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你理解错啦,涨潮之前赶快收回 HOO... 不过,招至小MM如此回应,哪吒你是不是该负“误导”之责? 哈哈打完了,言归正传。王磊杨明还需8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回到兰州,近日怕是难得偷闲泡网。就哪吒同时也是很多朋友广泛关心的一些问题,暂据我所知代王磊杨明回答如下: 1.当初DIY刹车棒的初衷,确只是为了应对长下坡复杂路况下轮滑旅行的需要。此间无经验可借鉴对轮滑也少有了解。前后共做过二根,一根合金空心管,一根拖把棍子,二端都是橡皮。多次试用的效果说不上有多满意,比没有却也强上好多。这种刹车的好处是材料易于得到(木棍+橡皮)、刹车有一定稳定性且成本低廉。缺点是需要用手掌控且有一定重量体积。总体对它的看法是不太方便不太实用,所以后来才“不了了之”,但偶尔遇上十公里类的陡下坡,拿这个代用一下是完全没问题的。杨明有次训练时从兰州某较大坡度的山上下来,刚开始就坏了刹车块,随手拿根树树后面还带了一个MM就能一路刹刷下来就是明证了。 杨明是一直坚持用刹车块的,包括他平时的训练和去年的环青海湖以及今天的轮滑西藏。之前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也曾困惑过,想过其它一些DIY方案。但最终因时间较为紧迫而选择了自己很习惯也比较了解的刹车块,这也是他选择用K2那款4*100训练鞋的重要原因之一,上面能象很多休闲鞋那样直接安装刹车块。 环青海湖他和BB的刹车块大概都是磨损过半吧,还要经常帮助那二位不会刹车的MM,刹车块这样的表现已经不错了。 另外,此前也和他商量过,若有同行自行车的话,大下坡时可借助自行车来刹车的,近拉萨的后几天他俩和途中遇到的自行车队一直同行,不知这个方法他用了没有? 还有,青线全程的坡度似乎没有很多人想像的那样长那样陡,加上S减速等技术类刹车,多费点轮子磨点刹皮,我想对他们来说都不是太大问题了。 关于青线刹车,个人的看法是:技术+经验+装备 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青线多变的天气确实会让人难堪,但它的变化也不是那么的频繁极端和难以应对。雪雹类一路下来也就碰那么几次(比如过号称冰雪仓库的唐古拉),好象没听说谁有那么好运气特经常的碰到[em01]这个季节本该是雨多一些,但行中遇雨肯定穿防水外套的,遇降温肯定是得加保暖服的,天气实在不行肯定是要赶到某补给点休息等待的...总之,对于一个稍熟户外的朋友来说,青线的天气变化是个问题但绝不是大问题。 青线的路况是否复杂,要看拿什么尺度衡量,对自行车来说算高速公路吧,对轮滑算得上一般国道吧?摩托车..记得有位骑大排跑青线的朋友回来写游记时说“青线,太没劲...” 青线于轮滑,气候并不算恶劣路况也绝不太差。最现实的问题是高反及体能。 3.客观点说,整条青线只在典型的几个段点间(一般相距百十公里)少有人烟,一般的情况下都是少些人烟,不少的地方还有“难以想象的小繁华”...呵,这样说不太明朗,不妨拿数据简单说一下:去年走青线,平均每小时碰到十辆八辆汽车好象没什么问题,平均每天碰一拔自驾车或自行车的游者好象也没问题。最重要的是:青藏铁路的建设对青线公路的“繁荣化”推助很大!若有兴趣对照几年前和今年的自行车游记(容易找到),肯定能发现明显区别的。 既然不存在“没有人烟的地区”,至少有了N多穿行在青线上天性乐于助人的司机(比内地强过百倍),有了不少相距不太远的村镇、牧账、养护站、保护站、兵站(撤了一些),有了较远的行动距离的保证(基本能保证一般情况下从A补给点刷到B补给点)...后勤也不用太多担心。晚上在补给点睡好吃好,准备些次日的“补品”,比如糌粑、奶茶白开、大饼...加上包底的几块压缩饼干巧克力类,足够让你在青线上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了”...另外,行前就和他开过玩笑:见人就讨...情况特殊,些许小方便,青线上碰到的人大致是不会拒绝你的。 关于是否露营的问题行前也讨论过,他当初比较矛盾(毕竟没走过青线了解到的一些东东难免片面偏颇),也不知道俩人真正上青线后表现会怎么样,带点“悲壮”味的也曾想过带上露营装备。但我坚决反对了,因为若带这些东东的话,负重强度、体能消耗、体积将会增加很多,安全方面更难保障。其实当初这样劝他,其中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并不认为他俩能经常顺利的赶到下一住宿点,那么在情况稍有变化时就必需拦车趁天黑前落脚。实际远超我想象,也就是他俩全程都没有什么高原反应(近拉萨前电话问过),体能状态等一直都还不错,佩服! 所携物件大概斤两我只能瞎猜乱蒙了,15KG左右? 4.十天半月后游记应能出来,相信(这词比较别扭的说)的话请看,谁看过不相信的话完全用不着质疑,没那个必要嘛... 相关技术细节等大家感兴趣的东东,相信他会在游记中尽可能详细的写出。 另: 有句话给杨明重复过N多次:莫为虚名所累...打字半天,加起来咋也不如看这句顺眼[em15] 洗澡去了,有哪写错了请稍宽忍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