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老李飞刀

[技术专题] 速度轮滑双推技术动力之粗浅解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0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nlineroll 于 2012-4-10 10:01 编辑

关于正功与负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物理中通常不用正负来表示功。当然你所说的功的正负号在这里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即动能的增加或减少。

点评

您是一休吗?  发表于 2012-4-10 13:15
谢谢您的解释.物理教材中功有正负.物体的受力与前进方向夹角小于90度时这个力做正功,大于90度时做负功.您说的动能的增加与减少是对的.功能原理中定义对物体做正功物体动能增加.做负功时物体动能减少.咱俩理解的一样.  发表于 2012-4-10 13: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0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对学双推具有广泛的理论指导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李飞刀 于 2012-4-10 13:22 编辑
inlineroll 发表于 2012-4-10 09:32
说得好,很形象。双推是建立在熟练的传统速滑技术(push-glide-recovery-setdown)基础之上,双推主要是将传统 ...


    您讲得太好了!{:soso_e183:}您对双推技术的理解非常全面,听了非常痛快.断定您是一个滑了多年的高手,否则不会有这么具体的感觉.双推技术确实是一个立体的技术,是整个身体的动能和势能高效地克服阻力做功的过程.细节还有很多,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受力分析就能描述清楚的.我写本帖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对动力进行平面的解析.以后也还会对双推技术的立体动力(特别是蹬地后在竖直方向的地面弹力)和动能势能的转换和释放进行尝试性的解析,盼望能得到您这样的专家的关注参与并斧正错误.谢谢了!  
    我上午去轮滑场了,今天风较大,刚滑完回来.{:soso_e113:}

点评

李老师 我在北京刷盟网站上网名是叫一休。一个轮滑业余爱好,谈不上高手,更不是专家。天天上班,在办公室或实验室坐的时间太长,很需要这种室外运动,主要为健身,也可以认识很多朋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10 2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0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飞刀老师的双推那么漂亮,原来倾注了这么多的心血,理论与实际的完美融合!文章深奥 新人一时难看懂 ,先收藏再细细斟酌,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0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nlineroll 于 2012-4-10 23:08 编辑
老李飞刀 发表于 2012-4-10 12:53
您讲得太好了!您对双推技术的理解非常全面,听了非常痛快.断定您是一个滑了多年的高手 ...


李老师
  我在北京刷盟网站上网名是叫一休。一个轮滑业余爱好者,谈不上高手,更不是专家。天天上班,在办公室或实验室坐的时间太长,很需要这种室外运动,主要为健身,也可以认识很多朋友。

点评

我果然猜得没错,我在刷盟网站上看过很多您的帖子和照片,印象很深.感到您是一个知识分子.只可惜未曾谋面,相信会有机会的.  发表于 2012-4-10 22: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0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nlineroll 于 2012-4-10 23:01 编辑

关于双推的动能与势能转换,2008年在北京刷盟网站上,曾有过一些开玩笑地说法,详见下面贴子的14-17楼:
http://www.0106666.com/forum.php ... 10795&extra=&page=1
因为刷盟有一切皆可娱乐的传统,因此,当时写得不是很严格,但不是一点道理没有。
上面的同一个贴子80楼,对这个动能势能做了进一步解释:
http://www.0106666.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795&extra=&page=4
如果要做进一步的定量的理论分析,可能需要建立含有矢量的偏微分方程(或方程组),变量是时间与空间,需要确定边界条件,这种方程是否有解析解还是一个问题,有多准确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认定。

点评

您说得没错,如果做这方面的工作是很复杂的,为了方便研究必须简化确定边界条件.我同意你和好多滑友的观点,双推技术是一个三维立体的技术动作.我只是在平面上的动力方面进行了解析,这只是一个主要方面.还不能反映全面.  发表于 2012-4-11 07: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1 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托塔天王 于 2012-4-11 05:53 编辑

                                        速度轮滑形象教学

    直道技术

侧蹬:

1,上体姿势:团身、朝向支撑腿滑行方向,异侧肩找膝,浮腿一侧腰腹肌群展开;

2,重心位置:重心下沉压在支撑腿上等待被蹬移,浮腿一侧髋朝向跑道方向,蓄势待发;

3,浮腿位置:浮腿前跟内收过于身体纵轴线,蓄势待前引,前跟方向与支撑腿滑行方向重合,感觉为支撑腿滑

行助力;

4,蹬地方向:蹬地腿迅速变内刃侧蹬,向浮腿落轮的方向蹬移体重;

5,摆臂姿势:蹬地前,支撑腿异侧臂肘内扣置于胸前,同侧臂微曲后摆至躯干,掌心上翻,蹬地时利用腰腹力

量顺势侧前摆至落轮点的外侧前方向,与重心移动方向重合;

形象比喻:弓箭,蹬地时的前臂、展开的腰腹、内收的浮腿形成弓背;蹬地腿的蹬展如同弦,支点到髋好

似弦上的箭,射出方向为重心移动方向

前引:

1,前引力量:侧蹬地腿蹬移体重时,放松的浮腿正处于支撑腿的后方,浮腿前轮自然垂直向下,接下来,浮腿

髋就要积极主动地带着浮腿顺势正前方引至理想落轮区域;

2,前引路线:沿着浮腿髋正下方与滑行跑道平行落于重心投影点上。

形象比喻:儿童玩具,提拉悠悠球原理,髋=手、腿=绳、脚=悠悠球。

落轮:

1,落轮方向:直指跑道正前方;

2,落轮角度:平刃或稍外刃;

3,落轮姿态:前顶膝、屈踝、后轮稍先着地;

4,落轮位置:重心垂直投影点上,及时承接体重;

5,摆臂姿势:支撑腿异侧臂的肘关节靠近前顶的膝关节,同侧臂后曲摆;

6,重心移动方向:沿着原有的移动方向顺势压过支点,等待收蹬;

形象比喻:飞机降落或者是用刀在案板上从后往前割肉的感觉,但绝不是剁肉。

收蹬:

1,蹬地方向:臀大肌发力致使形成前顶膝屈踝,利用体重惯性的冲压力,由后两轮将力导入,随后发力点由后

向脚掌移动并在脚心处释放冲压力进行侧前追外弧线蹬推,助浮腿髋积极前引,完成收蹬的滑行轨迹(收蹬外

弧线)。

2,滑行轨迹:向外的弧线轨迹,滑行方向与重心移动方向重合,逐渐接近并通过重心投影点的正下方,并迅速变

为平刃过渡。

3,浮腿回收:借助收蹬腿蹬地的力量提起浮腿一侧的髋,并引领浮腿顺势跟进式带收至身体中轴线附近,带的

方向与收蹬腿蹬移体重的方向一致,感觉回收的惯性在为蹬移体重助力。回收的前半段正是支撑腿外刃蹬地阶

段,后段则为支撑腿平刃过渡阶段,期间伴随提浮髋与内转浮腿膝关节。

4,摆臂姿势:收蹬腿异侧小臂顺重心移动方向主动前摆,同侧臂后曲摆。

形象姿态:人字梯,当人字梯的一侧梯子垂直或者是继续倾斜的支撑地面时,另一侧的梯子就会自然而然

回收并合拢,无需用力回收。

整体结构:遵循倒钟摆效应、共振效应、积木原理、3级助推惯性合力


弯道技术

要领:

1,上体姿势:进弯后形成“《”(后面视角),左肩略高,右肩略低,左膝前顶,右髋下沉,

重心压低,髋以下向弧内倾斜。

2,重心位置:重心始终控制在支撑腿上方,发力点由脚跟伴随着蹬展逐渐向前脚掌移动,顺

利完成重心的交接,交换重心时保持好相同的弧内倾斜角度非常重要,这个角度的保持与

时机有关。

3,落轮位置:左轮前冲压式外刃落于右支撑腿左前方的重心投影点右侧,右轮绕过左前轮,

内刃落于重心投影点的右侧,左右脚落轮时都是后轮先着地,左肩、膝、前轮处于同一倾斜面。

4,蹬地方向:左脚侧前追弧压蹬内弧线,右脚侧前追蹬内弧线。

5,摆臂姿势:左臂屈摆,大臂微抬不要摆过胸,右屈臂大幅度侧摆。

形象比喻:顶门杠,外面推门的力量就相当于过弯时的离心力,门就相当于运动员本身

的重心,门内的顶门杠就相当于弯道滑行时的左右支撑腿,要想阻止门被推开,顶门杠

的倾斜角度非常重要,如果过于直立,那么门就会被轻易推开,如果过于倾斜,顶门杠

地上一端的支点就不会牢固,形成脱滑,所以要想顶住门,就必须要选择一个合理的倾

斜角度放置顶门杠,使推门人感到推门时有硬邦邦向回顶的感觉,这样的顶门效果才能

使门不会被推开,也就是离心力与向心力相抵了。


注意:无论是直道技术还是弯道技术,都不要以跑道作为参照物来约束自己的技术结构,

要滑出自己的直线(直道)和曲线(弯道)技术,技术动作的不规范以及运动轨迹的不

对称(指直道),完全取决于左右脚的基本功底以及自身的协调力和对技术结构的理解,

要滑出自己的风格。

点评

仔细读了多遍,写得非常好,感觉很专业,很认真。关于直道侧蹬1)条中的“异侧肩找膝”有些理解上的疑问。按在Tony Muse的训练班中听说的,上体应该尽量保持钢体,减少扭动,保持knee- nose-toe-hip (膝盖-鼻子-脚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11 1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1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1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李飞刀 于 2012-4-11 12:11 编辑
托塔天王 发表于 2012-4-11 05:39
速度轮滑形象教学

    直道技术 侧蹬:1,上体姿势:团身、朝 ...

    谢谢您的双推动作技术解析和教学!{:soso_e181:}非常专业的教材!学习了,分享了.有您这样详尽的描述和技术动作指导跟进,将会大大提高我做双推动力解析的意义.相信滑友们在厘清并坚定了双推技术的动力先进性以后,认真地按着您的技术分解和技术分析来练习.定会有收获的.说到底,动力解析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大家真正掌握正确的双推技术动作.而您正在做这个工作,并且是无私无尝的.{:soso_e182:}{:soso_e183:}
    这里需要指出和建议的是:您上面的技术动作分解和指导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不是一目十行的流览就能理解的.滑友们特别是中老年滑友如果要学习速度轮滑双推技术,就要多次反复解读才能真正领会.切莫走马观花.一定要配合平时练习,体会动作要领,才能更快的有所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1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指导实践,认真领会刻苦练习。

点评

学礼您好!谢谢您的支持!我一直关注您的帖子和观点.是行家.多交流.  发表于 2012-4-11 08: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版权声明|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轮滑技术论坛 ( 粤ICP备11058637号 )

GMT+8, 2025-1-9 15:40 , Processed in 0.32674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