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法真的不错,实验场只有你一个人在道路上那就成千上万人,行人占道.雨天容易打滑” 就我的观察,那怕是大城市,极其热闹拥挤街道也就是那么几条,几个点,大部分街道并不是很热闹的。在繁华街区,只能采取高架滑道的办法通过,好在两用鞋可随时离开轨道步行。 特殊气候下,采取特殊措施。比如说,台风来的时候学校都要停课。下雨的时候,不光是轮滑会打滑,自行车也打滑,汽车也打滑,步行也打滑。 另外,我们的眼睛不能光盯着大城市,我们还要多为小城市、小城镇及大城市的卫星城镇的居民想想,为新建和即将建设的城镇居民想想,让他们重蹈大城市、旧城镇的复辙? 城市中心热闹区域怎么办?无为而治,郊区、卫星城镇、小城镇居住环境好了,交通便利快捷了,人们就不会恋着中心区域了。要知道,如果农村的家庭里面也有卫生间,工资高过上海深圳1~2倍,到北京只有2个钟头的路程,北京上海的居住人口起码会减少三分之一。以前我们担柴火去街上卖,也要步行几个钟头。 因此认为:轮滑轨道要从娱乐运动开始,然后走向实用交通。人行小轨道的铺设,要从市郊开始,然后向城区发展;从小城镇向大中城市发展;从新建城镇向老城镇发展;从局部区域(如小区、校区、矿区)向整体区域发展。 人行轨道交通只是诸多交通工具中的一种,只担负其中一部分责任,估计只有10%~15%人利用这一非机动交通系统,请给我10%~15%的路权。 |