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7|回复: 13

[怀柔马拉松] [转帖]用马拉松配速指导训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8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582670100gup2.html

马上要开始HRIM了,不知道大家准备得怎么样。我在确定新目标的时候,查了一些资料,发现路跑方面的资料非常多,这里陆续转一些过来,希望对我们的轮滑马拉松爱好者能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马拉松配速?
  人们期望的马拉松目标成绩除以马拉松距离,得到的每公里时间即为马拉松配速。

目标成绩            配速            万米时间     每圈400米     笔架山环湖
6:30:00  09:14.57/9:15  01:32:26/1:32:30  03:41.83/3:40  08:30.20/8:30
6:00:00  08:31.91/8:30  01:25:19/1:25:00  03:24.76/3:25  07:50.96/7:50
5:30:00  07:49.25/7:45  01:18:12/1:17:30  03:07.70/3:10  07:11.71/7:10
5:00:00  07:06.59/7:00  01:11:06/1:10:00  02:50.64/2:50  06:32.46/6:30
4:30:00  06:23.93/6:15  01:03:59/1:02:30  02:33.57/2:35  05:53.22/5:50
4:00:00  05:41.27/5:45  56:52.73/0:57:30  02:16.51/2:15  05:13.97/5:15
3:30:00  04:58.61/5:00  49:46.14/0:55:00  01:59.45/2:00  04:34.72/4:35
3:10:00  04:30.17/4:30  45:01.74/0:45:00  01:48.07/1:48  04:08.56/4:10
3:00:00  04:15.95/4:15  42:39.54/0:42:30  01:42.38/1:42  03:55.48/3:55
                                         表一  马拉松配速表

  上表中,斜杠“/”前面是精准时间,后面是近似时间。
  以马拉松配速完成马拉松赛事,用马拉松配速指导马拉松赛前训练。

二、怎么确定马拉松目标成绩?
  对于初级者,马拉松目标成绩变化区间很大,第一次跑5小时,第二次也许就能跑4小时。这取决于每次赛事之前的训练情况:周运动量、单次最大运动量、万米成绩等等。
  那对于初级者,究竟应该根据什么来确定马拉松目标成绩,6小时?5小时?还是4小时?
  采用马拉松耐力系数初步确定目标成绩:
  ∵  马拉松耐力系数 =马拉松成绩÷万米成绩
  ∴  马拉松成绩(预测)=万米成绩*马拉松耐力系数
  通常,对于业余运动员而言,马拉松耐力系数在4.6~4.8之间,对专业运动员来说,在4.4~4.7之间。
  所以,对业余马拉松初级者来说,用4.7~4.9来预测,中高级者用4.6~4.7。

万米成绩    系数4.6   系数4.7   系数4.8    系数4.9
0:38:00  2:54:48  2:58:36  3:02:24  3:06:12
0:39:00  2:59:24  3:03:18  3:07:12  3:11:06
0:40:00  3:04:00  3:08:00  3:12:00  3:16:00
0:45:00  3:27:00  3:31:30  3:36:00  3:40:30
0:50:00  3:50:00  3:55:00  4:00:00  4:05:00
0:55:00  4:13:00  4:18:30  4:24:00  4:29:30
1:00:00  4:36:00  4:42:00  4:48:00  4:54:00
1:05:00  4:59:00  5:05:30  5:12:00  5:18:30
1:10:00  5:22:00  5:29:00  5:36:00  5:43:00
1:15:00  5:45:00  5:52:30  6:00:00  6:07:30
1:20:00  6:08:00  6:16:00  6:24:00  6:32:00
                      表二  马拉松耐力系数

  所以,在跑马拉松之前,最好能测验万米能力。
  注意:马拉松成绩≠万米成绩×马拉松耐力系数!这个公式是仅仅是计算、预测。真正要跑出计算的成绩,还需要按照马拉松训练计划,进行马拉松的专项训练。

三、全程“跑”完马拉松的基本条件
  (1)至少保证连续10周进行训练;
  (2)每周进行4次训练,周训练量最好在40公里以上,但一般不超过60公里;
  (3)比赛前倒数第三周周末,应该跑一次30公里,或者用配速(中高级者),或者比配速每公里慢10~20秒(初级者)。
  (4)比赛中,要匀速跑。

四、为什么要匀速跑?
  许多第一次、甚至已经参加多次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也会出现“撞墙”,崩溃,不得不走,伤痛等等情况。
  一般来说,都是前面跑快了,或者说没有按照上面所说的全程“跑”完马拉松的基本条件去进行马拉松赛前准备。
  只要是跑步比赛,都应该按照匀速的方法去进行。
  要享受快乐的过程,哪怕是痛苦的快乐,这种痛苦是疲劳、困难的痛苦,而不是伤痛、艰苦的痛苦。

五、如何准备参加马拉松?
  (1)按照训练计划
  按照科学的训练方法、训练计划进行,网上有很多。但不一定完全适合每个人,可以对其进行修改。
  按照跑步者世界(runnersworld)网站给出的16周训练计划,以四周为一个训练周期,循序渐进。
  一般来说,中等的、每周跑量为41~48公里的训练计划如下(长距离跑安排在周日):
  周一:跑休;
  周二:放松跑,5公里~10公里,每公里速度比配速慢20~30秒;
  周三:跑休;
  周四:间歇跑或tempo跑或放松跑。①间歇跑3~4*1600米(比配速快30秒~60秒,配速快的快得少点,配速慢的快得多点),间歇慢跑800米(6分钟左右)。②tempo跑,8~10公里,速度比配速快20~45秒,同样是配速快的快得少点,配速慢的快得多点。③每四周一个周期,第四周的周四进行放松跑;
  周五:放松跑:6~10公里。若周日长距离跑是30公里,那么周五的放松跑为3公里;
  周六:跑休;
  周日:长距离跑:16~32公里,每公里速度比配速慢20~30秒;

  每周四次训练,跑量要进行适量调整,总的不要超过50公里。
  周四和周日是两堂重要的训练课。对于初级者而言,周日的长距离跑问题不大,但是周四的间歇跑和tempo一般难以完成,替代方法:用配速或比配速慢5~10秒的速度跑8到12公里。

  (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有氧耐力能力
  不要急于求成,提高长距离跑的能力,简言之主要是提高心肺功能、以及身体相关器官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初级者不要把马拉松目标成绩订得太高。通过几周的训练后,找个周四的时间,跑个万米,看看成绩如何,然后用万米成绩乘以马拉松耐力系数,得到一个参考的马拉松目标成绩,得到配速,然后以这个配速来指导训练。
  (3)一定要按照训练计划要求的速度进行训练
  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但不能随心所欲,想跑就跑,想跑多少就跑多少。
  (4)享受过程,不要追求速度
  在准备参加马拉松赛事的训练过程中,不要太刻苦,不要太累,不要受伤。
  若选择的配速较快,那么就放慢半分钟到1分钟有何妨!
  虽然配速每公里慢30秒,马拉松全程慢21分钟,或者每公里慢1分,全程慢42分钟,但换来的是却是轻松。
  快乐跑步,享受人生!
  (5)跟随兔子训练,300、310、330、400、430、500。人多一起跑,会觉得更轻松。比兔子强的人,可以在半程后逐渐加速。
   300兔子:步频140、大闸蟹、宜丰;
   310兔子:步频140、英镑;
   330兔子:良友、深圳的风、非典型摇摆、东北老姜、高飞;
   400兔子:高飞、游鱼(委屈了点)、冰山、debby;
   415兔子:善存片、tom_dongdong;
   430兔子:善存片;
   500兔子:跳跳虎。

六、再论马拉松耐力系数和万米成绩
  一些跑友想通过训练不断提高马拉松成绩,这是好事,是一种追求。但有些跑友对马拉松目标成绩预期过高,往往是欲速不达。这个问题实际上归结到:在目前已经达到的马拉松成绩的基础上,要完成下一个期望达到的马拉松成绩的依据是什么?
  有的跑友说,这次我用4小时完成了全马,下一次我要争取在3小时30分完成。
  有的跑友说,这次我在3小时30分之内完成了全马,下一次我要争取在3小时10分(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完成。
  3小时10分完成的,下一步想3小时之内完成。
  2小时40左右完成的,下一步的目标就是2小时34分(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这是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追求的终极目标!
  以上对追求的目标成绩,要有合理的依据才行,否则,其目标仅是空想。
  我们来分析一下什么是合理的依据。
  假设,有两名跑友A和B,第一次跑马拉松的成绩都是4小时,但A的万米成绩是45分,而B的万米成绩是50分。根据马拉松耐力系数公式计算得出:
    A的马拉松耐力系数= 240分/45分=5.33;
    B的马拉松耐力系数= 240分/50分=4.8
  A的马拉松耐力系数大于B,说明A的马拉松成绩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A说,下一步我的目标成绩是3小时30分,这是合理的,有依据的,再来计算一下A的马拉松耐力系数:
    A的马拉松耐力系数= 210分/45分=4.67
  4.67的耐力系数是合理的,说明A无须提高已有的万米成绩,继续按照马拉松专项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到达3小时30分的目标成绩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
  而B若是不提高万米成绩,那么B要到达3小时30分的是不可能的。通过计算得到:
  B的马拉松耐力系数= 210分/50分=4.2
  4.2的耐力系数说明什么?说明B以他的万米最好成绩要连续跑4.2个万米,这根本不可能做到。
  由于当前B的耐力系数为4.8,因此在4小时的基础上,马拉松成绩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不大,提高10分钟左右。
  所以,马拉松耐力系数偏大(大于4.8),说明万米速度优势没有充分发挥;马拉松耐力系数偏小(小于4.6),说明在马拉松比赛中已经把万米速度发挥到极致!除非万米成绩不是最好成绩!
  因此,若B要想到达3小时30分的成绩,就需要提高万米成绩。
  换句话说,若一个跑友的马拉松耐力系数已经在4.6~4.7的范围,那么他想提高马拉松成绩,就必须提高万米成绩。
  马拉松成绩想提高N分钟,那么万米成绩就要相应提高(N/4.2195)分钟!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中根据万米成绩推算马拉松成绩的方法可以尝试一下,我打算这个小长假再去测一次1万米,然后确定最终目标。

当然轮滑比赛成绩受到场地的影响比较大,用场地赛成绩估算公路马拉松还是不准确的,特别是HRIM是在一个不规则的环形路面举行。但是,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另外,滑跑过程中一定要随时注意自己身体的反应,及时作出调整。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 收起 理由
星辰剑客 + 1 jiankang01.net taishanshangmao.com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拉松和轮滑马拉松差别很大,轮马比赛中绝对速度对成绩的影响大于耐力的影响,原因是轮滑的速度高、风阻大。因此训练也必须针对轮滑的特点来进行,主要精力要放在提高速度上而不是耐力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专业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烦 发表于 2013-6-8 09:14
马拉松和轮滑马拉松差别很大,轮马比赛中绝对速度对成绩的影响大于耐力的影响,原因是轮滑的速度高、风阻大 ...

有道理。
不过用配速指导比赛的方法还是很好的。根据自己以往的成绩,设定这次比赛的目标,然后分配速度,匀速滑下来。我就这末干了。 考虑到弯道比较多,计划1小时40-50分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johnxu 发表于 2013-6-8 09:34
有道理。
不过用配速指导比赛的方法还是很好的。根据自己以往的成绩,设定这次比赛的目标,然后分配速度 ...

直角弯对速度的影响不大,倒是比赛路面对于成绩有很大影响。怀柔轮马的路面平整,我觉得比赛成绩会好于您的预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烦 发表于 2013-6-8 09:39
直角弯对速度的影响不大,倒是比赛路面对于成绩有很大影响。怀柔轮马的路面平整,我觉得比赛成绩会好于您 ...

HRIM赛道路面确实不错,比苏州环太湖赛道,韩国仁川赛道、妫河上下游的路面都好。不管成绩如何,刷得一定很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烦 发表于 2013-6-8 09:14
马拉松和轮滑马拉松差别很大,轮马比赛中绝对速度对成绩的影响大于耐力的影响,原因是轮滑的速度高、风阻大 ...

说的非常对、在轮滑上速度比耐力更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拉松成绩想提高N分钟,那么万米成绩就要相应提高(N/4.2195)分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岗岩 发表于 2013-6-8 11:18
马拉松成绩想提高N分钟,那么万米成绩就要相应提高(N/4.2195)分钟!

那是跑步马拉松,轮滑马拉松不是这样算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版权声明|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轮滑技术论坛 ( 粤ICP备11058637号 )

GMT+8, 2024-5-19 03:29 , Processed in 0.13948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