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dzhzk 于 2010-8-20 22:08 编辑
我爬过沙漠去看那青色的海 ——轮滑环青海湖游记 前 言 2010年8月1日至5日,我和4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轮滑爱好者(注:轮滑爱好者俗称66,轮滑滑行俗称刷街),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西海镇金银滩为起点和终点,途经青海湖乡、湖东种羊场、江西沟、黑马河、石乃亥、鸟岛、哈格布、刚察、哈尔盖、达玉,穿着轮滑鞋顺时针环绕青海湖一周,滑行总长365公里。
在海拔3200米、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上,我和队友们每天平均滑行73公里,最多的一天滑行了90多公里。 在那圣洁美丽的青海湖畔,我们用生命之痛、肌肤之苦,写下365个最最诚挚的祝福——祝福祖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祝福家人亲朋好友幸福平安。 不滑过365公里的路,怎能领略青海湖那旷世的美? 不经历365公里的艰辛,怎能知道365个祝福有多么的真诚? 有人说,站在高原上就是一种挑战。而脚踩八只滑轮无动力环湖的66们,迎接挑战的不只是健康的体魄、熟练的技术,更多的是顽强的意志、乐观的心态。 那个叫“库库诺尔”的美丽圣湖 青海湖,蒙语叫“库库诺尔”,藏语叫“措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海”,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3196米,比两个泰山还高。对于低海拔地区的人来说,青海湖是一面悬在天上的湖。 湖水中含养量非常低,浮游生物稀少,透明度达到八九米以上,因而湖水显得格外的晶莹明澈。 初秋八月的青海湖非常壮美,那种美是上天恩赐的一种旷世大美。 远远望去,青海湖安谧宁静,像一面宝镜,又像一展锦缎,在蓝天、白云下闪着醉人的蓝光;走近来看,湖光潋滟、涟漪微微,通透得如碧绿的翡翠。 我在青海湖畔逶迤的公路上轮滑,如同在一幅画卷里掠过,那画卷简约而又唯美。 辽阔起伏的草原绿草茵茵,像是一席厚厚的绿色绒毯。绒毯上倏的是大片大片的金黄,那是油菜花;倏的是大片大片的紫色,那是格桑花;倏的又是大片大片的白色,那是马兰花。黑色的牦牛、白色的羊儿星星点点地散落在绿色的草原上,象是不经意在绿毯上扯落了珍珠项链。 远处是连绵起伏、深绿浅绿的山,忽的又闪出一岭岭金黄色的沙漠,不由的让我想起郑均那首《温暖》,“我爬过沙漠去看青海,金黄色的油菜花在开,风中隐约传来阵阵圣歌,心中腾起解脱的欢乐,我愿我愿把自己点燃,生于最冷的冬天,我的名字叫温暖…” 青海湖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有讲不完的故事、唱不完的歌。千年湖水不仅养育了湖边藏、蒙等少数民族,而且还催生出深邃而神圣的宗教文化。 藏族人民把青海湖视作圣湖,按照转湖朝拜者的说法,顺时针转湖一周可以洗尽终生罪孽,舍去自己的恶习和痛苦,得到无量的功德,并能生命不息、永远轮回。朝拜路上,转湖者神情木然地看着前方,出神入化地进入忘我的境地,千百遍的重复着一个动作,张开双臂,双手合十,高举过头,俯身屈膝,额头叩地,三步一拜。每拜必是五体投地,让整个身体匍匐在大地上。每个动作都是那样的认真,绝没有应付之意。他们口中念着六字真言,祈求圣湖给予他们平平安安的生活,祈求圣湖对于他们以前的过错给与饶恕。 为了在青海湖写下真诚的祝福,我们遵从藏家风俗顺时针环湖一周。 环湖第三天的宿营地“湖缘驿站”,是离青海湖最近的一个营地。傍晚,我们一群人耐不住湖水的诱惑,纷纷跳进湖中游泳,几个年青小伙子还兴高采烈的裸身畅游青海湖。湖水冰凉彻骨,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在青海湖游过泳后,我摔伤肿得象小红萝卜似的手指居然消肿止痛了。 后来,当地人告诉我们,青海湖是藏家人的圣湖,藏族人是不允许游人到湖中游泳的。为此,我感到后悔懊恼。 美丽的苦旅 环湖旅程中,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高原反应。 在广州开往拉萨的列车上,我就与高原反应短兵相遇了。西宁海拔2000米,火车未到西宁时,我打开行囊惊讶地发现,已经用了大半、原本瘪瘪的洗面奶、牙膏象吹足了气似的胀卟卟的,就连锡纸密封的小药片也是鼓胀胀的。河北的一位中年女士在西宁睡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就被送入医院急救。来到高原后,高原反应魅影般跟随着我,失眠、心悸、头痛、气短不时袭扰着我。身在高原,高原反应是无可避免的客观存在,能够对抗这个魔鬼的,只有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每天清晨,当我冲上那蓝色逶迤的公路,大口大口地吸入那甜润清凉的空气时,高原反应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时,我像是一位心无旁鹜的圣徒,在环湖之旅上,痛并快乐地滑行着。 青海省政府每年7月都组织一次国际环青海湖自行车大赛,这是仅次于环法国、环意大利、环西班牙的世界顶级自行车大赛,环湖公路是政府出资维护的高等级公路,路况非常好,只有少部分在修路段不能滑行。 8月1日第一天,我们从西海镇出发,经青海湖乡、湖东种羊场,到江西沟(151基地)宿营,全程80公里。在这个路段我们遭遇了两个大下坡,我连着摔了两次跤。在第一个10多公里长的坡道上,由于速度太快失控,我摔翻在公路上。两个护手摔暴了,衣服也摔破了两个大洞。左手无名指挫伤,肿的象根小红萝卜。在这段坡道上,西宁队、湖北队的两名男队员也摔倒了。我爬起来后,继续往前刷,大约在三公里左右的地方,身后有一辆大货车拼命鸣笛,我只有往路边靠,路边有很多碎石子,轮子踩在石子上,脚下一滑,摔进了路下的排水沟里。虽然摔跤的场面比较大,但是,由于重心低,居然毫发无损。从沟里爬出来,我又登上了漫漫的环湖之路。 有了第一天的摔跤经验,在以后的四天里,下坡时我格外小心地控制速度,尝试着用T刹、侧刹、内八刹等刹车技术减速保持平衡。我象风一样,冲下了一个又一个或直或弯的坡道,尽情享受着临风跃动的快乐激情。 有多少下坡的爽快,就有多少上坡的艰难。 环湖路上,我们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山,爬过了一个又一个陡坡。滑到山顶、向走过的坡路回头望去,那路静静地铺陈在蓝天白云下,寂寞袅娜地消失在绿草如茵的山岗中。此时,一种畅快的成就感在心中不禁油然而生。 其实,环湖之旅更多的是一个人的孤独旅程。虽然我们是三五成群的一起上路,但是上路后,由于技术、装备的差异,很快就落单独个儿滑行了。路,漫长而又寂静,见不到一辆车影、一个人影。天空蔚蓝如洗,云瞬息万变或卷或舒,偶而听到鸟儿婉转地啾唧,此情此景让人不知身在何方,晃若来到了天堂。 傍晚时分,我们滑到事先预订好的宿营地集中休息。在藏胞特有的牦牛毛编织的帐篷里,喝上一杯热乎乎的酥油茶,旅程的疲惫瞬间就消失怠尽。夜幕降临后,我们围在篝火旁,喝啤酒,吃烤全羊、藏式香肠、酥油糌粑等藏族美食,拉起手来,随着欢快的藏族音乐跳起了锅庄舞。 西部地区,天亮的晚、黑的也晚。每天天一放亮,我们就忙着收帐篷、折睡袋、收拾行囊。 没有水洗脸刷牙,只能用湿纸巾擦脸。 藏胞在草原坡地上就势挖上三个土坑,插上木桩、围上棚布,就是厕所,我们一行几十号男女排队轮候这样的纯天然原生态厕所。 环湖旅行中,每天只能吃两顿饭,早上是藏家早餐,一般就是一杯奶茶,一块比法式面包还硬的藏家面包。晚餐有时三五成群地到小饭店里点菜。湖区的副食品全部是从外地运进来的,青菜、鸡蛋出奇的贵,一盘西红柿炒鸡蛋要28元。高原气压低,米饭难以煮熟,为了保持体能,强迫自己把夹生米饭吞进肚里。 记住坚强和温暖 五天的环湖旅程,虽然时间不长,但那山、那水,那物、那人却在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艰难漫长的环湖路上,最让人敬佩的是那些意志如钢滑完全程的人们。 西宁队的5名队员,都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有着西北汉子特有的坚强与质朴。每天早上,他们第一个上路,风雨不改。每天晚上,围坐一起,喝青海特有的青稞酒。无论路有多难,他们都一直在滑,即使难以滑行的沙石路段,他们也是换下轮滑鞋徒步走过,绝不坐车。一位仲姓队员,他的轮滑鞋才350元,是整个环湖团队最便宜的轮滑鞋,破旧的轮子只有70多毫米,但是他凭借过人的毅力,顽强地滑完了365公里。 环湖路上,我还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与温暖,见证了藏胞的友好与温情。 路上遇到的过往车辆、自行车车队和藏胞们,都向我们竖起大拇指,对我们一阵狂拍,大喊“加油啊!”。看到我们艰难地迎风滑行,有的车辆还会放慢车速,让我们拉着车滑行。有时,还会停下来,问我们要不要搭载一程。一位来自成都的骑行爱好者,看到我一个人艰难的滑行,送给我一条德芙朱古力补充体力。 漫长而孤独的环湖路上,我还体验了化缘的滋味。路上,我向自行车友要水喝,向修路工要馍馍吃。一位修路工还细心地扶着我走过一段艰难的沙石路段。 藏族同胞热情好客,我们在藏包小憩时,藏族阿妈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嘘寒问暖,捧上酥油茶、酸奶,让我们生津止渴补充体力。 来自成都的机哥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发起人,他对户外运动、轮滑运动的热爱与执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刷过拉萨,刷过可可西里无人区。汶川512地震时,他在成都一座大厦的26楼,情急之下,他穿着轮滑鞋、顺着楼梯用一分钟的时间从26楼滑到了一楼。路上,他给我们讲了很多户外旅游的趣闻异事。他说,这次是第一届轮滑环青海湖,他还要举办第二届、第三届,以后每年举办一次。这个20多岁的年青人,对未来的梦想是“拿着地图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这次环湖之旅,让我释放了心灵、开扩了视野,对人生又有了新的感悟。 有人说,人生有三个境界,忍界、持界、悟界。忍 ,是智慧的活着;持,是面对现实快乐的活着;悟,是不断地自省自律完善个人心智。人生路上,我们要时常打量自己,学会放下、活在当下,从容而坚毅地面对一切困难,只有这样,生命方如夏花般绚烂。
以上图片摄影机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