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老石

轮滑运动员等级标准(新)速度轮滑部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30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以后只能靠公路赛拿等级了。</P>[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0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全国比赛甲组300第2 都达不上这健将了 晕........</P>
<>一级就容易 健将就有点难度了</P>
[em01][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嘉铭</I>在2005-10-30 14:03:16的发言:</B><BR>
<>2005年全国比赛甲组300第2 都达不上这健将了 晕........</P>
<>一级就容易 健将就有点难度了</P><BR>[em01][em01]</DIV>
<br>争取拿个国际运动健将回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4>有两个问题</FONT></P>
<><FONT size=4>1、我在网上,也看到了“时间: 2005-10-19        文章来源: 竞技体育司”的《标准》,不知是否是正式更改发布。</FONT></P>
<><FONT size=4>2、网上标准:(二)其他内容如下:<BR>   1、运动员须以在全国锦标赛、亚洲和世界锦标赛中取得的成绩申报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员须以在全国正式比赛、亚洲和世界锦标赛中取得的成绩申报运动健将;<BR>   2、世界锦标赛成年组前六名可申报国际健将;<BR>   3、世界锦标赛第七、八名、青年组前六名、亚洲锦标赛前三名的运动员可申报运动健将。<BR>      你没有发上,这条是否针对速度轮滑?</FONT></P>
<P><FONT size=4>如果是针对速度轮滑,全国锦标赛,也可以凭成绩申报国际健将了。而运动健将并也不是国内任何比赛都能评定的。</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联系上下文,从字面上分析,这三条肯定均指速度轮滑。</P>
<>我也很疑惑,是否第一条的“全国锦标赛”应去掉?是笔误?</P>
<>此标准执笔是深圳刘老师。</P>
<P>解释权在中国轮滑协会。</P>
<P>已在体育总局网上,应该是正式公布吧。</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作为一个标准,除了其指标的合理性,文字方面一定要严谨才行。</P>
<>如果联系上下文,其中(一)和(二),是矛盾的、相悖的。(二)以其他作标题,也是不妥的,其实(二)应该是(一)的补充说明。(一)、(二)的标题应改为《技术等级标准表》和《说明》。</P>
<>“(一)在国内外举行的正式比赛中,达到下列成绩标准者:。。。。。。”</P>
<P><FONT size=4>“(二)其他</FONT></P>
<P><FONT size=4>  1、运动员须以在全国锦标赛、亚洲和世界锦标赛中取得的成绩申报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员须以在全国正式比赛、亚洲和世界锦标赛中取得的成绩申报运动健将;[br]  2、世界锦标赛成年组前六名可申报国际健将;[br]  3、世界锦标赛第七、八名、青年组前六名、亚洲锦标赛前三名的运动员可申报运动健将。”</FONT></P>
<P>(一)被理解为“在国内外举行的正式比赛中”达到表格标准,既可申报达到表格所包含的等级。</P>
<P>(二)又提出不同等级的申报所对应的比赛规格,与一矛盾。但是对一、二、三级申报的比赛规格下限没有具体规定,是不严格的。</P>
<P>(二)中的2、3、两条是否可以被理解为与(一)无关,即不按成绩,只按比赛名次就可以申报?实际是双重标准,降低标准,那为什么还要提高标准呢?</P>
<P>如果(二)中的2、3、两条是合理的,为什么不考虑其连带性呢?国内比赛是否应仿照此两条呢?才体现公平合理性!!!</P>
<P>很显然,合理性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以国际健将为不变标准,为缩短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是否应考虑等比率的间隔?另外如果“2005年全国比赛甲组300第2”的成绩都不够健将,是否合理?</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技术等级标准,应该从实际出发,应该起到积极促进的的作用,不能有针对性。</FONT></P>[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P>
<>的确不够严谨。。。</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全面考虑中国速度轮滑的实际情况,其实可以统计一下,目前(两年内)的各等级运动员的数量以及成绩。对照一下如果套用新等级,各等级还剩多少人。先看一下数量是否合理。</P>
<>另外,(二)中的2、3、两条实际是参考没有量化技术指标的项目制订的,凡是双重标准都是有针对性的,是针对照顾少数人的。</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5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全国赛的完全成绩单一直没公示,估计按旧标准达到健将的运动员在20人左右,一级更多了,丙组达到一级有十多个.旧标准确实太低了.</P>
<>按新标准,好象只有一人达到健将.</P>
<>但随着个人装备及场地条件的不断改善,新标准也并非高不可攀.</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6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   以后要更加努力了!</P>
<>  以前那个标准还有点希望,可现在一点希望都没有了!</P>
<>   看来公路赛的等级好拿呀!只有公路赛还有希望呀!</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版权声明|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轮滑技术论坛 ( 粤ICP备11058637号 )

GMT+8, 2025-4-20 16:17 , Processed in 0.13628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