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ohnxu 于 2025-1-25 15:44 编辑
一起乌龙事件
---2024-2025大同冰雪季滑冰公开赛小结
如果有人问一年里哪个时间最宝贵,我肯定回答北京的室外滑冰季,每年12月中旬到来年2月初这短短的40天时间。据说2024-2025年冰季遇上了60年来最暖的冬天,很有可能作为北京历史文化传承一部分的冬季室外滑冰就此与京城的爱好者挥手告别。虽然北京有世界最好的室内冰场-冰丝带,一年四季都能滑冰,但是信奉“不吃反季节蔬菜,不作反季节运动”的所谓环保人士,我们还是喜欢夏天室外游泳,冬季室外滑冰。冬季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寒冷的感觉是室内冰场不可比拟的。
为了准备这个冰季的室外滑冰,我去年12月12日就应七哥的邀请,去沈阳丁香湖尝试沈阳这个冰季的“处女冰”。按照往年的经验,北京一般12月中旬开始,一些室外冰场就可以陆续开滑了。于是在沈阳滑了没几天我就回到北京,等待八一湖结冰。可是等到了年底,北京的湖面仍然没有任何结冰的迹象。眼看2025年元旦就要到了,过去几十年来,每个元旦我都是在室外冰场度过,辞旧迎新,今年难道要中断吗?无意中手机刷到天津火车头冰场元旦开放的消息,于是元旦当天赶到天津,第一次在京外冰场迎接新的一年。本想在天津多滑几天,但是火车头冰场的冰面实在太差了,大道速滑十分危险。回到北京,朋友推荐郊区房山的长阳公园有段河道结冰了,不少滑友在那里活动,于是我乘坐了将近两个小时的地铁去那里查看。那是个很小的河段,勉强能滑。好不容易盼到北京八一湖结冰了,可是没滑几天上游又放水淹没了冰场。这个冰季到处打游击,正在走投无路之际,传来一个好消息,山西大同有一场速度滑冰公开赛!虽然一周前哈尔滨也有一场亚洲速度滑冰马拉松赛,但是65岁以上人只能参加2公里的比赛,几千公里不值得跑一趟就滑2公里。
而大同这个比赛专为65岁以上的老年爱好者设立了“展示组”,可以参加5000米和10000米两项比赛,还可以参加大同护城河里2公里的比赛。更难能可贵的是,该赛事组委会还为外地的参赛者安排免费食宿和酒店到赛场的班车,连报名费也不收。
以前参加过两次大同举办的比赛,一次是2017年黄河老牛湾速度滑冰赛,一次是去年八月的大同火山轮滑马拉松赛。这两个赛事都给我们留下不错的印象,于是,报名系统一开通我就报了名。这个报名系统跟去年轮滑赛的相似,非常方便快捷,1分钟搞定。
中国老兵队的年轻一代领袖刘铭有事不能带领大家去参赛,于是委任我为这次参赛的领队。这次中国老兵队招募了8名参赛队员:
全国民间滑冰圈的明星:何大侠和宫延利。后来因为有事,两人都很遗憾没能参加这个赛事。他们的缺席,使得更多的人有了夺得奖牌的机会。
环青海湖轮滑活动的创始人享受速度:2016年我们曾一起参加德国汉堡轮滑马拉松和法国勒芒24小时轮滑接力赛,还一起参加过国内很多轮滑马拉松赛。
郝师傅:轮滑马拉松赛和速度滑冰赛事的狂热爱好者,2017年我们一起参加过瑞士轮滑马拉松分站赛恩加丁站风雪中的比赛,还一起多次参加国内轮马和大众滑冰赛。
王导:他一年半前骑摩托车跑山出事故受重伤,我们都觉得他今后不能再参加轮滑或滑冰活动,可是王导以顽强的毅力,恢复后很快重返赛场,令人惊奇!
仁兄:我队年龄最大的队员,宝刀不老,技术、体力堪称一流,讲究科学训练,擅长装备维护,干啥都是精益求精。这是他第一次跟随中国老兵队出征。
岛爷:几十年来我和岛爷都在八一湖滑冰,却很少交流,这次郝师傅介绍他加入中国老兵队,成为中国老兵队的新兵。
2025年1月17日,郝师傅、王导、岛爷、仁兄和我,还有个人报名参赛的老许在北京清河火车站乘同一班高铁奔赴大同南站。两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大同南站,分乘辆出租车前往赛事组委会免费提供住宿的酒店-大同平上舍酒店。这家酒店在大同高档酒店中排名第五,设施和服务都很不错,距离赛场只有2公里。组委会在酒店大堂设立了比赛报到处,组委会的乔女士专门接待我们中国老兵队报到。
图:组委会乔女士接待中国老兵队报到
图:组委会安排高档酒店免费入住 国内这种大众赛事的报名、报到方式比起国外的赛事,还是比较繁琐和落后的,我过去曾向很多赛事的组委会提出简化报名报到手续,以适应大规模的大众赛事,但是,基本无人理睬。于是我们学习湖北武汉老年朋友的做法,今后凡是收取报名费的比赛都不正式报名参加,其原因倒不是因为钱,而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您交费正式报名,那么您还要提交“体检证明”、“免责声明”、“意外伤害保险”等等文件,花钱给自己找麻烦的事,我们不干。如果不报名,很多比赛您也能参加,就是没有证书和奖牌。国内得的奖牌再多,也不如德国柏林轮滑马拉松和法国巴黎轮滑马拉松的奖牌值得我珍惜。
国内的轮滑、滑冰大众赛离不开微信这种即时通讯工具,赛事日程安排的随意性很大,作为领队要随时关注“比赛微信群”,一会儿一个通知,一会儿一个变化,稍不留神就会误事。国外大众赛事一般都有固定的网站和详细的《参赛指南》,按照指南,报名、报到、比赛各个环节你不需要咨询任何人丝滑参赛。而我们这次,比赛前夜9点才从微信群得到第二天的比赛具体安排。一看这安排,有很多问题要咨询组委会人员,搞得他们晚上10点多都不能下班回家,我们也不能在比赛前夜早点休息,养精蓄锐。 图:赛前领队会
2025年1月18日在大同文瀛湖上举办5公里和10公里速滑比赛。
按照比赛安排,9点开幕式,65岁以上组(展示组)5公里项目12点比赛,10公里项目下午2点才比赛。如果搭组委会的班车,8点就要从酒店出发去赛场。赛场没有为参赛者搭建防风保暖的帐篷,65岁以上的老人要在寒冷的冰天雪地里等待3-5个多小时,中间还没有合适的时间和餐馆吃午饭,这意味着我们这些老人要在饥寒交迫中参加10公里的比赛!于是我安排大家先在酒店休息,我和王导作为代表去参加开幕式,5公里项目和10公里项目检录前通知他们打车来赛场。 图:开幕式现场 来到赛场发现这里有家新开张的咖啡馆!太好了,这里很暖和,要一杯咖啡就可以坐半天,菜单上还有意面、薯条、西餐套餐。于是我打电话,通知在酒店休息的朋友打车来赛场。后来一问服务员,因为是头一天开业,中午除了薯条没有其他吃的。正为午餐发愁时,突然发现微信群里有一条消息,11点钟有班车从赛场回酒店。于是我跟检录员确认我们10公里老年组的检录时间,检录员说,比赛时间肯定推迟了,你们按原定时间13:40分来检录就行。我跟检录员二次确认后,才放心跟仁兄坐班车回到酒店吃饭。饭后仁兄又帮我磨了磨刀,稍事休息后打车重返赛场。13点钟我刚到赛场就听见广播我们老年10公里组开始检录了。我们慌忙跑过去问检录员,我们跟你两次确认检录时间是13:40,怎么提前了?检录员说是裁判长临时决定10公里男子组和女子组同时检录出发。真有点后怕,如果在酒店多躺一会儿就完了。 图:赛场的咖啡馆
13:40展示组(65岁以上年龄组)男子和女子10公里组同时出发了!我平时滑冰一般都是一组20公里,每个冰季都要滑几次40公里的冰上马拉松,因此10公里比赛对我来说不算困难,我一贯奉行“休闲养生滑”,姿势高,腰不酸,腿不累,速度不行,拼的是耐力,距离越长越有优势。这次比赛我们组有九人,比赛取前八名,也就是说,我只要超过一个人就可进入前八。哈哈
出发前,多次获得全国冠军、来自北京劲道队的刘忠臣向我和仁兄面授机宜,奉献了宝贵的比赛经验,我们受益匪浅。
文瀛湖赛道冰面辽阔,冰面平整,景色也不错,500多米一圈,滑起来相当舒服。唯一的遗憾是下午比赛时刮起了4-5级风,顶风还是有点困难,有人直接退赛,也有人中途退赛,所以能坚持滑完的人都有名次。为了保证比赛成绩准确,组委会采用了芯片电子计时和终点摄像计时两种方法。10公里要滑20圈,赛前仁兄还担心如何记圈,多滑少滑都不好。我们用运动手表的追踪软件辅助记录,如果忘了圈数,可以参考手表纪录的滑行距离。实际比赛中,每圈都有裁判用电喇叭提醒你剩余的圈数,非常方便。 图:男子65岁以上年龄(展示组)10000米比赛中
比赛结束后举行了颁奖仪式,我们中国老兵队的所有参赛队员都进入了前八名,其中仁兄获得了展示组(65岁以上年龄)男子10000米银牌,我获得了这个项目的铜牌,郝师傅获得了展示组男子5000米的铜牌。
图:男子65岁以上年龄(展示组)10000米颁奖仪式
但是,接下来我们闹了一个大大的乌龙!
在展示组男子10000米颁奖时,仁兄问获得金牌的徐某林是哪年出生的,徐回答说是1961年。当时仁兄一惊,徐比他竟然年轻12岁,按比赛规则,他不应该被分在65岁以上的展示组。当晚看到组委会公布的比赛成绩,徐只比仁兄快不到2秒钟。可是比赛中徐套了仁兄至少两圈,也就是相差1000米以上的距离,仁兄在不到2秒钟的时间就滑完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由于这两件事都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因此仁兄怀疑比赛有作弊,建议我向组委会反映一下这个问题。于是我半夜起来给组委会写了一个书面材料反映问题。材料内容详见以下: ---------------------------------------------------------- 关于“2024-2025大同冰雪季滑冰公开赛” 分组和计时系统可能存在的两个问题 尊敬的赛事组委会: 首先祝贺该赛事圆满成功,衷心感谢组委会成员和所有工作人员、志愿者、服务人员为本次赛事的成功所作出的一切努力。你们的奉献精神和工作态度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参赛者,获得大家一致好评! 为了使今后的比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越办越好,在此我们反映这个赛事在分组和计时系统可能存在的两个问题,供组委会参考、调查、改进。 一、 报名分组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男子展示组10000米比赛颁奖前,我队参赛选手王XX(比赛号13011)问呼市参赛选手徐XX(参赛号13063)是哪年出生的,徐XX回答说是1961年。按照本赛事《参赛规则》的分组规定,展示组的参赛人员年龄应该在65岁以上,而且报名时须填报身份证号码。如果徐XX自己说的出生日期没错,报名时又没有填错身份证号码,那么他就不应该被分在“展示组”。据此我们判断,本赛事报名分组系统可能存在BUG。如果这个BUG存在,男子展示组5000米和10000米的比赛名次就会出现错误。 二、 计时系统百分之百存在BUG 在组委会公布的比赛成绩表中,“男子展示组10000米决赛”一栏中,第一名徐XX的成绩是26:43.46,第二名王XX的成绩是26:45.24。两人成绩相差不到2秒钟。但是据我队王XX说,比赛中,徐XX套他至少2圈,即领先1000米以上,王XX绝不可能在不到2秒钟的时间里滑完1000多米的距离。可以断定两人的成绩绝不可能仅仅相差不到2秒钟。他们两人的成绩中肯定有一个人的是错的,也有可能两个人的成绩都是错的。据此可以判断,该赛事的计时系统肯定存在BUG。 我们反映这两个问题不是申诉,而是希望组委会调查一下赛事的报名、分组、计时系统是否存在问题和这些问题是如何发生的,以便今后改进。因为一场赛事,做到参赛者成绩、名次的准确是起码的要求。 最后,再次感谢组委会的辛勤工作,并希望尽快得到你们的答复。祝该赛事越办越好,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宣传、支持、参加、享受这个比赛! 中国老兵队领队徐XX 2025年1月20 ------------------------------------------------------------------ 我把这个书面材料通过微信发给了组委会的乔女士,请她阅后转交组委会有关部门。
令我惊奇的是,这个材料交到乔女士那里后不到半个小时,大同滑冰协会德高望重的王主席(大家也称他为王书记)和组委会的陈主任就给我打来电话,表示他们正在检查报名系统的后台程序,因为分组是这个系统根据报名者的身份证号码自动分配不同的年龄组。比赛成绩也是采取了芯片电子计时和终点摄像两种方式,他们正在调取终点摄像。陈主任说有可能是徐XX多滑了两圈。
不到1个小时,组委会的白强又给我发来了徐XX入住酒店用身份证办理入住时的记录,他是1959年出生,被分配到展示组没有问题。他还表示,为了证明徐XX的年龄,还可以请本人传一张身份证复印件。我连忙跟他解释,千万不要让徐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因为报名、报到时都没要求提供这个东西,赛后再让人家提供肯定不合适。徐XX也是我们的熟人,经常一起参赛,不要因此引起误会。
我把组委会的调查结果告诉仁兄后,他接受这个结果。尽管徐XX自己说他是1961年出生,但是一切以身份证上年龄(1959年出生)为准。
为了避免更多地麻烦组委会,我赶快给他们写了一封致歉信。不然他们真会兴师动众地调查。大同人真的大不同,办事极其认真。下面是致歉信全文: ------------------------------------------------------------------ 给大同“2024-2025大同冰雪季滑冰公开赛”组委会的 致歉信 尊敬的组委会: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们对赛事分组和计时系统提出疑问的及时答复。再次佩服你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接到我们的疑问函后不到半个小时,就有王书记、陈主任两位领导亲自打电话给我解释情况。不到一个小时,组委会工作人员白强就通过微信给我发来了徐XX办理酒店入住时登记的身份证信息,证明他是1959年出生,完全有资格参加“展示组“的比赛。 组委会还准备发比赛终点视频截图给我,证明计时系统没有问题。 我们完全相信组委会的解释,并对我们给组委会的工作带来的麻烦表示歉意!你们不必再发任何证据给我,我们百分之百相信此赛事分组和计时系统的可靠性以及比赛的公正性!我们要以此事件为案例,向我们的朋友们广泛宣传你们认真负责办赛的做法、超高的工作效率、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危机处理手段,以及可靠的比赛分组计时系统。 最后再次表示歉意! 中国老兵队领队 徐XX 2025年1月20日 -------------------------------------------------------------------
咳!一次愉快的比赛,最后竟让我们搞成了一个乌龙。
图片: 仁兄和老许赛场帮我矫正冰刀,解决了我多年的困惑,感谢仁兄和老许。
图片:作为竞争对手,仁兄和赛前帮我磨冰刀。
图片:大同护城河短道速滑赛场
图片:辛勤的赛事志愿者
图片:我的参赛号码和奖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