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轮滑天地 首页 资讯 综合消息 查看内容

他们,脚踩“风火轮”

2004-7-5 00:00| 发布者: 轮滑风| 查看: 3065| 评论: 0|原作者: 林颖|来自: 解放日报 2003-11-8


    随着“小鹰500”轻型多用途飞机在石家庄问世,私人驾机飞翔再度成为人们的关注热点。然而,一架私人飞机200万元的售价以及一架私人飞机每月最少40万元的用机和养机费,决定了私人飞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只是极小众的玩物。不过,不能上蓝天翱翔,在地面上同样也可以找到飞的快乐,玩“轮滑”就在成熟男性、职业女性圈中成为一种时尚生活。

  轮滑俗称“滑旱冰”,其实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经普及中国。但直排轮滑鞋的发明,让轮滑从旱冰场走向街头,一块平整的水泥地、小区步道甚至是商务楼大堂,都可以成为“风火轮”驰骋的“疆场”。每到周末,在风筝漫天的人民广场,在绿荫环抱的世纪公园,在上海体育场周边,都可以看到轮滑玩家的身影。除了孩子和少男少女之外,比他们年长一辈的男男女女也出现在队伍中。“风火轮”呼呼地转,它带给人的感觉是:我在飞!

  小轮子溜出好心情
  喧嚣的大都市里,被巨大工作压力压迫、被浮躁心情困扰的白领们,在轮子上发现了新的生活态度。“玩轮滑,是在接受一种全新的休闲观念,尝试对自己作一次改变!”在一家IT公司工作的刘先生对记者说。

  世纪公园广场上,刘先生和一群比自己小十多岁的“愣头青”在一起切磋交流轮滑技艺。第一次看到法国轮滑表演的纪录片后,他就被这种美妙的运动打动了。传统的观念认为,玩溜冰应该是青少年的活动,对于三十岁以上的人来说似乎已经过时了。“在欧美,轮滑早已是全民普及的运动,五六十岁的老外还带着儿孙一起玩,我有什么不好意思玩的?”于是,刘先生欣然加入到轮滑一族的行列中。初学时,刘先生饱尝了摔跤的苦楚,周末出来玩,一天不摔上几十次不罢休。在刘先生看来,无论是摔跤,还是和年轻人在一起玩,首先要克服一种恐惧心态,这种恐惧根子上就是对新事物的恐惧。“改变生活方式,接受新鲜观念,从玩轮滑开始!”

  小轮子转出家庭氛围
  星期日的下午,上海科技馆前的广场上,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套着黑色的护腕和护膝,脚上蹬着一双天蓝色的直排溜冰鞋,戴着桔黄色的头盔,在夕阳下闪闪发光。一个三十七八岁的男子正朝男孩滑来,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只是大了几号,那是男孩的爸爸。不远处台阶上正朝他们挥手的女子是男孩的妈妈。“到了周末,我们一家经常开着车子到这里玩轮滑。”在合资企业担任中层管理经理的李先生平时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一个偶然的机会,儿子迷上了轮滑。谁知道给儿子买完鞋,看儿子玩上两圈后,李先生自己也动了心。李先生一家还碰到了上周来这里玩轮滑的其他家庭,不到半年,几家人之间就建立起比邻居还要亲密的关系。

  像李先生这样因为繁忙的工作和应酬,没时间和家人团聚,也没有时间到户外散心,更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白领很多。“曾经尝试到健身俱乐部办了张卡,结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没有坚持下来。”传统的室内健身房也曾经是白领们喜好的去处,但是,巨大的健身机械和单调的跑步,可以消除赘肉和脂肪,塑造出结实的体形,却难以让人消除心灵上的紧张和压迫感。室内浑浊的空气,人造的健康,单调的运动节奏,让喜欢追求新鲜花样的白领们很快感到乏味。

  “与其在健身房里自己一个人闷头锻炼,还不如和家人在一起锻炼。”李先生一边说着,径直去追赶滑到前头的儿子去了。

  “让爸爸回家”,西方国家呼吁男性增加和家人在一起相处的时间,营造融洽的家庭氛围,促进社会稳定的呼声日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快节奏大都市,人们工作越来越繁忙,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轮滑运动,适合男女老少,是一种具有很强烈家庭氛围的运动。对于一周忙碌不停的白领来说,周末开着车子,带上轮滑鞋,到户外开阔的空间,享受大自然的气息,和亲人一起锻炼身体,好不潇洒!

  小轮子滚出大产业
  别看直排轮滑鞋只有小小的4只轮子,如果要置备下一套有些“模样”的“行头”,价格也不菲。如果是业余级的,一双品牌直排轮滑鞋,少则一两百元,多则七八百元,护腕、护膝、头盔加起来两百元左右,备齐这整套行头要花一千元左右,不过对于白领们来说,这笔花销完全承受得起。据沪上较有名的轮滑鞋销售点———迪卡侬体育用品商店的李先生介绍,“非典”期间,他们莘庄的工厂直销店售出的轮滑鞋就达到了每个月上千双的纪录。虽然现在没有这么高的数字,至少每个月也能卖出三四百双。体育用品商家看好了人们在轮滑上的消费能力,不断推出适应初学者、中级学员和接近专业水准等各种类别的轮滑鞋。产品种类的增加,不仅满足了轮滑爱好者的需要,还使运动用品生产销售商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据李先生介绍,今年轮滑鞋的销售量比去年翻了两到三倍,预计明年春季又是一个销售高峰。在销售轮滑鞋的同时,精明的商家早就准备好一条龙的售后服务,在现场教学轮滑技术,或者举办短期的轮滑辅导班,让跃跃欲试的消费者付款后,马上能踩着“风火轮”飞起来。

  据了解,在法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轮滑消费群体,总数有400多万人,其中光巴黎地区就有200多万人。这让法国轮滑器材的交易额不断攀升,并且不断有新的轮滑俱乐部相继出现。随着轮滑在上海的普及,它将势必给上海的轮滑零售业、轮滑教学培训业以及轮滑俱乐部带来无限商机。轮滑产业,也将踩上“风火轮”!


鲜花

鸡蛋

酷毙

雷人

路过

最新评论

QQ|关于我们|版权声明|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轮滑技术论坛 ( 粤ICP备11058637号 )

GMT+8, 2025-4-12 12:10 , Processed in 0.08546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