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曾夺得世界体博会杯WSSA自由式轮滑大赛冠军的13岁女孩陈晨正在家乡江西萍乡市的广场上练习轮滑。 自两年前练习轮滑开始,陈晨经刻苦训练,先后多次在国际轮滑大赛上夺冠,并有可能代表中国出征下一届亚运会。她对轮滑的热爱与执着,也是近年来中国许多大中城市轮滑热的“缩影”。 新华社发(刘晨摄) 11月19日,曾夺得世界体博会杯WSSA自由式轮滑大赛冠军的13岁女孩陈晨正在家乡江西萍乡市的广场上练习轮滑。 自两年前练习轮滑开始,陈晨经刻苦训练,先后多次在国际轮滑大赛上夺冠,并有可能代表中国出征下一届亚运会。她对轮滑的热爱与执着,也是近年来中国许多大中城市轮滑热的“缩影”。 新华社记者胡锦武摄 新华网南昌11月20日电(胡锦武 刘晨)每天清晨5点钟,当同龄的孩子还沉浸在梦乡时,江西萍乡市13岁女孩陈晨就已经开始了雷打不动的轮滑训练。虽然已累计在国内赛事、今年的亚锦赛、世界体博杯WSSA自由式轮滑赛上拿到20多枚金牌,但下个月11日将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自由式轮滑公开赛仍是她训练的动力。
世界冠军、国家队队员,这些殊荣对于一名13岁女孩来说,愈显珍贵。6岁时,陈晨与轮滑结缘,她的人生也从此改变。“刚开始,她踏着两辆玩具车都能滑行自如,让我们很震惊。”陈晨的父亲陈洪威说,发现小陈晨的轮滑天赋后,他花280元钱给她买了第一双单排轮滑鞋。
看到女儿越滑越好,2006年5月开始,陈洪威夫妇开始带着陈晨四处访师求艺。“在每一位老师手下学不了多久,老师就发现已经没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教她了。”陈洪威说,直到后来奔赴湖南长沙拜在中国MST(米高自由轮滑)队队员陈敏门下后,陈晨的轮滑技术才突飞猛进。
对轮滑运动的执着与热爱,让陈晨承受了同龄人难以承受的训练强度。“脚底板经常磨出血泡,有一次牙都磕掉了,可我不觉得辛苦,因为太喜欢这项运动了。”陈晨说。
付出总有回报。2007年8月,陈晨在上海举行的全国轮滑大赛上,首次夺得速度过桩项目冠军。此后,一系列国内外轮滑大赛上总能见到陈晨夺金后灿烂的笑容。今年9月在韩国春川举行的世界体博会杯WSSA自由式轮滑比赛上,陈晨更是一人独得速度过桩、平地花式、花式绕桩3个项目金牌,引起轰动。
陈晨对轮滑的热爱与执着,仅仅是近年来她所在的萍乡市乃至中国许多大中城市轮滑热的“缩影”。萍乡市的秋收起义广场、世纪广场、绿荫广场和安源广场,每当黄昏降临后,就成了轮滑爱好者的天堂。
年仅4岁的女孩钟紫菲在妈妈的看护下,每天傍晚都要到绿荫广场练习两个小时的轮滑。“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能提高孩子的灵敏度、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钟紫菲的妈妈叶一女士说。很多父母正是抱着和她同样的想法,才让孩子开始学习轮滑的。
“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体育场所的增加,为街头体育运动注入了活力。”萍乡市体育局局长陈建国说,仅萍乡市目前就有1万多名轮滑运动爱好者,这项运动不但活跃了群众健身活动,还能带动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陈建国说,为了加强对轮滑运动的规范和引导,目前萍乡市轮滑运动协会正在加紧组建中,力争实现健身运动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双赢”。
而对于陈晨来说,虽然对有朝一日在亚运会上争金夺牌信心十足,可她最大的期盼却是2012年奥运会能将轮滑列为比赛项目,圆一个奥运金牌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