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7|回复: 1

上海冬季项目多火? 冰场里90%孩子都是阿拉自家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6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莫儿 于 2015-11-16 15:45 编辑

16.jpg

  上海冬季项目如今有多火?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上海市青少年冰球联赛和全国冰壶比赛同时在上海进行,前不久,上海男子冰球队历史性地首次杀入了全国冬运会决赛阶段的比赛。

  除去短道速滑专业性更强外,上海冰球、冰壶和花滑的注册人数,都已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男子冰球注册人数超过600人,从过去80%都是外籍孩子,转变为如今超过90%的打球孩子都是“阿拉自家人”。

  每年培训费用昂贵 贵族运动正在去贵族化

  费用太高,打球的都是外籍孩子,或者是就读于国际学校的学生,冰球运动在过去贴着“贵族化”的标签。

  前中国冰球男子国家队球员王志强目前同样在上海任教。他对记者说,冰球确实是一项昂贵的体育运动,在冰球运动普及程度更好的美国,培养一个冰球少年每年花费也高达60万-70万元人民币。

  他介绍,护胸、护肘、护身、防摔裤、护膝、手套、头盔等,一身装备算下来最便宜的也要两三千元,贵的要1万以上。初级的护具最多可以用半年到9个月,然后就要更换。随着年龄增加,体重增长,为了更好地防止冲撞,让护具扣合关节的活动,就需要更好的装备。此外,一双好的冰球鞋也要4000元左右,中等的需要2000元左右。

  “小朋友练球,球服、球鞋都是消耗品,可能每年都要更换。还有球杆,初学的时候,没有掌握技巧,球杆使劲磕在地上,一星期就得换一个,比赛用球杆要300美金一根。”王志强说。

  至于在冰场学习冰球,一般青少年一堂初级课的费用在两、三百元,每年的培训费用就要四五万。如果要参加一些比赛,费用就会翻倍。

  不过,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有承受能力的家长越来越多,练习冰球的门槛已经越来越低。

  在孩子打球的同时,家长常虹跺着脚、裹紧了衣服在旁边静静陪伴。常虹对记者说,自己的儿子7岁,刚刚打了一年几个月时间,“我们收入也不算很高,冰球的费用确实不低,但现在什么培训班便宜呢,钢琴班、美术班、英语班的学费也不少。”

  常虹表示,练冰球是儿子自己挑选的,“一开始他可能觉得是比较酷,但可能是团队项目的缘故,儿子的意志力和集体荣誉感都在慢慢增强,自己搬装备、自己换装、自己把装备全部晾干,有一次下大雨也坚持过来。”

  常虹对记者说,冰球在美国非常流行,自然有一定的道理,“打冰球能够锻炼速度、反应力、平衡力等身体素质,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击球路线做出判断,脑子也一定要转得快。而且,这里都有非常优秀的国家队教练,我们很多家长都是从浦西很远的地方赶过来,比起培训费,耗费的时间更宝贵一些。”

  “北冰南展”吸引人才 近百名退役球员来沪执教

  在家长和小朋友主动要求训练的同时,没有好的教练指导,恐怕也无法让小朋友持续坚持下去。

  近年来,上海大力推进“北冰南展”,一方面引入国际顶尖的冰上赛事,提升项目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推进冰上运动进校园,扶持俱乐部组队办赛,增加“冰上人口”。已有近百名退役选手来沪投身冰上运动的教练或经营工作,其中包括冬奥会冠军杨扬等优秀人才,她们大大推动了这个项目在上海的普及与发展。

  马晓军,前中国女子冰球国家队的副队长,目前在奥运会冠军杨扬开设的飞扬冰上运动中心担任培训总监。来沪执教了10年时间,马晓军亲身见证了上海冰球的快速发展历程,“10年前,上海有了首家经营性滑冰场,400平方米,建在商场里,那时很多人还不知道什么是冰球运动。10年后,滑冰已经成为大众参与项目。”

  如今,上海有11片冰场、5家俱乐部,全市的青少年冰球联赛拥有20支队伍,设有U12、U10、U8不同年龄段的梯队。中外练球的孩子比例,从前几年的2:8,以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小球员为主,飞速上升到了9:1,而且,是绝对正宗的中国籍、中国脸。

  “现在比拼的还是经济实力。我们小时候在东北是在室外上冰,我们有5个月的冰期,南方为零;现在常年365天都在冰上,那拼的就是室内冰场,这种情况下南北其实就没有差异了。”马晓军说,“上海冰场只是没有北京多,但整体条件比北京好,超越了东三省大部分地区。”

  她表示,近年来陆续在上海举办的高水平冰上赛事,对上海的冬季项目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短道速滑世锦赛来了,花滑世锦赛首次落户中国也是来的上海。关键是上海的观众很喜欢,办赛水平也很高。我有一些朋友问我,这些比赛为什么不放东北了?我说,这个没办法,你们办不了。”

  年纪越大打球的越少 打通升学通道才能留住人才

  由于是首次参加全国冬运会预选赛,上海组成了3个地方同时训练的“联合部队”,主教练是前国家女队副队长马晓军,队员里包括王志强等在上海各个俱乐部执教的退役球员,有些人已经年纪偏大,能够成功晋级,非常不容易。

  郑智镭与顾家铭,是真正由上海培养出来的上海本土球员。全国冬运会预赛,郑智镭还射门得分,攻入了关键的一球。但令人遗憾的是,今年17岁的郑智镭已经被美国多家高校看中,收到了前往美国留学的通知书,未来还能否代表上海队出战,成为了一个未知数。

  在北京等冰球开展非常好的城市,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青少年冰球运动非常火爆,但国内仅剩下的几支冰球专业队却存在人才匮乏的困境。

  “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肯定要拓宽。”马晓军对记者说,“专业队的模式,是国家提供训练条件和保障,要的就是为国争光;青少年冰球运动员都是家庭负担培养花费,家长追求的是子女通过参加冰球运动实现成长。”

  她表示,上海已经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小球员在13、14岁之前打得非常棒,但到了初中、高中,来打球的频率明显下降,“有一些家长将来打算送孩子去美国留学的,也会先让孩子来学打冰球,将来出国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学校。但年龄增长,学习的压力越大,家长不可能放弃学业,让孩子专门打球。”

  “举国体制对于出成绩肯定是更方便的,”本身就是专业运动员的王志强说,自己小的时候是免费学打冰球,“从小把你放在专业队,进行专业化的训练,对于技术上的加强肯定是比较方便。但父母把你送到专业队,也不知道孩子究竟是不是喜欢冰球,如果坚持下来,可能就是因为父母和教练花了这么多心血,不努力对不起他们,有了这种动力才一直打下去。”

  王志强坦言,北美的冰球联赛之所以红火,在于打通了初中、高中与大学之间的衔接,学生是在学校练球,打得出色的也可以上大学,“但我们这里,许多孩子到了初中就渐渐地离开了俱乐部。”

  他表示,上海的校园冰球队越来越多,许多大学都成立了冰球队,而中学也在渐渐重视冰球,渐渐形成冰球队,“对于孩子来讲,学校如果有球队,他们可以在学校里继续自己热爱的冰球。王志强说,“我觉得冬季运动发展,无论是冰球还是其他项目,通过群众体育,加上校园体育,形成体教结合的这种模式,会慢慢取代专业队的形式,应该是一种大趋势。”


发表于 2015-11-17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版权声明|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轮滑技术论坛 ( 粤ICP备11058637号 )

GMT+8, 2025-1-8 22:09 , Processed in 0.10177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