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那吒

[海南]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不说“致敬”话。我不过是个爱玩的老顽童。今天下午又去踢了场五人制足球。

楼主的建议实在。

在轮滑公园铺设条轮滑轨道,准备几双两用鞋和两用滑板,堂堂皇皇写上“世界第一条路轨两用极限轨道轮滑”,也是蛮吸引眼球的,旅游的广告价值就不少。在轨道上玩轮滑,不象轮滑更象滑雪,“到海南滑雪去!”新闻也会抢着报道。

去年8月,到内蒙旅游,玩了一回滑沙。一块烂板子,从十几米左右高的沙丘上滑下来,每次收10块。(附上一张当时拍的照片。)

在轮滑公园或游乐园内搞条12百米长的轮滑轨道,怎么样也要比从那沙丘滑下来要刺激得多。现在玩滑草都在赚钱。

若有人愿意投资,“五一”黄金周前修成轮滑轨道,我看黄金周后就能收回建小轨道的成本。

楼主能向政府和投资商推荐这一运动,投资者多了一个项目,66们又多了一种玩法。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恐龙在2006-9-8 8:49:00的发言:

偶们深圳这疙瘩。。。

现在还真不敢啬求这些。。。现在最大希望就是刷街的时候不逮我们就成啦!~

[em01][em01][em01]

偶现在有个心愿,将来能搞个轮滑婚礼!~

[em01][em01][em01]

我都设计好了.速滑开路中间小越野载新娘后跟一起玩的66带上音箱.

不过也只能想象,毕竟我们国家现在的法律不允许,那么大一群人不被罚款也得穿找袜子进行婚礼

不过我们国家现在的交通基本都拥挤,而且66也刚兴起不久,相信只要我们的努力,梦是会实现的

66本身的规划制度似乎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立体派在2007-1-8 21:45:00的发言:

66楼网友:

想到过,所以现在自己在试。为了这个实验,去年4月,我开始学轮滑,现在只要有空,我就到车流量较少的公路上进行轮滑练习,每次来回30~40公里。

有些东西靠计算是算不出来的,只有经过试验才知道。将来几百米、几千米的试验轨道做好后,我会第一个上去试的。每天滑行数十公里,经过数月实验,只有实验的结果才能准确回答这个问题。

我想,会有一点危险,但是比起飞行、比起航天飞机来,危险要小得多。

根据现有在18米长轨道上几十次滑行的经验,脱轨危险不大,因为它与火车脱轨不一样,火车脱轨后金属轮子几乎没办法再转动,突然停止,惯性大,很危险。人脱离轨道后,还能跑动,抵消惯性。在轨道上我还没摔过。18米的轨道,速度太低,摔倒也不能作为危险性的参考。

每次去滑轮滑,都感慨为什么我们不利用滑行作为我们的交通方法。

想法真的不错,实验场只有你一个人在道路上那就成千上万人,行人占道.雨天容易打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想法真的不错,实验场只有你一个人在道路上那就成千上万人,行人占道.雨天容易打滑”

就我的观察,那怕是大城市,极其热闹拥挤街道也就是那么几条,几个点,大部分街道并不是很热闹的。在繁华街区,只能采取高架滑道的办法通过,好在两用鞋可随时离开轨道步行。

特殊气候下,采取特殊措施。比如说,台风来的时候学校都要停课。下雨的时候,不光是轮滑会打滑,自行车也打滑,汽车也打滑,步行也打滑。

另外,我们的眼睛不能光盯着大城市,我们还要多为小城市、小城镇及大城市的卫星城镇的居民想想,为新建和即将建设的城镇居民想想,让他们重蹈大城市、旧城镇的复辙?

城市中心热闹区域怎么办?无为而治,郊区、卫星城镇、小城镇居住环境好了,交通便利快捷了,人们就不会恋着中心区域了。要知道,如果农村的家庭里面也有卫生间,工资高过上海深圳1~2倍,到北京只有2个钟头的路程,北京上海的居住人口起码会减少三分之一。以前我们担柴火去街上卖,也要步行几个钟头。

因此认为:轮滑轨道要从娱乐运动开始,然后走向实用交通。人行小轨道的铺设,要从市郊开始,然后向城区发展;从小城镇向大中城市发展;从新建城镇向老城镇发展;从局部区域(如小区、校区、矿区)向整体区域发展。

人行轨道交通只是诸多交通工具中的一种,只担负其中一部分责任,估计只有10%~15%人利用这一非机动交通系统,请给我10%~15%的路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4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街道上铺设轨道,并不是什么恐怖的事。发一张05年在香港拍的轨道巴士的照片,这种巴士已经跑了百多年了。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4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发几张我画的人行小轨道的铺设示意图。

图虽然简单,但还是可以看出,尽管街道上行人多多,人行轨道交通与汽车自行车、行人还是可以各行其道,保证安全的。甚至可以说,人行轨道交通是仅次于步行的安全的交通方式。

图1城区内人行轨道铺设计在自行车道靠人行道一侧,与人行道之间用隔离栏分开。理由:轨道轮滑的速度与自行车差不多,相对速度接近零,较安全。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图2在市区繁华热闹区域,人行轨道铺设在高架路两侧,与行人完全没有关系。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图3郊外或城镇间,人行轨道铺设在公路两侧,各让出一米宽的地方就足够了.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随时讨论]轮滑理想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4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立体派"的构想是富有诗意的.他提出的"实用交通"解决方案是否能够成真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超越了现实,把我们66族人的"路权"见著于行动.老夫予以高度评价.

"立体派"的轮滑轨道堪称一项发明,有资格参加将在2010年上海举办的世博会.

我也有过类似的空想.我曾想过管道装置,管壁用高分子合成材料,坚固而不伤人,且造价靠谱.内部不用轨道,采用喷射气流技术,人在其中顺风滑行.或者管道上方设悬吊着牵引拉手的高速传送带(可以考虑设快慢多道),人可以借力滑行.也可以"超车".

这是一个想象空间的话题,可以穷极我们的想象力去创造.只要拿出几个言之有理的方案,我认为必能上<实话实说>.因为我们可以拥有一个响亮的命名-----实话"假说".

希望空想家们一起来讨论这个话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5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网友老周的评价。

我和桂林的66也一起刷过,我觉得66们有一个特点:活得不俗气。

看到老周的设想,身在江湖,熟悉轮滑长短,大家都在为实现理想国而思考。

各种交通工具有各不同的功能、作用、任务,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要将轮滑变为交通工具,就要考虑它各其它交通工具的相互关系。

其实,一旦轨道轮滑交通变为现实,最对不起的就是66,因为轨道上没有办法玩花样了,跳跃旋转都不行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青少年练习旱地轮滑,因为这是轨道轮滑的基础。玩轮滑的人将会成百倍成千倍地增长,花样轮滑只能在专门的场地上进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5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立体派的轮滑轨道确实很有创意,更难能可贵的是把这种创意付诸试验。但是我想,您的这个轮滑轨道的想法一定是在您学会轮滑之前产生的。其实,会轮滑的人更喜欢用轮滑鞋作市内代步工具。不需要投资建设轮滑轨道,只需要在非机动车道上画出一米宽的轮滑道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6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意见直切主题.轮滑的关键问题是没有路权.现在残疾人都有路权,66没有.

1米太谦虚了,应该是自行车道的一半.北戴河就有这样的路,红绿两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版权声明|手机版|小黑屋|联系我们|轮滑技术论坛 ( 粤ICP备11058637号 )

GMT+8, 2025-4-20 05:53 , Processed in 0.1044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