市轮滑队后升级为江苏省轮滑队,并开始在国内比赛中屡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其选手郭丹代表中国夺得了首个亚锦赛冠军,并在世锦赛取得了第四的历史最佳成绩,创造了中国速度轮滑的历史,苏州还以世界水平承办了2005年的全国速度轮滑锦标赛和公路轮滑锦标赛,顿时让国内轮滑界刮目相看。 2005年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后,为了进一步将苏州轮滑品牌传承下去,在国际轮联速滑委员会罗伯特主席和中国轮滑协会的支持和帮助下,经与轮滑世界杯(WIC-WORLD INLINE CUP)官方组织商谈,苏州暂定连续三年举办轮滑世界杯环太湖马拉松赛,将高水平轮滑赛事与城市景观、文化、旅游等相结合起来,努力打造成为苏州传统的特色品牌体育赛事,为“环太湖体育圈”建设服务。
|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轮滑技术论坛
( 粤ICP备11058637号 )
GMT+8, 2025-4-12 12:30 , Processed in 0.06289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