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滑冰跳跃动作的摆臂技术分析
王旋 刘颖 樊继东
(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150001)(黑龙江省冰雪训练中心)(齐齐哈尔花样滑冰队〕
摘要通过对流行的高难跳跃动作分析,表明当前有2种摆臂技术:双臂对称,,和,‘一前 一后”的非对称的摆臂技术,经分析表明,虽然绝大多数高难跳跃都采用“一前一后”的非对称的摆 臂技术,但与“双臂对称”的摆臂技术相比,存在较大不足,因此,为提高高难跳跃动作的练习效果。 建议广泛采用“双臂对称”的合理摆臂技术。
1前言
跳跃动作一直倍受花样滑冰教练员、运动员和专家们的极大重视,因为掌握一个高难跳跃动作的时间 太长,投入的精力太大,一个成熟的高难跳跃动作一般需8年左右才能掌握,一些天赋稍差的运动员,所需时 间会更长,甚至在一生的运动生涯中也无法掌握。比赛中的跳跃动作是自由滑的灵魂,是取胜的关键因素。
因此,跳跃动作倍受重视也是理所当然的。
目前,花样滑冰跳跃的难度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在空中仅停留0.7s左右,可以完成每种3周跳、 3周半跳和4周跳,这需要相当高的技巧和空中转速。根据定量测定的结果,3周跳空中平均转速达4.03 m/s,3周半跳平均转速达4.3 m/s,最高转速为5m/s,经研究证明要想达到这样高的转速,只想去增加跳 跃的高度是错误的观念,其关键问题是提高水平速度。但在高水平速度下对技术的要求会更高更精, 因为在高速下,每个不合理动作都会产生更大的破坏力,因此,对高速下的摆臂技术进行研究显得十分 必要。
2跳跃动作的发展
跳跃动作技术的初期发展非常缓慢,因为每个跳跃动作的出现都是一个创新,即使是半周跳或1周跳也 都是以发明人的名字命名。在冰上首先出现的是滑行和转体,然后是冰上旋转,最后出现跳跃。初期的冰 上跳跃都是从旋转的技术过渡而来,结果,初期的跳跃动作形成“转中跳和转中落”的技术,因此,初期的起 跳技术是两臂一前一后抡摆的起跳技术,在简单的跳跃中,尤其在起跳速度小的情况下,这种摆臂技术还容 易维持起跳平衡,但动作质量低,表现在起跳速度小,飞行距离短,起跳和落冰都是小弧线。后来,由于将生 物力学和物理学的知识运用于训练之中,使跳跃动作的难度得到迅速的提高,相继完成了2周半跳和3周
跳,1952年完成了后外3周跳,1962年完成了勾手3周跳,1978年完成了3周半跳,1988年完成了后外点冰4 周跳,随着难度的提高,跳跃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在出现2周跳时,运动员采用了“延迟起跳”和“双臂对称” 摆动技术,使起跳更有效地利用了水平速度且保持稳定性。
3当前高难跳跃动作的摆臂技术特点
目前,在世界比赛中,运动员一般采用6种高难跳跃(女运动员5种),其中包括:3周半跳、后内3周跳。 后外3周跳、后内点冰3周跳、后外点冰3周跳和勾手3周跳。
3周半跳是向前起跳的动作,均采用双臂对称的摆臂技术。但这个动作的初期是采用一臂在体前另一 臂在体后的非对称摆臂技术,与旋转起转的两臂技术基本相同。后来,出现了两臂同时对称的摆动技术,使 前起跳的难度迅速达到2周半和3周半跳,在练习中出现4周半跳。在双臂对称摆动技术推广的同时,一前 一后的非对称摆臂依然流行,世界直到60年代未,中国到90年代初这种摆臂技术才绝迹。目前,世界所有运动员完全接受了双臂对称的摆动技术。
双臂对称的摆动技术关键表现在缓冲和起跳阶段。其具体的技术如下:
3.1缓冲阶段
当运动员稳定进入缓冲时,滑腿深屈,上体直立,两肩平行,两臂同时小摆至体后,浮足留后,两臂对称 地摆至体后,有利于身体正对滑行方向和下摆技术的完成,也有利于保持平衡和增加起跳力量。 一前一后的非对称摆臂技术,在缓冲阶段是一臂在体前另一臂在体后,身体背对起跳弧线圆内,这种姿 势不利于下一阶段的技术完成,为起跳阶段埋下隐患。由于身体背对圆内,极易造成身体过早转动和两臂 的轮摆动作,破坏平衡,造成起跳和预转无力。
3.2起跳阶段
起跳阶段分为两臂下摆和两臂上摆期,由于两臂在缓冲阶段对称地摆向体后,当靠近身体下摆时很容 易保持平衡和稳定,不会造成身体任何转动。由于两臂同时对称下摆,可增加起跳的力量。这个时期是2种 摆臂技术的关键差别期,在一前一后非对称的摆臂技术中,极易形成抡摆臂的错误,不易完成靠近身体摆动 的技术要求。由于不对称性,也极易破坏平衡,在下摆期便开始转动身体造成起跳和预转无力,最终导致动 作失败,尤其在高水平速度下,更易出现严重错误。
从一前一后的摆动技术的图片分析中可以看出,运动员为保证动作完成,先把前臂从前伸状态放下至 体侧,后臂向下摆动,形成两臂相对摆动,然后两臂再同时上摆,比双臂对称下摆多一个前臂放下的动作,动 作的不对称性和方向不一致性,容易导致平衡的破坏,失掉动作一致性的要求。双臂对称摆动,在摆动的方 向上是一致的,力量是均衡的。
无论“一前一后”的非对称的摆动,还是“两臂对称”摆动,在上摆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