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轮滑天地 首页 资讯 自由式轮滑 查看内容

体验运动之极限

2003-2-27 00:00| 发布者: 轮滑风| 查看: 2635|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李伶/文乔勇/摄|来自: 上海星期三 2003-02-27


    听说上海目前项目最齐全、设施最先进的极限主题公园上周出现了。趁着新鲜,记者在第一个周末就赶到了上海体育馆西侧这个极限中心。

    据负责人杨经理告诉记者,上海巴士八万人极限运动中心是由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和上海巴士文化体育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立的,目的就是为沪上年轻人打造一个极限运动乐园。记者看到,在已经对外开放的项目中,有一座目前上海惟一的4米高的U台,8.5米高的攀岩板,以及一组适合不同水平爱好者参加的街式滑板器材和自行车攀爬赛道。可以说,在现有的极限运动X-GAME比赛项目中,最激烈的单排轮滑、滑板、小轮车,攀崖等表演性项目基本上有了。这只是一部分,还有几个全新项目正在洽谈之中,准备引进向市民开放。

    记者去采访的那天天气预报说会下雨,因为是室外,记者曾担心这个采访会不会泡汤。一到现场,则大受鼓舞,天虽然阴沉沉的,可玩的人真不少。一群十多岁的外国小孩不知疲倦地玩着,安全区外的栏杆上靠满了观看的人群,竟然有那么多爱好者。

    听说天不好,中国的孩子家长们一般都不让孩子出来,而在家里温习功课,老外的孩子可不同,穿一件运动短衫加上一件外套,就结伴来玩了。据说有不少人是虹桥的一个美国学校的学生,多半玩的是街头滑板。这些金发碧眼的小孩为什么特别喜欢玩板呢?一位13岁的男孩回答得很干脆:“如果你觉得你行,你就会成功;如果你觉得不行,你只有失败!这就是滑板。”另一个男孩说:“这还用说,玩板多酷啊,每次做成的动作,就自己很了不起。”

    在中国,玩轮滑的更多,记者在这群人中发现一位大学生,他的名字叫黄凯是同济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大二学生。黄凯可以用“老”字来形容了,他在大兴安岭长大,从小就学习短道速滑,若不是受伤的话,也许就成了专业选手,说不定又是一个杨扬了。他的轮滑水平自然不同凡响,前几天到南京路步行街去玩,就被两位不认识的女孩拉住说:“你滑得很好,我们想学,你教教我们吧。”黄凯就将她们带到这里来玩了。

    黄凯告诉记者:“人们对玩极限的人有不少误解,有些人的观念就是认为玩极限的人不务正业,其实我们当中很多人都是有正规职业,你想想,我脚下的这双轮滑鞋价值三、四千元钱,一般人也不会买。我呢,也是靠几次表演挣来的。”黄凯8岁回上海读书,初中的时候在人民广场结下了一批很铁的玩伴,那批人绝大多数还在玩,已经成了一批“元老”了。说到轮滑,黄凯就滔滔不绝:“轮滑的分类很多:休闲滑、平地花式、极限轮滑、(一只脚)绕桩、山地速降、越野、(平地)短道速滑等等。轮滑在法国非常盛行,他们有600万轮滑人口,法国人喜爱这项目是有道理的,因为对女孩子来说,轮滑是一个特别减肥的项目。上海的许多大学,都成立了俱乐部,我对中国的极限运动前景非常乐观。”

    上海巴士八万人极限运动中心的教练、有着8年运动生涯的蒋晓斌说:“我们十分注重玩者的安全性,像这个高的U型台,要上去玩的人都要经过我的测试,不能随便去玩。玩的人一般都让他们穿好保护设施,因为摔摔跌跌都是很正常的事,关键部位要保护好。”

    据中心负责人透露,上海体育局领导计划将联合上海周边地区的极限爱好者,成立一支自己的专业极限队伍,对队员进行系统的培训,鼓励他们参加国内外的重大极限运动比赛。 


鲜花

鸡蛋

酷毙

雷人

路过

最新评论

QQ|关于我们|版权声明|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轮滑技术论坛 ( 粤ICP备11058637号 )

GMT+8, 2024-6-16 13:29 , Processed in 0.05784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