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圣诞假正好在欧洲,於是早早地预备好了回美国前在阿姆斯特丹停留三天,专程去滑冰。提前了三个礼拜就在网上预定好了青年旅社,就在阿姆斯特丹火车站旁边,一天30欧元,四个人一间房。由於冰鞋不能带上手提行李,只好托运了。心里不住暗暗祈祷千万别把我的行李丢了。 火车在上午11点左右到达,天气阴沉沉的,气温3度。一下火车,直奔旅馆。一进门,只见大堂地上铺了一块块的铺盖,上面横七竖八地斜躺着不少年轻人在抽大麻(软性毒品在荷兰是合法的)。闲话少说,登记了以后我就三步并两步跑上房里,迅速换上滑冰的紧身裤(当然外面还要套一条牛仔裤),胡乱吃了个压扁的香蕉,背上黑龙冰鞋,揣上水,直奔有轨电车站。(冰场白天开放到4点) 阿姆斯特丹的室外大道冰场叫Jaap Eden Baan, Jaap Eden 好象是荷兰30年代的速滑大牛,赢过无数比赛。 “Baan” 就是跑道的意思。乘坐有轨电车大概30分钟就到冰场了。在马路上可以看到不少老老少少背着冰鞋兴高采烈地望冰场走去。更有不少人直接穿着紧身裤,其着自行车往冰场赶,颇为一景。买了票(3.5欧元),进入更衣室,正好赶上修冰,於是从容地换上冰鞋,整理好服装,压了压腿准备上冰。更衣室人很多,但是大家都很有秩序。也有人脱得只剩内衣换上速滑服的,不过大家似乎都不以为怪。 上冰了,周围的男女老少都是跑刀,看得我满心欢喜。跑道的内圈是牛人的专利,初学者都在外圈。我滑在内圈的外侧,慢慢地开始适应。内圈的牛人们都是一队队的,离着好远就听见劈呖啪啦的冰鞋声,我就躲得远远的。值得一提的是有几个大牛的冰鞋是越野滑雪的靴子加上塌啦板冰刀,滑得飞快自如,估计是准备参加荷兰有名的长途水渠滑冰比赛的( canal tours) 。 第一天滑了两个半小时,由於是室外冰场,半圈顶风半圈顺风,搞得我极其郁闷,没法保持节奏。心想这是第一天,先找着刃,培养感觉再说吧。结果最后一圈感觉最好的时候,冰刀卡在一个坑里,还摔了一跤:) 另外我的黑龙鞋磨脚,只好在脚腕上缠上几圈塑料胶带,滑完后看上去血淋淋的(其实就磨破了一点皮) ,换鞋是把周围的老外看得一愣一愣的。滑完后坐在电车上,动都不想动了,肚子里面空空如也,只想饱餐一顿。回到旅馆,先到麦当劳狂吃了一通,然后就洗洗准备睡觉。同屋的两个英国哥们从早到晚抽了一天(幸亏不在房里) ,也昏昏欲睡的,大家相安无事。 第二天起了个早,天还没大亮。天气很冷,飘着雪,地上白白的。搭火车去阿姆斯特丹北面的小城Alkmaar,那儿的奶酪很有名,但是我没什么兴趣(奶酪这玩意儿有40-50%的脂肪,是速滑的大敌,呵呵) 。下了火车边走边问,半个小时后到达冰场de Mennt。 [[center]][[image7-1]][[/center]] 滑到80圈的时候,开放时间到点了,只好不请愿地换鞋擦刀了。 总的来说,三天的速滑之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滑到滑不动为止。感觉是长道速滑是练习直道技术的最好途径, 滑到身体悠起来的时候感觉就对了,单脚外刃滑行时间越长越好,身体重心倾倒来助力蹬冰也很重要。弯道技术我倒是觉得短道的帮助很大,荷兰大部分业余选手的弯道技术都一般,很少见到有人重心压准了,能慢慢地稳当地压步的,大部分人弯道都显得比较慌。相比之下我对弯道的信心比直道大,不过也因为短道滑多了的原因,直道时左脚蹬冰总是乏力,有向后的趋势。 |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轮滑技术论坛
( 粤ICP备11058637号 )
GMT+8, 2025-7-4 14:33 , Processed in 0.05902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