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上演了一台全国极限运动高水平的大战。同往年相比,本次比赛涌现出更多的新人,参赛选手的水平也的了明显的提高,一些高难动作频频出现,再就是优秀选手的域分布也有了新的拓展,过去多是成京、穗、沪成三足鼎立,本届,四川、贵州、广西、天津、山东、浙江等地也有好手涌现。可以说,极限运动在国内拓展已经出现强势。 东西南北赛事幅射全国 对一个追求时尚的“另类”青年说来,还有什么比安踏全国极限精英赛更酷更炫的呢?
这个已经成了传统的赛事至今已举办了5届,它的前身是安踏时尚运动冠军赛,当时设有滑板、极限轮滑、轮滑竞速、保龄球和网球,开创了我国举办综合性、时尚极限运动赛事先河。到了2002年,安踏全国极限精英赛进行了里程碑式的变革,将单站赛会制改为多站系列赛制,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设立分站赛,并在北京举办全国总决赛,全部赛程累计13天,赛事推广周期达6个月。中央电视台创纪录地进行实况转播,北京、上海和广州电视台也对各站比赛进行转播。
今年,赛事增设了成都站,加上原有的三站赛事便造成东西南北幅射全国的格局。今年的晋级制度也有所改变;原先,选手在任何一个分站获得晋级全国总决资格就不得继续参加其它分站赛,现在改为获得晋级资格的选手仍可参加其它分站比赛,赢取分站赛名次和奖金,但不占晋级资格。这个改变使得优秀选手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赛事争夺也更为激烈,选手水平也得以提高。但又不妨碍新的只要努力依然可以进军总决赛。
今年在总决赛期间,还设立了大绝招比赛,这是今年安踏精英赛新设的一个比赛项目。国外许多优秀选手的成名之作都出于此。参赛选手只有一个条件,即获得任何项目总决赛选格的选手(分站赛的前三名),他们不必像以往那样讲求某个项目中运动的编排、连贯性、难度、数量、成功率、表现力(是否有原创和煽动性)和道具的利用,只比一个动作(做三次成功一次即可),看谁能成功地做出最高难的动作。从而增强了竞争的挑战性、赛事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而“G——SHOCK风格之星”奖项的设立,则鼓励选手个性的发展,提倡动作的原创性。总决赛乐队的表演,小贴士抽奖活动,则促进了赛事和观众的交流和娱乐。赛事总奖金提升到20万人民币,鼓舞了选手进行更高水平的竞争。
今年参赛选手人数也明显高于往届,已北京站为例,原来组委会预计有80人参赛,可是报名截止时已有150人,就是在比赛开始之后,还有一位杭州选手要求参赛。以往小轮车攀爬这个项目,广州最多也不过20人,这回北京站竟有47人参赛,原计划2小时完成的比赛,一上午也没完,6个裁判不得不倒班吃饭。由于北京站距离全国总决赛仅有一周,而北京站在轮滑、滑板、攀爬等项目上又是传统强势,因此全国许多高手都参加,去年滑板总决赛的前六名无一漏掉今年北京站赛事。一是以此作为全国总决赛的热身赛,再是作为一种学习和交流。
竞赛成为市场化运作龙头 目前中国极限运动的市场还不够大。赛事少,就很难引起赞助商的关注,缺少厂商的赞助,赛事就更不易得到推广,这又影响了选手水平的提高。赛事自然成了焦点。1999年以湖州全国极限运动大会为标志,确立了竞赛市场的建立。这种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变,因为有了赛事,有能力的选手有了证实自己实力的机会,这种挑战性和观赏性都很强的运动,才得以引起厂商的关注和支持。又过了一两年,国内极限运动出现了深圳欢乐谷、ESPN上海站、安踏精英赛、湖州极限运动大会等,几大赛事的确定,为极限运动创立了前所未有的生存空间,现在,这些赛事已成为传统赛事。特别是安踏精英赛,已成为每年有广州、上海、成都、北京4站比赛的系列赛。于是以赛事为发展龙头的市场化运作正式开始。
这些赛事一方面为选手提供了较为丰厚的奖金,选手为自己确立了奋斗目标;另一方面,赛事也吸引了厂商的目光,拿出资金来支持赛事。这样,赛事、选手、赞助商、极限运动的关键角色融合在一起,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迹。
中国极限运动还处于初级阶段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就出现了一些初具雏形的极限运动俱乐部,说雏形是因为他们有了场地、选手,但没钱,也就是没有稳定的支持俱乐部运作的经济来源泉,于是就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俱乐部的注册,已有30余家,去年是23家。比较著名的滑板俱乐部有上海的EAST,北京的异族,广州的中国街头;轮滑俱乐部有北京的铁骑兵团和龙卷风;小轮车俱乐部有广州的比天等。他们主要以产品销售表演,辅以少量的厂商赞助作为生存手段,而国外俱乐部一般是以品牌代言、厂商赞助、表演、比赛出场费和奖金来支持运营。比如美国的小轮车选手霍夫曼,他在国外就和NBA巨星乔丹一样驰名,他每年都可以通过上述活动获得丰厚的收入;而 日本的轮滑选手安床兄弟也是如此,他们不仅有很高的收入,还因为能以经济实力为依托,参加世界上许多高水平大赛,从而不断提高自己。俱乐部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就可以发给选手薪金,从而保证了职业选手有较为稳定的生存空间,他们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而这种意义上的俱乐部在国内则很少,目前,国内的选手,一般是以个人、TEAM(小团队)和比较初级的俱乐部作为生存的形式,比较占多的是TEAM形式,有比赛时,他们以小团体的名义参赛,没比赛时各干各的,这种形式,略逊俱乐部,但又比个人优越,可以说是一种俱乐部的初级俱乐部的初级阶段。因此,真正意义上的职业选手也不过50人左右。
国外俱乐部独立运作,因为他们运作了多年,已经成为强大的经济实体,而国内俱乐部一般还是企业冠名的形式,他们代表企业又依附于企业,这点很像中国的许多足球俱乐部一样,和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目前,中国极限协会做了许多工作。比如说,建立选手训练营,请国外的顶尖选手培训中国选手;另一个是场地,这是任何选手走向职业化都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梯。没有场地,仅仅靠在街头窜来窜去,很难成大气候。据中国极限协会官员李仲一先生说他们早已申请或准了体育彩票的拨款建立一个大些的极限场地,但有关部门要求这个场地必须建在繁华地段,他们曾与多家位于繁华地段且又拥有场地的单位洽谈,但都未有结果。原因是,那些单位说,虽说你们无偿提供设备,且又有些钱赚,但我们把这块地投入的什么项目能赚更多的钱。
现在 中国极限协会正和房地产商联手,让这项运动进人社区,在房地产销售中打出极限运动的招牌,而小区有极限运动设施这一特色往往也能吸引客户。就这点看,目前的中国极限运动只能与人合作,才能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