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han 发表于 2012-4-10 06:09

本帖最后由 lanhan 于 2012-4-10 06:46 编辑

       再来分析一下这两张图,我们在左脚内刃蹬地结束、抬离地面时与地面的最后接触点做一条与左脚支撑惯性滑进方向垂直的线与右脚滑行轨迹相交,这条线也是左脚内刃支撑向侧蹬地的支撑反作用力方向线,在这之前的双脚着地阶段说明身体重心还没有完全移动到右脚上,还在两脚之间,也就是说在这以前时间段身体重心的投影点还在右脚的左侧,这个时候如果右腿蹬伸用力,力的作用点与身体重心的连线是指向右脚的左侧的,与左腿向侧蹬地的支撑反作用力方向相反。这说明在这以前的时间段右脚接触地面还处于悬浮、开始接触地面阶段,并没有完全承接身体重心,也就没有开始外刃蹬地动作。 假如说在这个阶段右脚外刃支撑有向右外侧的支撑反作用力,等于说这时身体重心的投影点已经向右越过了右脚。

lanhan 发表于 2012-4-10 07:14

本帖最后由 lanhan 于 2012-4-10 07:22 编辑

贴上PDF原文。
感谢这一段时间众滑友积极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指出了这篇文章的存在的错误和漏洞,我已经在我现在存盘的文章中进行了改正和补充,谢谢各位滑友!
这次贴上的是PDF原文,是出版后未经修改的,其中比较典型的一处错误是轮滑双蹬技术外刃蹬地时的角速度计算公式设计错误。
我现在修改过的文章与这篇PDF文章虽然有了一些修改、补充,但论点、论据、结论不变。
文件太大,759K,上传失败。

lanhan 发表于 2012-4-10 08:02

本帖最后由 lanhan 于 2012-4-14 09:27 编辑

水平面、额状面、矢状面就是研究人体运动力学的基本3维分析面啊!除特别指定外,矢状轴就相当于y轴、额状轴就相当于x轴、垂直轴就相当于z轴。分析人体单个动作受力情况这是最简单、省事、直观的3维分析面了。轮滑双蹬技术的外刃支撑向侧蹬地阶段就是单一动作啊。轮滑运动的直道前滑因为身体重心惯性运动方向就是身体矢状轴方向,与支撑脚的矢状轴平行,身体重心在矢状轴方向不受力,就不用分析矢状面了,所以只要研究运动员在水平面、额状面的受力情况就行了。还有,我的这些分析图是可以套用在外刃支撑动态当中的任何一瞬间的,就是所谓时相、时间段、时点,把数据对应公式套进去一算就行了。把若干个连续时点数据计算出来画在图上就是轨迹图了。

lanhan 发表于 2012-4-11 08:16

本帖最后由 lanhan 于 2012-4-11 16:44 编辑

以支撑脚惯性滑进方向为y轴的外刃支撑向侧蹬地时受力、加速度、速度情况分析

cqmlyb 发表于 2012-4-11 10:21

呵呵。又是静态图。

lanhan 发表于 2012-4-11 12:39

本帖最后由 lanhan 于 2012-4-12 08:52 编辑

以支撑脚惯性滑进方向为y轴的外刃支撑向侧蹬地时受力、加速度、速度情况分析这个分析1.以右脚外刃支撑为例。2.以支撑脚惯性滑进方向为直角坐标系y轴,支撑点(脚)为坐标原点,身体重心向侧移动方向为x轴。3.在水平地面上。4.假设支撑脚惯性滑进方向的滚动摩擦阻力为零、空气阻力为零。5.在力的方向上速度的变化都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6.分析身体受力,不能回避速度,力作用的结果是加速度、速度发生了改变。把受力情况和速度变化放到一张图里更方便。       我们来看图1,大家都知道轮滑的支撑腿是向侧蹬地的,正确的动作是蹬地方向与支撑腿惯性滑进方向相垂直,这就是说任何复杂的内力、外力都不能向后蹬,都不能在支撑腿惯性滑进方向产生加速度,要想提高滑行速度只能依靠支撑腿向侧蹬地的支撑反作用力推动身体重心产生的侧向运动速度与惯性滑进速度合成一个新速度,并且反复的、多次的这样合成,来达到提高前进方向速度的目的。因为在支撑脚惯性滑进方向身体重心的投影点就在支撑点上(在y轴原点上),重力势能不能转变成惯性滑进方向的动能。因为是单脚支撑,并且不能向后蹬地,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在支撑脚惯性滑进方向的动量是没有改变的。       我们再来看图2,轮滑双蹬技术的支撑腿向外倾斜向侧蹬地动作的任何一个时相(也就是时间段、时点)的受力情况都符合这张额状面受力分析图。按照双蹬技术的外刃支撑向侧蹬地动作能够提高滑行速度的理论,身体重心受到了向外侧的支撑反作用力,就产生了向外侧的加速度,身体重心向外侧运动的速度就加大了,身体重心向外侧运动的速度与惯性滑进方向的速度合成的新速度就加大了。这时身体应该向外侧倾斜,身体重心的投影点应该在支撑点(脚)的外侧(在x轴正值处),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支撑反作用力才会产生水平分力,产生侧向水平加速度,推动身体重心向外侧运动。一句话,轮滑双蹬技术的外刃支撑向侧蹬地动作的支撑反作用力使身体重心产生了向外侧运动的加速度。       我们再来看图3,轮滑双蹬技术的外刃支撑向侧蹬地动作的支撑反作用力使身体重心产生了向外侧运动的加速度F水÷m=a,有加速度a,有力持续作用时间t,身体重心在力作用的方向上的运动速度就会加大vt侧=v0+a侧t,身体重心发生位移s=v0t+1/2vt2。这样就可以按照双蹬技术的外刃支撑向侧蹬地动作能够提高滑行速度的理论,应用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一个新的速度。看到这里,滑行的速度加大了。请看图4。       但是,因为支撑腿向外侧倾斜,身体重心的投影点在支撑点的外侧(在x轴正值处),身体重心有向外侧运动的速度,即使在外刃蹬地的支撑反作用力消失以后,根据惯性定律身体重心仍会保持这种状态,继续向外侧远离支撑点(坐标原点)运动下去。是哪一个外力迫使它改变了这种状态又回到了支撑点(脚)的上方了呢?请看图5

轮滑风 发表于 2012-4-11 20:11

有电子版吗?

轮滑风 发表于 2012-4-11 22:08

lanhan 发表于 2012-4-10 07: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贴上PDF原文。
感谢这一段时间众滑友积极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指出了这篇文章的存在的错误和漏洞,我已经在 ...

PDF原文




make 发表于 2012-4-11 23:51

占楼编辑            

轮滑风 发表于 2012-4-12 10:53

根据运动员或者使用者的反馈,双推会产生更大的动力,而且靠压刃带来的力量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负荷,轮滑者在滑行的过程中,使用的力量,滑行的轨迹,技术动作等,都是有相互制约的关系的,双蹬的技术动作如果只用XY平面图,光分析滑行轨迹是不科学的,不整体地分析在运动过程中的各种做功、滑行轨迹、产生的推动力等之间的平衡关系,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产生另外一种结果。

我觉得采用XYZ立体图的分析模式,来研究双蹬技术在滑行过程中的力学平衡,也许能更好体验双蹬技术的奥秒之处。



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查看完整版本: 对轮滑双蹬技术的不同声音(2012.4.11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