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89楼、90楼的意见,其实国内外都有踩轮滑上班的例子。轮滑已经具备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速度要素,只要划出专用道,拥有路权,轮滑现在就可以作为交通工具使用。 我这里只是说,从发展的角度看,有了小轨道,滑行受到约束,安全性也会提高一步。铁路运输安全性高于公路,就是证明。如果采用高架路模式,借助下坡重力滑行,速度也将会更快。这样,这种非机动交通工具的使用半径就会增加。在公路上,轮滑列队滑行,只能妨碍速度发挥。而在轨道上滑行,无需摆腿,组成人行列车不但不会妨碍滑行,反而由于重心的降低,轮流出力,更有利于长途稳定滑行,通行的密度也会提高。 路轨两用鞋由于具有两用功能,能随意变换运动方式,使用时方便性要高于轮滑鞋.穿着这样的鞋子,能够自如上下公交车、地铁、楼梯,进出商场、工厂、学校,实现交通上的无缝衔接。这样的鞋子可穿着上班、上课,可以说是一种静止无体积的交通工具。 这里只是说,相对现在的轮滑,作为交通工具,轨道轮滑具有更多一些优点,更容易被接受,更理想一些而已。 所谓理想,其实就是未来。我们不能等待,在有条件的地方,拎个石灰桶,在自行车道上画条线,就可以实现我们的部分理想。 研究轨道轮滑,能够让我们对于使用非机动交通工具的“理想国”的前景,更充满信心!更充满期待!也会想出更多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