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室内旱冰场滑旱冰在上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当时皋城市内有旱冰场四五家,每个旱冰场生意红火异常。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曾经风光一时的室内旱冰场门庭冷清,稀稀落落的滑旱冰身影与当年旱冰场摩肩接踵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是什么原因导致旱冰场陷入尴尬,进退维谷,这门娱乐生意能否在今后摆脱困境,实现破冰呢?8月25日,记者采访了几位旱冰行业人士,了解到一些初步信息。 市内旱冰场仅存一家 极速旱冰场负责人范志好告诉记者,六安的室内旱冰场生意在上世纪90年代最为红火,当时四五家溜冰场同场竞技,有位于现在中心广场的飞人旱冰场,六安大市场二期的工人旱冰场,西都位置的皖西旱冰场,白云商厦后面的稻香村旱冰场等,乡镇也有小溜冰场。当时人们参与热情很高,尤其周末、节假日几乎是每场爆满。不会溜的扶着旁边的栏杆慢慢向前,会溜的潇洒自如在场内飞舞着。原地快速转圈、急停倒退,是属于那个时代最酷的动作,溜冰高手们会得到许多尖叫声和崇拜的目光。 进入2000年之后,市内旱冰行业从以前的红火渐渐步入萧条,旱冰场客源锐减,导致纷纷结业,如今,市内的旱冰场馆仅存一家,而且也是苦苦支撑的局面。目前,极速旱冰场的收支仅能维持平衡,有时还得倒贴。
给予室内旱冰行业冲击最大的首推网络的兴起。网络的兴起对旱冰场的客源影响最大。范志好认为,旱冰场客源稀少,因为青少年都跑到网吧去了,网络在六安的兴起是2000年之后的事情,而这一时期正是室内旱冰行业日渐萧条的时候。现在小孩子懒得动,沉迷于网络游戏,加之课业重,家长又热衷于让孩子上各类辅导班,自主的时间很少;而参加了工作的年轻人因为工作压力大,大部分人宁愿选择上网、出游,甚至睡觉也不愿来旱冰场锻炼身体。另外,现在的休闲娱乐方式增多,KTV、迪厅成为年轻人新的娱乐方式,跆拳道、瑜伽等运动兴起,使旱冰运动的消费群体外流。 当然,室内旱冰行业萧条也得从自身找原因。大部分旱冰场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与自身不适应市场需求有关。举例来说,在大热天里,装中央空调的旱冰场寥寥无几,很多消费者怕热怕流汗,就不愿意跑来溜冰了,也许他们更愿意选择条件更好的KTV、迪厅、健身房作为休闲场所。 市民的观念也对旱冰行业的萧条起很大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旱冰场鱼龙混杂,环境复杂,担心孩子来此会受到负面影响,所以他们更愿意带孩子到公园滑旱冰,玩滑轮,也不愿孩子涉足室内旱冰场,这也直接导致了户外轮滑运动的兴起。 综合化期待破冰 从外地经验来看,单纯的旱冰场已经很难生存,综合性的娱乐城是行业发展的趋势,把旱冰、网络、健身、蹦迪等多种娱乐方式集中起来,扩大消费群,满足消费者多样需求,已经成为不少城市旱冰场成功破冰的经验。六安的旱冰场将来也会走这种模式,期待破冰,再现繁荣景象。 |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轮滑技术论坛 ( 粤ICP备11058637号 )
GMT+8, 2024-12-25 09:02 , Processed in 0.06722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