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那吒

[海南]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万轮滑族“溜”出都市旋律
时间:2006-12-3 11:04:19 来源:2006年11月27日 海口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黎光 阅读59次
 


轮滑正成为市民喜爱的健身运动 
  

 

轮滑接龙别有一番情趣。     本报记者 李汉仁 摄

    周六上午,市民王先生与他的一帮朋友,放弃汽车和摩托,穿上轮滑鞋去西海岸滑个痛快。他说,伴着海风、看着海景,沿着西海岸的慢车道飞一般地滑行,所有的烦恼都丢在了后面,心情舒畅极了。

    在海口,一些青少年穿着轮滑鞋,在人头攒动的商业区来回穿梭、在玻璃林立的商场中左闪右躲,甚至滑上车水马龙的马路。脚穿轮滑鞋的爱好者们频频出现在各种场所,轮滑专卖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上。种种迹象显示,轮滑运动已在海口迅速推广开来,成为一项市民喜爱的健身运动。

    今年8月11日,由海旅集团全资下属的海口国际旅游会展公司发起成立了海口市轮滑行业协会。海口市轮滑行业协会会长顾建说,海口的轮滑爱好者约有1万人,目前在协会登记的有3000多人。

    据了解,海口的轮滑运动开展时间虽然不长,但2006年对海口轮滑爱好者们来说,可谓好事连连。今年7月,海口国际旅游会展公司将海口会展中心展馆一楼走廊和停车场开辟成海南最大的轮滑专用场地,免费对外开放,爱好者们终于有个“家”了。大家经常在此开展友谊赛,轮滑教练也免费向爱好者们传授轮滑知识和技巧。

    令海口的轮滑爱好者骄傲的是,2006年8月26日,在海口市轮滑行业协会的倡导下,全省多个轮滑俱乐部的200多名轮滑运动员组成轮滑接龙队伍,后面的人抱着前面的腰,他们中最小的才6岁,大家一起从西海岸观海台出发,成功地滑出了1004米,创造了轮滑接龙吉尼斯世界记录。

    令海口的轮滑爱好者高兴的是,在美丽的西海岸边,一条宽3至5米、长2.4公里的专用轮滑道路已于今年9月开工,轮滑爱好者们再也不用担心与汽车、自行车抢道而行了。西海岸轮滑通道可望在年底建成,将以此为平台组织多项大型的轮滑赛事,提高海口轮滑运动的知名度,打造轮滑爱好者的天堂。

    顾建表示,轮滑运动是一个集环保、健康、娱乐于一体的时尚运动,协会将在海南省内定期举办行业信息交流、竞技比赛、专业研讨、项目普及等多种活动,全面推动海南省、海口市轮滑运动的开展。

    轮滑是2010年亚运会比赛项目,是一项健康、时尚的运动,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在德国和法国,拥有轮滑鞋的人超过人口总数的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9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我的天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8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设计略不同

我的设计略有不同,我认为采用轨道轮滑的方式比较好,鞋子用可在路面上正常行走,也可以在专用人行小轨道上滑行路轨两用滑轨鞋.

理由一,安全性强.在轨道上单向滑行,既可避免与行人相撞,也可避免滑行者对面和左右相撞.只有尾随相撞一种危险性存在,解决起来就简单多了.解决了安全问题,轮滑才能成为实用的交通工具.

理由二,方便.路轨两用滑轨鞋可在路面上正常行走,也可以在专用人行小轨道上滑行.能修轨道就修,不方便修的地方就步行.穿着两用鞋可走上公交,地铁,走进办公室.据我的轮滑经验,穿着,脱下轮滑鞋,收拾好要花好几分钟,很不方便.不方便就没有使用者.

我正在试制中,也希望网友提供帮助.比如说,实验用的场地.由于场地所限,我只做了18米长的小轨道,还没有起速度就头了.很想找到一块1米宽,100米长的空地做实验.

到底行不行,我想动手试一试.也为将来动力路轨两用汽车做些准备.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8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传图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8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传图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9 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想到摔倒和脱轨的后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9 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63楼想象力可嘉,但是否可行还须实践检验.注意一定要戴好护具.

就我个人经验,在下坡高速滑行时,双脚直线滑行很难控制,肌肉也紧张.装置是否能够替代技术?是否有必要替代技术值得商榷.

轨道轮滑与高速传送带相比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9 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9 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63楼有创意!

不过长时间保持这个宽度,估计腿、脚容易疲劳

[em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9 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66楼网友:

想到过,所以现在自己在试。为了这个实验,去年4月,我开始学轮滑,现在只要有空,我就到车流量较少的公路上进行轮滑练习,每次来回30~40公里。

有些东西靠计算是算不出来的,只有经过试验才知道。将来几百米、几千米的试验轨道做好后,我会第一个上去试的。每天滑行数十公里,经过数月实验,只有实验的结果才能准确回答这个问题。

我想,会有一点危险,但是比起飞行、比起航天飞机来,危险要小得多。

根据现有在18米长轨道上几十次滑行的经验,脱轨危险不大,因为它与火车脱轨不一样,火车脱轨后金属轮子几乎没办法再转动,突然停止,惯性大,很危险。人脱离轨道后,还能跑动,抵消惯性。在轨道上我还没摔过。18米的轨道,速度太低,摔倒也不能作为危险性的参考。

每次去滑轮滑,都感慨为什么我们不利用滑行作为我们的交通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版权声明|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轮滑技术论坛 ( 粤ICP备11058637号 )

GMT+8, 2025-4-20 05:40 , Processed in 0.1612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