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16岁的女孩李倩(圆圆)(中)、9岁的男孩王浩哲(蛋蛋)(右),9岁的女孩陈颖(颖颖),在乌鲁木齐市26小操场上进行轮滑练习,当天10岁的虎虎因事在家未参加练习。 活泼好动的王浩哲在训练中开心地大笑。 李倩(左)在给王浩哲看自己练习轮滑时留下的伤疤。 编前语:6月17日至20日,2008年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轮滑比赛在西安举办。 由乌鲁木齐市第26小学培智班的4名孩子组成的新疆首支特殊奥林匹克轮滑队参加了比赛。仅仅训练了2个月的他们,在100米速滑、低能力、30米直线及低能力30米障碍赛不同组别的比赛中,4名小队员揽得四枚银牌、三枚铜牌。 乌鲁木齐在线讯 这是一支特殊的轮滑队,四名队员都是智商在33至37之间的智障孩子,相当于3岁孩子的智力。 性格外向、因脑膜炎留下后遗症的女孩李倩(圆圆),一刻也停不下来的多动症男孩王浩哲(蛋蛋),不爱说话的智力二级残疾女孩陈颖(颖颖),永远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自闭症男孩虎虎。 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轮滑,他们称轮滑鞋是“带轮子的鞋”,他们的脑海里没有训练、比赛的概念,他们只知道,他们是在穿着“带轮子的鞋”玩。 1到10这10个阿拉伯数字,他们要学习三年才能记住。让他们练习轮滑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然而,在不经意间,他们,却“滑”进了特奥会。 6月27日,记者在乌鲁木齐市第26小学的培智班里,见到了轮滑队的孩子们和他们的老师姚民芳。 姚民芳说,班里共有14个孩子,因孩子们的记忆力有限,她给每个孩子都起了昵称,方便孩子们记忆。 轮滑队之组建 “心里没底试试看” “心里很没底,试试看吧。”姚民芳说,三月底,学校接到沙依巴克区残联通知,要在培智班里挑选四名孩子组建轮滑队,当时自己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些孩子行吗? 沙区残联理事长马群介绍,考虑到要培养特奥运动后备力量,并且备战今年的特奥轮滑赛,他们开始组建轮滑队,并聘请了乌鲁木齐市轮滑协会的秘书长代锦萍任教练。 “当时就是想先让孩子们练练试试。”马群说,拿不拿名次没关系,主要是先让孩子们经历一场比赛,锻炼一下。 作为目前新疆唯一的国家级轮滑教练,代锦萍也同样感到压力。“跟他们很难用语言沟通,正常孩子一上午就能学会的动作,他们可能要学上两三个月。” 4月初,代锦萍来到26小学的培智班,亲自挑人。 “身体要健康,腿部要能正常活动,目光要集中,不能太涣散,讲话最起码要能听进去一两句。”代锦萍说,圆圆是她一眼就看上的,“这个孩子嘴巴甜,爱说话,容易交流。”之后又选上了其他的三个孩子。 轮滑队之训练 一人训练三人辅助 代锦萍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艰难的训练。 从穿鞋、护膝,到戴头盔、护腕,孩子们什么都不会,鞋子左右脚不分,鞋带不会系,每一件事都要老师和教练亲自帮忙做。 刚开始,穿上轮滑鞋,孩子们连站都站不起来。 “左右两边各一个人架着胳膊,后面还要一个人往下压身体。”代锦萍说,一个孩子要三个人扶住才能练习。幸好,代锦萍有10个轮滑队的学生可以帮她。“不然的话,我和姚老师根本对付不了。” 更为艰难的是,孩子们根本无法领会教练的语言,所有的讲解都是无用的,又或者,当时学会了,睡一觉起来,全都忘了。 “摆臂、注意重心、身体前倾……”老师在说的同时,做出相应的动作。慢慢的,孩子们开始能记住这些指令,“肢体语言他们接受的更快些。” 一个半月的时候,孩子们基本上能独立滑行了。但是,四个小家伙只会滑直线,不知道该到哪拐弯,滑到终点也不会停止。 “我们就站在终点,他们滑到的时候就直接扑到我们怀里,或是抓住我们的手。” 今年5月特奥轮滑赛报名时,由于心里没底,就给孩子们报了简单的100米速滑、低能力30米直线及低能力30米障碍赛。“就当是锻炼吧。”代锦萍和姚民芳想到一起去了。 轮滑队之比赛 胆战心惊的战场 6月16日,代锦萍和姚民芳一起,带着孩子们乘飞机到西安。 “我和教练又当老师又当保姆,孩子们的一切都要照顾。”姚民芳说,真的是被折腾的筋疲力尽。 “每一个孩子都要紧紧的抓在手中,一不留神他们就跑了。”姚民芳说,最要命的是孩子们没有比赛意识。 在颖颖的眼中,比赛场就是她开心的乐园,没有竞争,只有参与的乐趣。在低能力30米障碍赛中,颖颖滑过障碍后,突然停了下来,以为到了终点,站在那朝身后的老师和教练笑。 “我们平时训练时,就是滑过障碍就好了,但比赛时还有一小段冲刺的距离。我们就朝她大喊,往前滑,还有呢,她才又开始往前滑。”代锦萍说,孩子们在上面比赛,她们真的是在下面胆战心惊。 最终,圆圆、颖颖都获得了30米速滑、30米障碍银牌,蛋蛋获得30米速滑、30米障碍铜牌、虎虎获得100米速滑铜牌。6月23日,姚民芳和代锦萍带着孩子们载誉归来。 轮滑队之变化 孩子们学会帮扶 姚民芳说,虽然孩子们对比赛和名次没有什么概念,但是轮滑运动和这场比赛,还是改变了他们。 他们爱上了轮滑,喜欢滑轮转动时那种飞起来的感觉。 他们在逐渐改掉“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毛病,相互之间开始有了沟通和交流,并且学会了相互帮扶,圆圆已经会给蛋蛋、虎虎穿鞋、系鞋带。 他们知道,只要好好滑,就可以拿到奖牌。虽然他们不知道那代表着什么,但他们知道,只要拿到那个牌子,他们就能得到很多人的赞誉。这时,他们的小脸上,才会露出幸福的、天使般的微笑。 □训练场上 “红豆绿豆GO” 圆圆是学习最快的一个,她只要滑起来,就会在场上大声喊“红豆、绿豆、GO”等话语,没有人知道这些话语代表着什么,但那是她宣泄快乐的方式,她永远都是在场上边滑边喊,越是兴奋喊声越大。 而蛋蛋则是练习最慢的一个,因注意力不集中,训练了一个多月,他还是不会滑。“必须用眼睛死盯着他,一眨眼的功夫他就有可能跑掉。”代锦萍说,只要一会不见他,回来的时候蛋蛋的手中就会塞满小玩意,他什么都捡。 代锦萍想到了一个好方法,自己在手中拿一把好玩的小东西,在蛋蛋的前面倒着滑。“蛋蛋,要不要小玩具,要的话就来追我啊。”就这样,为了拿到小东西,蛋蛋的脚步越来越快。 一次次的摔倒,圆圆的胳膊、小腿全都擦破了皮,颖颖的脚上磨了厚厚的茧,蛋蛋的脚踝处磨出了血沟。“这些孩子都不娇气,有伤也从来都不说,也没有停止过训练。”姚民芳说,一次,圆圆的腿擦破了一大块皮,流了好多血,可是她一直没吭声,“我们发现的时候,血已经把她的裤子浸透了。” □相关链接 国际特殊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特奥会)是为全世界智力残疾人开展体育训练和比赛的国际组织,也是国际奥委会认可的可以使用奥林匹克名称开展活动的组织。 1985年,中国特殊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中国特奥会)成立,并于同年7月6日加入国际特奥会,训练和比赛项目有24项,主要包括水上运动、田径、篮球、羽毛球、自行车等项目。 特奥比赛是专门针对年龄在8岁以上、智商在70以下智力残疾人开展的,其中,轮滑是国际特奥会向世界各国推广普及的项目。 |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轮滑技术论坛
( 粤ICP备11058637号 )
GMT+8, 2025-5-23 12:27 , Processed in 0.05749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