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盛夏,高烧不退,不过每到傍晚,上海科技馆外的广场上总有那么一群轮滑族挥汗如雨。这里是沪上“轮滑族”的大本营,来自不同行业的年轻人聚到一起,穿梭在广场上,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无师自通 上海科技馆外广场出现“轮滑族”有十年了。起初,自由式轮滑运动刚在上海起步,这项运动在年轻人中还是比较稀罕的项目,就有人在科技馆外玩轮滑。 科技馆外的广场是块福地,十年间,从这里走出了不少草根轮滑明星。他们中,许麟杰是最有名的一个。小许人偏瘦,认识他的人都爱叫他的绰号——“板板”。 许麟杰对轮滑很痴迷,为这他大学毕业后甚至没找工作。只要天气允许,他每天都坚持训练5小时以上,有时候练习晚了没车回家,他一个人深夜里从浦东上海科技馆滑到闸北家中。因为自由式轮滑在国内起步晚,又没专业教练指导,许麟杰就到网上去查阅资料、看视频。小许的一身绝技,大部分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许麟杰获得了北京自由式轮滑全国公开赛速度过桩的季军。轮滑玩出了名堂,许麟杰还被招入中国自由式轮滑国家队,成为第一批队员,还担任了国家队的第一任队长。 小许和轮滑相伴十几个春秋,他对这个项目有不一样的感情。这些年,他一直致力于推广轮滑运动,带出一批新人。像参加丽水轮滑世锦赛的郭方、蓝王恒,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 紧跟潮流 上海的自由式轮滑在许麟杰等爱好者的推动下开展得风生水起,轮滑人才层出不穷。像林恩宁、王翔、钱伟峰等都是从街滑滑进国家队的上海好苗子。 夜幕下,轮滑族像阵风一样在桩位间穿梭,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潇洒的身姿充满自信。朱小坤这个“90后”已经是圈内的知名人物。“上学时我就到科技馆来轮滑,这项运动越玩越上瘾。现在,我的工作很忙,但几天不滑就脚痒痒,就要跑来动一动。” 小坤说,只要天不下雨,每晚这里起码聚集20多个轮滑爱好者,一起切磋轮滑技术。“有些‘新人’一点没有基础,但我们都很乐意倾囊相授。” 今年年初,小坤和朋友们成立了一支名叫“轮语”的轮滑队,大家还在队服上印上了二维码,来围观的路人只要拿出手机一扫描便能关注“轮语”的微信公共主页。 小坤骄傲地介绍,“我们的主页上有许多内容,包括轮滑基础知识、教学视频,此外还提供语音互动问答,方便更多人了解轮滑运动。因为共同爱好轮滑,原来很多陌生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大家还常常在一起小聚,增进感情。” 实习生 沈佳灵 本报记者 钟喆 相关链接 自由式轮滑(Freestyle Skating)是轮滑运动中的一个项目,早期被称为“平地花式”,后经中国轮滑协会统一名称,称为自由式轮滑。 单排轮滑运动1984年起源于美国,在欧美发展若干年后逐步引入亚洲,韩国在这项运动上投入极高的热情,组织了许多交流活动与比赛,在亚洲代表着最高水平。 中国轮滑概念在1993年从北京开始逐步引入国内各地,深受年轻人喜爱。2003年夏开始,上海街头涌现出一群热衷于自由式轮滑的小年轻们,年轻人间进行小范围交流比赛,经历10年的发展,当初的小年轻们中有些滑进了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法国、德国、韩国举行的世界锦标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