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johnxu

“创新之旅-2015首届烟台轮滑马拉松”总结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6-4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雷达兵 发表于 2015-6-3 23:10
烟台首届轮马赛事回眸(首席志愿服务者雷达兵)

活动策划

兵哥的总结写得太好了。总之,这次活动时时处处有让我惊喜的事情发生,抽时间我再细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4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hnxu 于 2015-6-4 12:31 编辑

兵哥:
我建议注册这个活动时,名称叫“北岸轮滑马拉松赛”,英文名:NorthShore Inline Marathon。名称如果叫“中国北岸轮滑马拉松赛”恐怕不好注册,因为带“中国”字样。注册名字虽然是“北岸轮滑马拉松赛”,但是,活动的各种文件,我们可以写:中国“北岸轮滑马拉松赛”。

美国的北岸轮滑马拉松就叫:NorthShore Inline Marathon,这名字肯定在中国没有注册,因此我们注册不算侵权吧?具体须咨询专家。

另外,我不建议这个活动的名称叫“北岸轮滑大赛”,因为重点不突出,我们突出的是轮滑马拉松,不是其他场地比赛项目,场地比赛项目到处都是,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有一条好的轮马赛道,还有养马岛丁字路口那个“中国北岸xxx“的大石碑。

将来这活动搞大了,可以有10公里、21公里等项目,总之都是公路马拉松系列。美国的北岸轮马后来还增加了跑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4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johnxu 发表于 2015-6-4 12:13
兵哥:
我建议注册这个活动时,名称叫“北岸轮滑马拉松赛”,英文名:NorthShore Inline Marathon。名称 ...

我们积极推进,会随时与徐老师及各位专家交流,把好事办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4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4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烟台轮滑马拉松点滴

徐老师和兵哥的总结很完善了,补充几点个人的感受吧。

1.终身体育
武汉两位80岁的轮滑爱好者是践行“终身体育”的楷模。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加之闲暇时间的增多,平均寿命的延长,物质生活的改善,使得体育成为现代人生命过程的重要内容。两位老人分别是65岁、78岁开始学习轮滑,都轻松完成了半程轮马,体现了轮滑运动的安全、趣味、健康、普及的特点。

2.走出家门
烟台轮马给参加活动的各地轮滑爱好者创造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用七哥的话总结就是“要走出国门,先要走出家门”。个人体会最深的就是武汉朋友们的团队组织和协作精神,40多人的团队顺利到外地参加活动,两位组织者万老师和候老师的组织能力非同一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5 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hnxu 于 2015-6-5 09:48 编辑

转发烟台轮马冠军钟浩(网名邮差)参赛感受:

烟台轮马  北岸新军

   2015年5月30日的首届烟台轮滑马拉松经过一天的紧张比赛圆满结束,现在大多数人员都已返乡,但似乎心依旧就在那里,激情澎湃还未散去,海边的交流仍在弥漫。临走之时,意犹未尽的王兵老师给大家安排了家庭作业,各自谈谈对轮滑,以及这次烟台轮马的感受,共同分享。对于这次捡漏获得成绩的我硬是让王兵赶鸭子上架,于是肤浅地写几句心得吧。

   轮滑运动是一项易学易掌握的运动,场地要求低,不受季节限制,老少皆宜等特点深受欢迎。现在城市各种广场公园也多了,轮滑在其中唱着主角。因此影响了一些人投身和参与了进来。一是看着轮滑优美娴熟的姿势而被吸引,二是可以锻炼身体何乐不为?这次烟台轮马活动当中不乏很多人都能半路出家,而且滑得很不错,六十岁以后学的大有人在。

轮滑运动强壮身体,锻炼筋骨,促进平衡,健脑健心是众所周知的,轮滑可以改变生活品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轮滑带来的快乐只有轮滑人深知。这些年随着轮滑运动的普及,人们开始大胆尝试与之有关的运动,从起初的场地逐渐延伸到了公路越野,轮滑马拉松,以及轮滑球等运动。官方及民间组织的越野轮滑马拉松遍地开花。已经进入国际赛事的每年年底的武夷山国际轮滑马拉松今年已是第三届了。轮友自发的各式各样越野轮滑数不胜数。具有影响的环青海湖轮滑已经步入成熟阶段,每年盛夏许多人背着轮子在高原圣湖边飞翔追梦。那本人呢也荣幸地参与了这项活动,圆了心愿。

今年家住杭州的在校大学生,轮滑帅哥娄乾锟更是体现了年轻人的魄力,牵头实施了环千岛湖150公里探索之旅,率先凭勇气第一个吃了螃蟹。紧随其后的烟台的王兵(雷达兵)锦上添花,成功组织了这次烟台轮滑马拉松赛事,缔造了中国北岸轮马的神话,让已久的期待成为了现实。

越野轮滑如火如荼的开展是基于大好的形势,也缘于当下气候的必然。全民健身,绿色出行的社会声浪此起彼伏,助推了轮滑运动的发展。这次烟台有幸见到了传奇人物,北京的老丁,几年前,他就脚踩小轮游遍神州,震惊了全国,续写了奇迹。他从前身体状况一塌糊涂,轮滑改变了一切,现在面貌和精神有了巨大的变化,反差之大不敢相信。他的行为解读了健康的秘诀,生动的写照同样影响了身边太多的人从事于这项能带来意想不到惊喜的运动当中。轮滑运动受益多方,给人以自信,乐观,积极,豁达。轮滑运动妙趣横生,魅力无穷。

美丽的海滨城市,苹果之乡烟台,在小的时候这个地方充斥着耳朵,多年来魂牵梦萦。想都想不到多年后以这样的方式踏上的这里的海边。这次烟台轮马感受深刻。体育旅游是主办者王兵立意明确的主题,也是他的高明之处。众所周知,烟台是个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当王牌结合体育,打造唯我独具的特色品牌,是这次烟台轮马的主旋律,也是我们探索的思路和新方向。更是突破重围,独辟蹊径的战略。我觉得王兵独具慧眼,撇中命脉,从而出奇制胜。把这次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同时和北京走南闯北的轮滑智者徐老师能不谋而合,北岸轮马将来势必会载入史册。她将引领着这一新生事物开辟出广阔的天地。美丽的烟台海岸线也一定率先走进人们的期待。旅游搭台轮滑唱戏必将方兴未艾,前景灿烂。

轮滑润色着烟台的海岸,丰富着蓬莱的景观!期待很多的朋友借助轮子认识烟台,融入烟台,让轮滑结缘天下友人,祝烟台好运,祝烟台轮马扬鞭飞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5 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烦 发表于 2015-6-4 22:04
2015烟台轮滑马拉松点滴

徐老师和兵哥的总结很完善了,补充几点个人的感受吧。

以往我们有“终身教育”理念,就是在人的一生中都有意识地坚持不断的学习、充电,而绝非大学毕业后的“顺其自然”。大范所说“终身体育”也是国外流行的先进理念,对轮滑人来说,很受启发。武汉两位轮滑老汉,之所以如此健康乐观,和这些年的脚底风火轮大有关系,他们就是“终身体育”的最佳范例。试想,我们如果常年轮滑至80岁还有他们这样的身板和心态,那不是我们人生最大的福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5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nlineroll一休 于 2015-6-5 18:32 编辑

为兵哥的总结鼓掌!写得非常好。万事开头难,这是一次创新,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第一次就能如此顺利完成,值得祝贺,相信明年会更好。向两位冠军表示祝贺,向所有完成这个马拉松的轮友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5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将来真的变成一个比赛,还是要想办法“动态封路”。多年以前,美国西海岸曾有一个高速路上的轮滑活动,好象是以反暴力为主题的,他们的做法很简单,用两辆房车,在一个车道内,一前一后行驶,中间是轮滑活动的人。这种封路方式,不妨称为“动态封路”。
烟台的这个活动,不一定要用美国的这种方式,但可以借鉴。如果将来能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可以考虑将最右边的慢车道,让警车用类似上面的方式,动态地封起来,只要三辆车即可,一辆开道,一辆断后,第三辆前后巡逻。轮友仍在非机动车道上滑,只是在轮滑比赛的这一段路上(这一段是不断地向前移动的),不让机动车在贴近运动员,以防突然摔进机动车道,引发事故。只是一个设想,能否可行,或有多大意义,需实践检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inlineroll一休 发表于 2015-6-5 08:55
如果将来真的变成一个比赛,还是要想办法“动态封路”。多年以前,美国西海岸曾有一个高速路上的轮滑活动, ...

”动态封路“的设想,当参赛者水平差不多时,完全可以实行。但参赛者水平差距较大时,如何实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版权声明|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轮滑技术论坛 ( 粤ICP备11058637号 )

GMT+8, 2025-10-8 01:55 , Processed in 0.11398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