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汉口西北湖广场,有一群爱滑旱冰的“溜溜族”。每到下午6点半,这群由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组成的“旱冰大军”,构成了西北湖广场上一道充满活力的风景。
周刚是这群“溜溜族”中最年长的一位,大家亲切地叫他周爷爷。虽然已经70岁,满头华发,但溜冰时仿佛返老还童,不仅速度上不输给年轻人,玩起花样动作也毫不逊色。他说:“在这里我还算是个小高手吧!”。
A 每日必修课西北湖溜冰
第一次见到周刚时,他正在西北湖广场拖着一大群小朋友玩“接龙”。这些孩子们年龄不足10岁,最小的只有4岁,每天来跟周刚学滑旱冰。除了教他们基本动作外,跑“接龙”被周刚视为快速提高滑冰技术的有效方法。于是只要有人要跟着学滑冰,他就会带着跑几圈。跑了十几圈后,许多孩子开始体力不支,他们一边溜一边跟在后面喊着:“周爷爷慢点,我们快跟不上了!”“好,那你们就休息吧!”说着,周刚继续独自跑开了。
一圈又一圈,直到满身是汗,他才回到场边休息。“您刚才滑了多少圈啊?”“50圈,这是我的每日必修第一课。”“您每天一共有多少‘课’呢?”“第一课上场50圈,第二课玩平地花样,第三课自由活动,最后就是回家,算第四课。每天这样滑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周刚笑着说。“有效吗?”“当然有效了,我已经有几年没有去过医院了,连感冒都没有得过一次。”
由于周刚总是和小孩们一起玩,所以深得他们的爱戴。他们见到周刚就像和好朋友一样打招呼,仿佛这个70岁的老人与他们没有年龄上的差别,是他们的小伙伴一样。“与孩子们玩,心态会变得很年轻。”“您会溜到多少岁?”“溜到不能溜了为止。我在网上看到有个老头78岁了还在滑冰,我至少也要滑到78岁吧!”周刚笑着说。
B 培养爱好 54年前开始
看过周刚溜冰的人一定都会为他纯熟的技艺而叹服,不论是绕障碍还是蟹脚滑,各种花样滑法都难不倒他。为了配合采访,他那天还特意施展了几招,只见他一个箭步向前冲了一段距离后,将两只脚排一字,整个身体呈“大”字展开,前面几个轮子翘起,只用后轮滑行。接着他还在其他人的配合下表演了“冰”上双人舞,以及燕式平衡等高难度动作,引来阵阵掌声。做这些动作,没有一定功力是不可能完成的。
“你真厉害,滑了多少年了?”“我很早就开始溜了。”说到溜冰,周刚打开了话匣子,“我老家在上海,1951年抗美援朝参军时去了东北的沈阳军区。在军校我学会了溜冰。”虽然已经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事了,周刚提起第一次溜冰的情景仍是历历在目。“那年去了东北才知道那么冷!以前在家乡,湖上结一层薄冰就很难得了,但在东北,湖面一米厚的冰随处可见,太不可思议了!在军校,同学们都去滑冰,于是我也穿着自制的冰鞋(在木鞋的底部装上钢丝代替冰刀)和他们一起玩,玩着玩着就喜欢上滑冰了。那是我第一次溜真冰,当时才十几岁。”说到这里时,他的表情完全沉浸到了少年时代的回忆里,十分喜悦。“在军校,我学会了各种花样滑冰的动作,滑冰成了我最大的爱好。转业后我留在了沈阳军区司令部,后来由于工作等原因,1966年以后,我就再没有碰冰鞋了。”“您是哪一年来武汉的?”“我是1981年来武汉的,也正是那时我接触了旱冰。最早是滑四个轮子的旱冰鞋,5年前才开始滑单排四直轮的旱冰鞋。以前总是到江边或路上去滑,西北湖广场一建起来我就基本上固定在这里活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